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雪琴 幸福双翼资深导师
前两天,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事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武汉一个14男生,因在教室跟另外两个同学玩扑克,被班主任发现。
班主任请三位学生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孩子。
在五楼走廊上,妈妈气愤地打了男孩两个耳光,随后,妈妈离开,男生在走廊上站了两分钟后,爬上走廊围栏,从楼上一跃而下。
男生爬上围栏时,旁边有来来往往的学生,大家立马上前试图抓住他,却已经来不及了。
当晚九点,男生不治身亡,让人扼腕叹息。
每每发生这样的悲剧,最伤心最内疚的一定是家长本身,我想,那个给了孩子两个耳光的妈妈,如果能重新选择,她一定不会这样做。
她情绪激动当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打自己的孩子,或许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或许是近期工作家庭压力很大的一个发泄。
总之,她一定有不为我们所知的具体困境。
所以,对于此时最为伤痛、最为难过的妈妈,我不忍再做任何评价。
只是,希望借助这个案例,探讨两个话题,让更多家庭能够从中有所思考和启发,尽力而为减少这类悲剧的发生。
01 青春期的孩子为何格外“脆弱”?
大家可能都发现了,很多轻生的案例,似乎都发生在青春期孩子身上。
日常工作中,我们也经常收到很多无助的青春期孩子家长的求助,他们眼里的青春期孩子,简直就是一群“危险分子”:
比较轻的,生活邋遢、宅在家不出门、喜怒无常、说几句就嫌烦关上房门隔离你、没有心思学习;
稍微严重点的,喜欢刺激与冒险,情绪暴躁、冲动、爆粗口,甚至与家长发生肢体冲突;
再严重点的,早恋、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厌学、抑郁,甚至自残、自杀轻生......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曾经那个每天粘着妈妈的乖宝宝,突然甩开你的手,酷酷的离开;
曾经什么事情都渴望你关注的小家伙,突然一回家就关上门,你多问几句就招人烦;
曾经傻呵呵跟一群伙伴玩的天真孩童,突然只跟那么几个所谓的“朋友”混在一起......
青春期的孩子们,到底怎么了?
青春期,是孩子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第二次高峰。
此时,他们的大脑和身体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身体上,快速长高长大,第二性征明显——男生开始长喉结,进入变声期,也开始有原始的性冲动;
女生声音变得尖细,乳房发育,越来越具有女性柔美的特点。
他们的大脑里面,正经历着更丰富复杂的变化:各种神经连接告诉发育,对于一些不经常使用的神经连接,会自动进行修剪重整。
用“施工现场”来形容青春期孩子大脑的混乱,一点都不为过。
当身体急速变化,大脑复杂发展,青春期的孩子就容易产生莫名的烦躁,“烦”是他们最常见的情绪感受。
很多时候,这种因为身心快速发展带来的“烦”,并不是针对某个人的。
有一个妈妈非常伤心的说:“曾经那个知冷知热的贴心暖男儿子,像变了一个人,叫他吃饭,嫌烦;叫他起床,嫌烦;甚至买了他喜欢吃的零食,没说几句也是烦。”
直到有一天,她听到儿子在房间跟同学网上打游戏,无数次吼着“你烦不烦啊!”“烦死了!”“能不能别这么烦!”
她很好奇:这不是儿子最喜欢的朋友吗?怎么也不停说人家烦呢?
吃饭的时候,她问儿子:“你今天跟最好的朋友打游戏,开心吗?”
儿子很自然地说:“开心啊!怎么了?”
妈妈说:“那你怎么总是说烦这个字?我还以为你玩得不开心呢!”
儿子有点摸不着头脑:“我们就这样啊,烦都是一个口头禅,表达下当时的情绪而已。”
妈妈才明白,孩子嘴上的“烦”,不一定是对妈妈烦,而是一种泛指,妈妈这才不再过度把自己代入到儿子的情绪中。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波动,处于一生中最高的时候。
开心的时候,他们渴望跟所有人分享,希望所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存在。
不开心的时候,他们也容易用一些比较激烈的行为来表达和释放,大吼大叫、大声关门、肢体冲突等,都是他们常见的冲动的表达方式。
在成年人看来的冲动,却是青春期孩子身心发展的正常表现。
这个武汉的14岁男生,跟同学在班上打牌,被老师批评,还叫了家长,内心本身是有比较大的波动情绪的。
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同伴特别看重,他们很在乎自己在同伴眼里的形象。
这个时候,家长的态度和反应,对孩子的情绪是起着平复舒缓的作用,还是推波助澜的作用,就非常关键了。
如果仅仅是老师和家长,私下沟通批评一下,孩子心里也会不爽,但这份不舒适的情绪会随着生活学习节奏的进行,逐步平复。
遗憾的是,妈妈在跟孩子沟通几句后,在教室走廊里不顾旁边经过的其他学生,给了孩子那两巴掌,把青春期本就容易情绪波动,又渴望被看见和理解的孩子,情绪推向失控。
就像有网友说的那样:“也许旁边正好有孩子暗恋的女生呢?你让孩子的自尊往哪里放?”
青春期本就冲动、脆弱的身心特点,加上对同伴关系特别的在乎,再加上被批之后又被妈妈当众打的羞愧感,复杂的情绪堆积在一起,超出意外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非常希望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能够对初高中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更多理解。
有了这份理解,我们就能看到孩子情绪冲动背后,不仅仅是孩子主观在“搞怪”,也不是孩子心理太脆弱,而是一些客观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是孩子本身无法控制的。
而我们,要做的是:在孩子情绪波动、容易冲动的时候,做那个按下积极暂停键的人。
同时,尽力而为给孩子引领和支持,让他们的身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稳定和成熟。
而不是在孩子已经情绪波动时,用斥责和打骂按下加速键,把孩子推向失控的深渊。
02 为什么说,看见是最有效的引导?
