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下)

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晴

妈妈说:长长的路,慢慢地走

龙应台是台湾人,安安爸爸是德国人,小安安八个月大时随父母旅居瑞士,刚学会说话就开始认识宇宙。但小安安认识宇宙的方式比较复杂,妈妈和安安说中文,爸爸和安安说德语,妈妈和爸爸之间交流用英语,安安上幼稚园时和老师及小伙伴讲瑞士语言。所以,安安从学会说话开始,就能在不同的语种间切换,认识同一种事物,至少需要学会用三种语言来表达。

小时的安安,妈妈陪伴的时间最多。在妈妈骑车载安安往返幼稚园的路上,“两个人都很忙。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脚踏车上的两个人影,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远了又近,近了又远,到最后是渐行渐远。

一次,安安和小伙伴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在地下室的角落里发现了麻布袋。“你们是骗子,妈妈还有爸爸都是!”安安小脸涨的通红,气愤地喊着。麻袋里装着圣诞老公公的胡子、衣服、帽子等。面对安安的愤怒,爸爸把他抱到膝上,说:“没错,每年圣诞节在我们家花园出现的,不是尼古拉斯本人,可是,我们并没有骗你。”安安对爸爸的解释不屑一顾。可是,当看见两岁多的弟弟一蹦一跳地闪进来时,安安从爸爸膝上跳下来,边跑边说:“我去把老公公的东西藏起来,不要给弟弟看见。”这时的安安,心灵中已经有了不让弟弟产生受骗之感的真挚关爱之情。

早慧的安安要上学了,上学后的安安开始给妈妈讲一些新奇的事物:喜鹊很坏,杜鹃也很坏,“自己不做窝,把蛋下在人家的窝里,再把人家的蛋丢掉……”上学后,安安的知识来源不再局限于妈妈了,他有了自己的伙伴,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有了细腻而聪慧的心思。安安喜爱小动物,会央求妈妈去救被垃圾桶压着的小老鼠;安安也会吃弟弟的醋,会看着弗瑞第去偷东西而共同分享;不爱看书写作业的安安有时也会和妈妈闹闹小情绪。

这就是那个聪明懂事、富有爱心和修养,受妈妈宠爱的安安。他有着细腻的情感,有着善良的品质,内心也埋藏着诚实、正直的种子;当然,内心也有着混血儿较为复杂的性格冲突。

安安说:快快地放手,或许是必要的

安安和飞飞,同一个母亲,但性格不同。在两个孩子眼中,妈妈陪伴他们成长的路程也有些不一样。在弟弟飞飞的文字里,妈妈表面严厉,说打实际根本不舍得打,“他记忆中妈妈有很多的口头威胁却从来不曾真正对我们动武”。而哥哥安安可记得妈妈的梳子、鸡毛掸子,“手心打的可疼,有时也打屁股,总共有两次,她甚至打了我的脸”。

身为母亲,我知道在飞飞和安安的文字里,安安写的才是真实的。妈妈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安安说妈妈的动武也是不容怀疑的,因为这都是妈妈真实的爱。妈妈希望安安能发挥潜能,而不爱看书的安安自然会常常要被妈妈劝说“喂,看看书怎么样?”,甚至有时候对淘气调皮的安安采取“武力”惩罚。

随着慢慢长大,安安渐渐发现德国是妈妈的“异国文化”,而妈妈的“异国文化”又是安安的“本土文化”。大概从十岁开始,安安在这种文化分裂面前常常和妈妈产生不同的意见,在学习、游泳、弹琴等方面和妈妈长期进行着“拔河”比赛,甚至还一度因妈妈的“异国文化”而感到羞愧。

在“跋”中安安说,“我承认是个顽皮的孩子。琴弹得不好,泳游的不精,我也没法倒过来‘指控’她说:‘当年我小,你应该强迫我啊。’”尽管安安后来和妈妈一直有这种成长中的“拔河”,但妈妈却仍然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着安安。

每一位妈妈都应该明了

像妈妈和安安之间这种成长中的“拔河”,也许每个妈妈和孩子都曾经历过,只是有的早些,有的来得迟些而已。经历过了,妈妈才懂得是该放手了,孩子才会明白自己应该去担当一些了。正如安安在文字里写的:“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永远的位置,或许,它就会容易一点点。”

是的,孩子,在你们长大的时候,妈妈的确应该早早学会放手,应该快快地放手。这不仅必要,而且非常重要。安安说要做到这一点很难,而对龙应台来说也许会更难,因为对一个三十多岁才生育孩子的妈妈来说,孩子在她的心中该有多么的重要!而所有这些,我们在龙应台用深情动人的笔墨先后写成的人生三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一位妈妈都应该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龙应台的人生三书所写的就是每个妈妈可能多会经历的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从婴孩时的嬉戏依偎到青少年时期的叛逆互掐,再到成家成人后的和解醒悟。有的漫长,有的短暂,有的明显,有的模糊,但都摆脱不了那份亲情的牵挂与羁绊。

龙应台和安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你慢慢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