扇形统计图单元反思

本单元分为2个课时,第1课时是扇形统计图的认识,第2课时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然后有个相应的练习题一共8道。

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使学生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作用。

3.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前两教学目标在第一课时实现,目标3在第二课时实现。

讲完的感受:

一、信息懒得说。我个人首先觉得这个单元知识比较简单,内容也少。备课的时候想当然,学生跟我感觉一样,他们觉得有时候老师问的问题过于简单,比如说你从扇形统计图看到什么信息,大部分学生懒得回答,即使有学生回答,也是看的谁比谁多,谁最多最少,同学们觉得这样的回答他们也知道,觉得很无聊。整个单元学习的过程大概就是这样简单无趣。

练习题中有“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有意义的信息?”顿时蒙了,他们把关注点放在“有意义”三个字,更难的是后边还有一问“这些信息反映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如果没有第二问,同学们第一问答得都是“总常驻人口不断上升,城镇常住人口不断上升,城镇占总常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明显这些信息应该属于第二问的答案。最后还是我告知学生可以说:城镇常住人口和总常住人口的具体数值和城镇常住人口占总常住人口的百分比,学生唏嘘一片,原来这样简单。

是什么原音让我们的学生变成这样简单答案不屑,难题不愿意思考。我想如果这样一个问题让三年级的学生回答,他们肯定会说出明摆着的答案,唉,我也不知道我们的学生咋了。

二、感想懒得想。对于统计图最后一问经常问的是“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学生对于感想又懒得想,仅仅一句“我国科技真强大啊”或者“我要好好学习”这种回答类似于他人生病时,你说“多喝白开水”一样无力,没有用心,不具有针对性。学生无感想,我想是这样的原因,对于数据感受不细微,对生活缺乏思考。比如移动电话用户比固定电话用户在2006年年末多25%,到2011年年末,已经是246%,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数据变化大,增长快,然后科技发展之迅速,基本上都是这一句话,其实,还反映出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因为人们足够的富裕,所以才会用更换移动电话。

三、画图懒得画

书上练习一共8道,让学生提前做,一二十个人站起来都说没有做完,再追问就说图都没画,为什么学生不愿意画图,是不是没有感受到画图的乐趣?按理说学生们平时都在列算式,很少画图,应该有热情,问题是怎么激发他们的热情呢?

统计学也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支,个人感觉上次讲的折线统计图研讨课,我和同学们收获都挺大,但是这次扇形统计图的随堂课却感觉没啥讲的,我想应该是我没有认真对待吧,如果把没啥讲的课当成研讨课来讲,肯定别是一番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扇形统计图单元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