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交易到底难在哪?(下)

【自由背后隐藏的人性之坑】
  交易是真正意义上自由的,自由到让人内心发慌的地步。
  现实世界充满着各种阻力妨碍我们的行动,一个每天工作10小时的菜贩实际进行交易的时间不足3小时,2/3的时间花在进货、运输、陈列货品、收拾摊位、为蔬菜洒水保持新鲜、吆喝来往行人等一系列杂务上。商品交易本身所需要的阻力足够消磨他们的体力和时间,不会留下太多的闲暇让人胡思乱想。
  交易是纯粹的,是头脑想法的即时实现,这种爽快感类似于阅读心灵鸡汤和成功学的案例,在无视现实、自我构筑的理想世界里为所欲为。
  选择交易意味着选择承担自己的生存责任,没有固定月薪为自己的生存兜底,也没有来自企业和社会对我们的工作内容和未来人生的规划,一切生存的意义和责任被抛回到我们自身。
  灵魂在失去了某种形式之后,会努力寻找另一种形式装扮自己,前者是社会赋予的,而后者需要我们自身创造,大部分人讨厌前者,却没有能力创造后者。
  对工作各种埋怨,却没有勇气辞职;对父母的唠叨各种厌烦,却无力独自在外谋生。我们的能力和天赋只能蜷缩在社会构造的安全边界内,安然度过平淡的一生。
  交易的焦虑源于我们试图有所作为,却又缺乏方向不敢作为,一方面是自由世界里想干就干的兴奋,另一方面是信息匮乏,不知从何做起的迷茫。
  交易被赋予的意义越多,就越不能容忍什么都不做的无意义,但正确的交易恰恰需要我们大部分时间什么都不做,对系统或规则之外的价格波动无动于衷。
  交易所附带的功利性动机(意义)越强烈,它就越迫切想把无意义变成有意义,客体化成某种具体的想法或行为,通过预测、控制和实现盈利等积极的反馈来印证自己。
  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置身事外的空虚感是不被允许的。精神需要某个思考对象填塞,时间的流淌需要感知到某个具体的行为,急功近利的头脑努力营造出一种勤奋忙碌,惜时如金的自我假象来迷惑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看起来有意义,禁不住价格波动的诱惑不时盯盘,管不住自己的双手频繁操作,原因皆出于此。
  生活的缺陷不能通过交易来弥补,交易的兴奋和希望源于生活的不满和绝望。
  试图寄望于新事物的无限可能性来转移生活的消沉不过是消极的逃避罢了,把交易当成畸形欲望的延伸,纵容和暴露自己的弱点。
  交易的纯粹和自由会容易造成人人精神平等的假象,这对于处在弱者地位,对现实重重阻力深有体会的穷人尤其有吸引力。
  被沉重生活打压的个性在交易中表现得更张扬、更焦虑、更急功近利,盯盘更紧张,交易更频繁,招致的痛苦更大。
  交易的心态在交易之外,交易不是改变我们生活惯性的外力,而是被纳入我们生活惯性的一部分。
  不自由是生命的常态,自由才是反常态,那不过是一刹那的兴奋或恐惧,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逐渐抚平,回归平淡。
  知识和经验的增进会忘掉惊讶,消灭兴趣,不惧无常,悲观乐观都是一种主观,在更高的知识层面和宏大的视野下,只有内心平静的达观。
  用对待不自由的态度对待自由,把更多的未知归集到已知的安全感内,用更高的视野把无序整理成有序,我们的行为才会自律且自满。
  德川家康说: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交易到底难在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