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 正月初二

“叮” ,“当”,震耳的二踢脚在半空中炸开,又引来一场挂鞭的暴响,似干锅炒豆,如排山倒海,耳膜子没破真是万幸。那腾起的烟雾,足足遮住了半个天,久久不散。

胡同里渐渐热闹起来,人来人往,男男女女。老爷们儿见了面,免不了又客气一番,双手抱拳,”您过年好”,你一声,我一声,声声透着喜气。

一位老者,挑着担子,担子两头是两个大木盆,老者一声高伉的“大小,买小金鱼吆”,就这一嗓子,把院里的孩子全招呼出去了。没一个时辰,孩子们你一条,他两条的,家家又都多了个景致,有鱼缸的,有罐头瓶的,装着各种的小金鱼,摆在了堂屋的窗台上。

北屋的老哥,年前倾全家之力,专门到百货大楼买了一台收音机,那可是名牌的,上海无线电四厂出的,凯歌牌五灯机。老早的开开,报完了“各位听众,今天是正月初二”,下面却是一段听不懂的外国歌。不为别的,就为节日里有个响,去年过节,全院可是一片寂静。

西屋的大嫂,推开了烟气杠杠的屋门,一股烟团冲了出来。干什么呢,大嫂炸丸子。隔着院子都闻见那油香,肉香,引得各家都忍不住的张望,大嫂也不含糊,直接的每家送去一碗,名曰“尝尝”。

其实,各家还真不缺这口儿,但这就是一种老街坊的情感,一种念想。这不是,昨天大年初一,北屋老哥专门跑到隆福寺,给大家带回不少特色小吃,艾窝窝,驴打滚儿,糖耳朵,豌豆黄,灌肠…………这在平时不显,在正月里那可是锦上添花。

今天正月初二,东屋那二小子,早就憋着去厂甸。今早早就去了,估计快回了。厂甸是从新华街到虎坊桥的一条大街,街两旁商铺林立,文玩杂项,各种小吃,只在春节的特定日子里举办,规模庞大,能踏踏实实仔仔细细逛过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文人逛厂甸,逛的是文化,买副对联,寻点字画,捡个漏儿,淘个宝的,都是斯文形的。

平民百姓逛厂甸,就是放松,就是热闹。吃点,喝点,玩痛快了,完了事一定要带回两件物件,一个是厂甸的特产,大糖葫芦,一米多长,扛在肩上的大糖葫芦。那是大人去过厂甸的标志。一个是大风车,举在手上,迎风哗哗作响。那是孩子们的偏爱。

大年初二,年刚刚开始,那个年代日子平静,在一亩三分地上耕耘,知足常乐,有时想想,人何自扰,无忧无虑,何常不是一种追求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过年 ‖ 正月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