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的“点线面体”法

        古人云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熟读四书五经就能满腹经纶,那是因为古时候知识的更新迭代比较慢;而今天的社会早已进入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可用知识每四年就增加一倍,靠千百年来以熟记知识的学习方法去应对,显然已经彻底过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或者说用什么方法学习才能把知识化为己用?网上的说法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比如思维模型、心智结构、知识地图、知识框架……对于普通人来说,就像面对不同饭店的菜单一样,怎么才能挑选出最适合自己口味喜好的美味佳肴?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今天我就浅显地谈谈自己的做法,或许可以找到参考答案。

      上面提到的这些概念术语其实都指向同一个含义——结构化思维模式。我今天要探讨的“点线面体”法与大家熟悉的金字塔原理有点类似,都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结构化思维方式,换句话说是它的简单版本!特别要说明的是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有合适的工具加以记录梳理,比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GOODNOTES、手机自带的备忘录……

        想想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接触的都是碎片化的东西,别人在网上分享的都是分散零碎的知识点,如果不加整理就会过目就忘,或者留下的只是“知其然”而已!这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进入大脑后都是杂乱无章的,用不上的很快就会被大脑过滤遗忘。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踩这样的坑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明确自己关注的领域或者方向,不能像天女散花一样撒向“四面八方”!在理清自己的思路之后,你就能有的放矢地顺手整理各种APP订阅推送的文章、音频、视频……接下来的一步非常简单,就像电脑树状文件夹目录一样,在你习惯使用的工具APP里建立不同类型的文件夹,把你感兴趣的碎片化的一个个点复制粘贴进去(注意保留资料来源链接,便于后期引用查找)。当积累素材有了一段时间以后,你就可以开始第二次整理,实现“由点到线”的连接。

(图片来自百度APP)


        第二步的做法其实与用绳子穿珍珠一样,把类似的素材从不同的文档(或者类似的载体,下同)里找出来,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合并到一起,从中可以找到相同的部分,这就是你需要串起来的那根线!不同的部分也可以归类合并,这一颗颗散下来的“珍珠”代表的是不同作者输出的不同观点,也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想法!正因为多了第二步的整理归类,你可以把平常刷到、看到、搜索到、想到的东西加以界定、分门别类,慢慢地在大脑里形成一条条清晰的逻辑线,能坚持到这一步,就已经拥有了“笑傲江湖”的底气了!

   

(图片来自百度APP)

        第三步就是结构化思维形成的关键——由线到面!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步的做法,我用黄金圈法则来打个比方:WHY——HOW——WHAT!

(图片来自百度APP)

        第一步相当于最外围的WHAT,是别人输出呈现的知识点,第二步相当于中间层的HOW,知道别人输出背后的逻辑和方法,而中间层的WHY才是核心,别人输出的目的和理念,作者的核心观点和中心主题从何而来?当你意识到自己所积累的一条条逻辑线背后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拥有结构化思维能力了!现在你所要做的就是把你已经积累整理的素材加以思考分析,与你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把一条条单独的逻辑线像织毛衣一样与你熟悉的知识框架“编织”起来,形成新的知识清单,以后有新的东西就可以做到有序存放,有条不紊!

(图片来自百度APP)

      最后一步“由面到体”是集你所学与一体,并且创造出属于你的新的知识体系!在此有必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这一步一定是需要过程的,就像建房子是一块一块砖头垒上去的!我们不能只看到盖好的房子有多漂亮,而忘记没有房子背后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工序,再好看的房子也无法落地生根!

(图片来自百度APP)


        当你的大脑里建立起不同层面的知识结构后,还需要跳出自己熟悉的领域,继续吸收相关领域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体系,与自己的已知领域相结合,始终保持高度的开放性,不断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迭代!当你把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并能加以灵活运用后,整个“点线面体”的结构搭建过程也就顺利完成!

(图片来自百度APP)

        结构化思维人人都可以打造拥有!而当你掌握这种思维方式以后,就会为你插上有力的翅膀,助你在这个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大潮里“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构化思维的“点线面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