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牛泳书海。今天和大家聊2014年出版的老书《瞬变》,一本行为心理学经典。
前几年有一句流行语:知道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背后的原因其实简单:道理是理论,人生靠实践,理论知道得再多,不能指导实践也白瞎。
这本《瞬变》就是帮助人们如何快速做出改变,让理论发挥出威力的。
我从书中归纳出三点,容易上手、简便易行:第一,明确目标;第二,行动起来;第三,改变环境。
先说明确目标。
又到一年将终、新年重启的时候,大家都开始总结2020、规划2021。《规划最好的一年》中统计过一个数据,制定年度计划的人里真正执行完的,不超过10%,绝大部分人不到半年就放弃了。但每到新年来临,还是会有很多人制定年度计划。除了人总是高估自己的执行能力,还因为如果不设置一个目标,人们就迈不出改变的第一步,压根儿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这种茫然所带来的焦虑远远超过无法实现目标带来的焦虑,况且眼前的茫然货真价实,以后的焦虑还在以后。所以我们会在年末岁初设立目标,明确前进方向,让自己眼下变得心安。
那为什么信誓旦旦设立的目标,达成率那么低?别的因素先不说,先说说目标本身——设立目标可是个技术活。
我们看看以下三个目标:
加强学习;
每年读50本书;
为了三个月后参加大学同学会时闪亮登场,从现在开始减肥,每天不吃晚饭,戒掉含糖饮料和出门聚餐,体重减轻十斤。
你觉得哪个最有可能实现?最后一个。
得到联合创始人脱不花最近上架了一门免费课程,第二讲专门讨论如何制定有效目标,她提出,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至少要满足四个条件:
有场景
有距离
有抓手
有阶梯
到这儿,你应该能明白,为什么前面的三个目标,最后一个最可能实现了吧?所以我们在设置目标时,不能空洞罗列,要尽可能细致地描述。比如我在设置2021年的年度目标时,其中一个是至少读50本书,然后用脑图将50本书的书名、阅读顺序、阅读时间、写读书笔记时间都标得清清楚楚,甚至列出新出版好书时如何将它插入阅读列表中。
说白了,每一个目标背后,最好配套实施方案。
其次,行动起来。
设立好目标,接下来要做的当然是行动起来。有句话说“冲动是魔鬼”,其实“行动也是魔鬼”,目标设置再科学、再完美,一到行动这一步,很多人就谈之色变。
那怎么做能让自己快速行动起来呢?给大家三个方法:一是改变决策顺序,二是缩小行动幅度,三是使用“焦点疗法”。
1、改变决策顺序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决策顺序是“分析——思考——改变”,比如遇到一个问题,先分析事情的经过或者当下的状况,然后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以及需要怎么办,最后做出改变。但事实上,这样的决策顺序往往并不能解决问题,很多时候这个决策过程都不会展开,比如你明明知道睡前吃东西会长胖,但还是忍不住会吃。
《瞬变》的作者发现,很多改变的决策顺序根本不是分析、思考、改变,而是先看到,然后感受,最后改变。就是说,一定是某个场景先被你看到,触动情绪,产生念头,然后发生改变。比如你想减肥,就该在每个高频场景中贴一张胖子的照片(最好是自己)或者想达成的健美的图片;你想锻炼,就把运动服放在睁眼就能看到的地方;你想读书,就把书翻开放在茶几、沙发或者书桌上。这些场景第一时间触动你,让你来不及想别的(或者克制住错误行为),从而做出相应改变。
我们看这样一个事例。美国政府号召大家吃健康食品,比如喝脱脂牛奶,为此专门制作了健康饮食手册,但毫无效果。有人想了个办法,派人拿着盛满脂肪的盘子,站在超市门口跟人们说,这就是半加仑全脂牛奶含有的脂肪量。结果买脱脂牛奶的人暴增。
看到并且产生感觉,是行动起来的重要环节。
2、缩小行动幅度
有人会说,看到并产生感觉?没用,穿上运动服了,可想想要气喘吁吁跑5公里,还没出门就蔫了;想看会儿书,拿起来没翻几页,天哪,厚厚一本啥时能看完?放下又开始追剧了。
这就要说到行动起来的第二个方法,缩小幅度。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一家洗车行推出促销活动,给顾客发一张卡片,盖满八个章免费洗一次。卡片分两批发出,不同之处是第二批发出的卡片已经盖了两个章。结果第二种促销方式完成盖章的顾客数量是第一种的一倍多。这说明好的开始真的是成功的一半,哪怕这个开始有多微不足道。
