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类书籍仿佛在眼眶上开了一扇窗,能让你看到一个前所未知的世界,这便是对李娟散文集的第一个感受。
承蒙朋友介绍并借书给我,看了现代女作家李娟的几部书,《冬牧场》、《羊道——前山夏牧场》、《阿尔泰的角落》、《记一忘三二》,乘着记忆还鲜活,写下阅读的感受。
这是一个安静的世界,是一个被冰雪所覆盖的世界,这是一个纯净的世界,没有丝毫的铜臭市侩,这里有生活的烟火气,却没有狗苟蝇营,勾心斗角,在中国新疆的阿勒泰山脉,还有这样一片净土,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现代化的喧嚣,人们在这里专注于生活劳动的每一个细节,与自然和谐相处,理直气壮地生活着。这便是我的第二个感受。
第三个感受就是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精神。
李娟的这几部书是散文集,篇幅均不长,从多个观察角度,从一桩桩小事,生动描写了哈萨克族牧民的生活全景,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现代童话。
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文笔幽默,她总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不对城市文明与游牧文明做比较评价,只是投入其中,用自身的经历,客观地描绘生活的点点滴滴,便如《人间词话》中的“无我之境”,反而给读者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我一向是理科生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未免过于逻辑化,写个文习惯性地要一二三四地罗列证明,而常常忽略了感受,未免无趣,所以这篇读后感,特意没有去查什么豆瓣评分、作者生平之类的资料,只是根据书中的所见,写写自己的想法,当然便只是管窥之言。
作者李娟是汉族,童年的生活并不愉快,原生家庭缺失,和年老的外婆生活在逼仄[zè]的房间,家境贫穷,所以童年的她瘦弱邋遢[lā ta],还遭遇了校园霸凌,被男同学踹胸口、打耳光、烧头发。她成长时期辗转四川新疆两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中。
绝大多数的人如果是这样的成长环境,会沦落入污浊的沟底,过蛆虫一样地生活,难以自拔,但李娟不一样,她经历了人间的疾苦,世态的炎凉,或许是黑暗中只有“文学”这一束光亮,反而激发了她的文学能力,比常人更加细腻敏感,更能见到人情的冷暖。
在《阿勒泰的角落》自序中,她写到:“我的家庭在很多年里一直在阿尔泰深山牧区中生活,开着一个半流动的杂货店和裁缝店,跟着羊群南上北下。后来虽然定居了,也仍生活在哈萨克牧民的冬季定居点里,位于额尔齐斯河南面戈壁滩上的乌伦古河一带。其实,我之前在学校读书,之后又出去打工,在家里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却正处在最富好奇心和美梦的年龄。那时的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挥之不去,便慢慢写了出来。如果说其中也有几篇漂亮文字,那倒不是我写得有多好,而是出于我所描述的对象自身的美好。哪怕到了今天,我也仍然只是攀附着强大事物才得以存在。但是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强大起来。”
她写自己小学时遇到一位体罚学生的教师,被逼着自抽耳光一节课,最后说“可是,我有什么资格去原谅她呢?这样的暴力和恶意,恐怕只有上帝和佛祖才能原谅吧。我只是一个凡人,我化解不了这种黑暗。尤其是我自己心里的黑暗。”
《冬牧场》:“在阿克哈拉村,我实在是个扑朔迷离的人物。主要有四大疑点:一、不结婚;二、不工作;三、不串门;四、不体面。”
正因为放得下身架,沉得入尘埃,反而能见到世界的美好。
她写妈妈去台湾旅游之后,足足有半年时间,无论和谁聊天,她老人家总能在第三句或第四句话上成功地把话题引向台湾。
她写家里的墙皮掉落,说是被羊肉的香味酥下来的。
她写捶酸奶、拔野葱、烤馕、煮茶……看书的我,鼻腔中也充满了浓郁的香气。
她写牧民的迁徙:“一个人牵着驼队,孤独、微弱地走在沙漠中,整面大地空空荡荡,天似穹庐,唯一的云停在天空正中央。那是一团台阶状的梯云。前后无人,四顾茫茫……那感觉既非凄凉也非激越,说不出的怅然,又沉静。千百年来,有多少牧人们以同样的心情孤独地经过这同一片大地啊。”
最后想说的是乐观主义。
现代化的城市已经谢绝了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但在遥远的阿勒泰,牧民要随着季节的脚步迁徙,即有夏牧场的温暖惬意,也要面对冬牧场零下四十度的严寒。
那里地广人稀,物质匮乏,喝水要收集雪去融化,药瓶子也成了稀罕的珍物,游牧生活是很原始的生活方式,生存脱离不了繁重的劳动。或许是一种美化,在李娟的书中,那里的人们从来没有抱怨,他们对辛苦的工作视作理所当然,传统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具备朴素的智慧,勤劳淳朴,友善好客,团坐在一起喝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就很满足。
如果说从书中学到什么,就是这种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世事不如意十常八九,人不能凭空而活,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困难,无聊的琐事、九九六的煎熬、飞涨的物价、还不完的房贷、低迷的股市,没了的疫情……,但这些事本身就是生活的真相,泰然自若地接受也算是一条好汉。
毕竟,困苦的从来不是生活,而是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