这个悲剧事件里,其实特别理解这个妈妈的无奈和愤怒。
十几岁的孩子了,该懂的道理都懂,却还明知故犯,让妈妈不得不来学校收拾“烂摊子”。
那两巴掌,想必也是妈妈希望孩子“长记性”的一个无奈之举。
通过打骂的方式,让孩子“长记性”是传统教育中,非常普遍的一个做法。
我小的时候,跟弟弟妹妹吵架打架,爸妈被弄得不胜其烦,也很多次通过打骂,或者罚跪的方式,让我们“长记性”。
脑科学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带有强烈情绪记忆的事件,更容易转化为长期记忆,这样说来,打骂责罚,的确能起到“长记性”的效果。
但,这样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一方面,比较极端的,就像这个14岁男孩一样,因为感受到极大的羞辱和不尊重,理智失控后作出无可挽回的举动。
另一方面,比较常见的,孩子会因为恐惧害怕,而不再作出类似行为,但心底也会随之被自卑、怯懦、恐惧占据,导致在其他需要挑战、尝试的事件里,也习惯了退缩和逃避。
甚至,很多人因为经历过多次责罚的事情,形成挥之不去的心理创伤,影响到成年后的婚恋、下一代的教育状态。
这个14岁男生的悲剧发生后,知乎上最高赞的一个回答,来自一位家里同样有让人头疼的男孩的妈妈,她的分享,让人非常触动。
儿子高一时,多次伪造走读生证多次跑到学校外面,年级组长打电话让妈妈把孩子接回家,停课三天作为惩罚。
当时,妈妈在另一个城市,二话不说赶到学校,跟老师道歉,接回孩子。
一见面,妈妈跟老师道歉后,找到孩子第一句话是问孩子吃饭了吗?得知孩子没吃,回到车上把打包好的饭菜递给孩子,然后回家。
在家的三天里,她也不提这件事,第四天送孩子回学校时,才问孩子到底怎么回事。
已经过了情绪劲儿的儿子,笑着把逃出学校做了什么,都告诉了妈妈,虽然违反了学校规定,但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然后,妈妈把自己从另一个城市赶回来的情况,以及记录档案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告诉了孩子后,该上学的上学,该工作的工作。
从此,孩子,再也没有给妈妈去学校见老师的机会。
从这位妈妈平实的文字里,我看到让人温暖和触动的智慧。
首先,无论发生什么,首先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
有一句话说,最成功的教育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让孩子感觉到你是跟他站在一起的。
这是孩子内心深处最大的安全感,也是孩子面对挫败、压力和挑战能够快速调整自己的力量来源。
这位妈妈跟老师道歉后,得知孩子在被罚站,走出去后问孩子吃饭没,看到孩子情绪还挺稳定,就放心了。
其次,用无声的陪伴走进孩子的心。
接孩子回家停学三天的时间里,她不主动说任何跟孩子违反规定有关的话题。
或许,她也不知道如何说才有用,干脆就用无声的陪伴,让自己和孩子都先平静下来。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在大大小小的错误和失败中,一点点突围长大的。
在孩子突围过程中,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力量。
父母比孩子还着急愤怒时,青春期孩子本就容易波动的情绪,就会把精力放在如何跟父母对抗上。
父母稳定了,孩子就不用把精力放在担心自己被责骂上,进而可以放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上。
再次,可教时刻才教。
三天停学时间到了,送孩子回学校的路上,妈妈问孩子具体的情况。
这时候,妈妈和孩子都平静了,而且三天时间,足以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看见和接纳,孩子心底对妈妈一定产生了更多的信赖。
当妈妈问事件具体经过时,孩子可以轻松的说出来,而妈妈再把自己的感受,以及事情可能造成的后果说出来,孩子也就能听进心里了。
这位妈妈,非常完美的践行了什么叫“亲情第一”,什么叫“关系好就什么都好说”。
也感受到这位妈妈心智的成熟——
面对孩子提出的挑战,她内在稳定;
面对自己要帮忙孩子处理的麻烦,她心平气和,没有抱怨,只是该道歉道歉,该领回家领回家,既不会对学校有任何不满,也不会借机对孩子各种牢骚批评;
同时,她也在做够亲情连接之后,适时反馈和引导,三言两语,却能说进孩子心底。
孩子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个体,成长过程中,需要教育,需要引领。
但,最有效的教育和引领,绝对不是带着情绪的责罚和打骂,而是——看见和接纳之后的引领。
因为——
唯有看见和接纳,才能把孩子心联结起来;
当联结足够,孩子心底才会打开,才会对家长充满信任;
当彼此信任,家长三言两语就能走进孩子的心,没有一个人愿意让彼此信任的人失望。
当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结足够,爱的流动充分时,孩子自主自发的正向行为,不用催促、无需说教,就会生发出来。
因为,积极向上是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与生俱来的动力和使命。
无数叛逆难搞的孩子,他们糟糕行为背后,都是对爱的匮乏的呼喊和渴望。
希望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越来越多教育者,能够听到这些呼喊,读懂这些渴望。
无论何时,我们一起努力:不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却无情地推开他。
而是用看见拥抱他,用温暖告诉他——我在这里,任何时候都跟你站在一起。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Pexels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启发和收获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