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吃货来讲,了解一座城市,是从这个城市的饮食文化开始的。
粽子,古称“角黍”,嘉兴地区的一种美食代表。嘉兴粽素有“江南粽子大王”的美誉。
嘉兴粽子为何如此有名,和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离不了干系。
嘉兴是我国稻作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在汉唐时期被称为“天下粮仓”。到19世纪时,这里的糯米品种就有“白壳、乌簔、鸡脚、虾须、蟹爪、香糯、陈糯、芦花糯、羊脂糯”等三十几种,这为制作口味上佳的粽子提供了原料。
做粽子的米各个地区都不一样,除了糯米,还有大米,小米和黄米。华北地区的粽子用江米,非常粘糯;而南方地区多是吃得碱水粽,即糯米里面加上食用碱,也就是碳酸钠,这样蒸出来的粽子兼具粘、软、滑的特点,形状似半透明果冻状,这种粽子冰透后,淋上蜂蜜或者糖浆尤为可口。放碱也是为了缩短粽子的蒸煮时间,使糯米色泽更金黄。
粽子好吃,还有有一半功劳,当属粽叶清香。
中国地大物博,选用包粽子的材料也五花八门。南方大多用箬竹的叶子包粽子,北方则是苇叶,还有些地区也会用芭蕉叶、荷叶、芦兜叶等。用植物包裹粽子,一是可以吸收粽叶的清香,二来可以延长粽子的寿命,再则便是赋予粽子美观的外表。
嘉兴粽子采用的是箬也,箬竹叶子宽大,叶脉齐整,用来包裹四角的粽子最适合。一般包裹粽子需提前把箬叶泡一晚,第二天再用大火煮水,把箬叶烫上三四分钟,这样做能最大程度地恢复箬竹翠绿的颜色和清香。
在粽子的口味上,就更加多样化了。关于粽子的口味,南方与北方向来谈不妥。“北方以甜口为主,馅料里加小枣儿或豆沙,以小枣为佳,取“早中”之意。讲究点儿的人还用蜜枣,比如纪晓岚就喜欢“金丝小枣”制作的甜粽”;(陈晓卿《粽子的地图炮》)南方就以咸粽为主,粽子里面包的多是鲜肉、蛋黄、排骨、烧鸡等馅料。在以会吃出名的潮汕,还有一种咸甜粽,做法是先将糯米蒸成米饭,再分成两半,分别用猪油炒香。一半炒甜,一半炒咸,最后混装包成粽子。馅料的放置就更为奇特,虾米、板栗、香菇、猪肉、莲子......一颗粽子竟可放入十几种的馅料,而且完全不影响口感。
嘉兴在历史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肉鸡和鲜蛋产量和质量也很高。所以当地粽子馅料多以肉粽、蛋黄为主,也有包豆沙、蜜枣的。形状为四角菱形。据清乾隆年间《古禾杂谈》一书记载:嘉兴粽子,昔日有白水粽、红枣粽、赤豆粽、豆板粽和碱水粽,俗称五芳。即现在享誉国内外的五芳斋粽子名字的由来。
关于粽子的起源,有说是因为伍子胥,有说是介子推,还有说是曹娥,而主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在汨罗江投湖的爱国诗人屈原。但这一传说已被现代学推翻。关于纪念屈原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梁吴均的著作《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五月投泪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以祭之”,但是筒粽早在东汉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吴均却是东汉之后五百年的人。并且,不仅仅是端午,夏至,清明,甚至春节……不同的地方都曾有吃粽子的风俗。
嘉兴粽子唱主场的节日就包含了清明。《古禾杂识》记载:“寒食节,有青团灰粽。乡人则作茧团,其形如茧,以祈蚕也。”嘉兴一带的人们是把清明节看得比端午、中秋都要重的。每到这个节日,家里大大小小,各地的亲人都要赶回来。在这一天,妇女们会把头几天准备好的粽子拿来祭祀。到了下午,还会煎好黄鱼,带上粽子、黄酒、猪肉、豆干,捎上纸钱和蜡烛,去往坟地给逝去的亲人祖先烧香跪拜。
粽子的制作是个技术活,没有点真传做不出形状规整、味道正宗的四角肉粽。
首先是包扎。凡事都有暗藏的规则。要把调好味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扎上棉线,有一个口诀是:“大头对小头,毛面对毛面,粽叶中间折。
据说,最老练的粽娘包好一只粽子只要短短10秒。
煮粽子最好用土锅柴火大火烧煮。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比用铝锅磁炉做出来的多了一份说不清的味道。粽子蒸熟后,要放到凉水中浸着,这样放个两天三天都不会坏。
肉粽的馅料最好是三分之二肥肉,三分之一瘦肉。经过烧煮,肥肉中的油都化在了糯米里,把粽子浸的油润光亮。当粽子煮到用手压感觉有粘性并且较软的时候,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就可以从锅里捞出,趁着还有水挂在粽叶上,剥开粽叶,咬一口热呼呼的粽子,有瘦肉有糯米还夹着猪油香,味道特别好。
粽子是位数不多的不能机器生产而只能纯手工制作的民间吃食。今日人们吃粽子,除了追求它软糯清香,甜咸适中的味道,还有的是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尊崇和传承。“土俗清明供祀暮,诗家端午吊离骚。年年令节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劳”在外游子在面对这些小吃时,更多得就是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了。时间和记忆,都糅在了这一枚小小的粽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