说个我自己的例子。我要求自己凡是读过的书都要写读书笔记,看完一本完成一篇。这个事情难度有多大呢?办过健身卡或者决定每天跑5公里的人应该深有体会,一时热情,难以持续。每次读的过程中脑子里会有很多想法,但都零散无逻辑,写下来不成篇,于是总想着等全部读完找个时间专门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之前的一些想法也忘了。又开始读一本。周而复始。后来有一次,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拖延带来的折磨,决定不管结果如何数量多少,先把脑子里的想法记录下来,免得遗忘和拖拉。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时书只读到三分之一,但写着写着,文章完成了,3000多字。后来我就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一旦被书中某个观点或者某句话触动,马上开始写,总能写完。
陈海贤在他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中提出一个“小步子原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行动的路上先迈出一小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积累每一次小成功,使之成为下一次行动的基础,直到形成新的习惯。
3、使用“焦点疗法”
“焦点疗法”全名为“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跟精神分析学派相反,它不关心你的过去,不追究你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它让你回忆你的“亮点时刻”,反复品味当时的感受,并且通过行为的改变来复制和推广那种感受。
比如让一个无法改变酗酒习惯的人回忆那些没有喝醉的美好时刻,并想想当时的场景,以及自己做了什么从而避免醉酒;让一个总是和孩子拌嘴的家长回忆俩人平和交流的时刻,并且想想为什么当时没有争吵;找出贫穷地区营养均衡的孩子,看看他们的家长是如何做的。等等。
万维刚说,找亮点是一个既反直觉又符合自然的方法。反直觉是因为我们的头脑总是倾向于关注问题而不是关注亮点;符合自然是因为自然选择和市场的规律恰恰是“亮点”能生存、繁衍和复制。
简单点说,找亮点其实就是“扬长避短”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只不过它不是并列关系(扬长和避短),而是目的关系(通过扬长来避短)。通过不断回想、强化、复制曾经的成功经验和感受,推动自己在规划好的路径上一步一步往前挪。
最后,改变环境。
我们科学合理设置好目标,也鞭策自己行动起来,最后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能让这种行动持续下去?
先看书中的一个例子。心理学家在电影院做实验,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吃更多的爆米花。他们测试了很多情况,比如播放不同的电影、做各种口味、装在大小不同的桶里等,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桶的大小。装爆米花的桶越大,吃的就越多。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吃饭,我和弟弟拿着和爸妈一样的大碗,我妈说:小碗也吃一碗,大碗也吃一碗,干脆都拿大碗吃。
我妈一个农村妇女早就想明白的事,心理学家耗钱费物专门去折腾一番。
说这个啥意思呢?改变这件困难事,看似只是个主观问题,其实更多是外界环境的问题。同理,如果想让我们计划好的事情持续下去,我们不能只靠意志力,而是要改变不利环境,营造持续下去的路径。陈海贤说他在浙大当老师的几年中,观察到一个现象:学霸都是成群结队去图书馆和自习室,而成绩不那么理想、拖延严重的学生,则喜欢猫在宿舍里。他自己在家里有一个书桌,在这个书桌上只做跟工作有关的事,想娱乐则转移到客厅;他有两台电脑,一台只装office等工作软件,只用来工作,打开它,马上就能进入工作状态。
我家里没有书房,也没有配备专门用来工作的电脑,但我在客厅一角布置了一个专门写作的空间,书桌上放电脑和阅读书架,周围布置两个移动书架放书,最大限度排除写作之外的干扰。只要坐在书桌前,基本只做三件事:电脑上写作、本子上记日记、看书。
这个空间最大限度保证了我阅读和写作的持续性。
到这里,《瞬变》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就讲完了。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想改变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一些坏习惯,我们首先要明确目标,其次马上行动起来,最后改变不利环境、营造舒适路径。需要注意的是,这套方法论需要一个驱动力,这个力不该来自外部的比较,而应该来自内心的渴望。换句话说,只有你内心真正希望自己变得更好,科学的方法才能成为一双“虎之翼”。
我是牛泳书海,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