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案例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由此看来,家校协同促进才能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今天,分享一个家校共育的学生成长案例。

一、案例描述。小A是我在农村支教时关注到的一个女孩,当时我任五年级语文课,小A当时10岁,她沉默寡言,孤单不合群,看起来忧郁的神情与年龄大不相符。有时会与同学起冲突,且情绪表现激烈,与温柔的外表不相符。在课堂上,我发现她精神涣散,时常望着窗外出神。作业也是简单敷衍了事,越提醒她,感觉她越不在乎,甚至有时候作业索性不交了。

原本天真活泼的年龄,是什么让其生活充满阴云呢?我决定找小A谈谈话,我把她叫到身边,从她的作业状况聊起,谁知,我说了半天,她却一直沉默不语,只是眼泪簌簌直流。我完全不明白她所思所想。待稍微平静,我不再说课堂和作业的事情,继而聊起了家常,问问她的家庭情况,这次她哭的更凶了,我心疼地把她揽入怀中,等她稍微平静,这才从她抽抽噎噎的回答中,了解到她的父母在一年前离婚,妈妈带着弟弟回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外婆家,爸爸去外地打工,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二、案例诊断

根据小A说的这些情况,我初步明白了她在学校表现的症结所在。初步诊断孩子有孤独、自卑、逆反、迷茫的心理状况。

她不仅经历了家庭破裂的痛苦,而且还是一名留守儿童,涉及隔代教育的问题。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

  而且父母离异之后,没有任何一方在身边陪伴教育,这种被父母所疏远的感觉容易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

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这可能是她在班级与同学发生矛盾情绪激烈的原因,也可能因此而带来逆反。这可能是我越提醒她做作业越不交作业的原因。

  



三、解决措施

1.情感上关爱。一个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因为时常有爱的滋养,所以,情绪就会稳定。而且,“亲其师,信其道”,从情感上对孩子关怀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让她感觉到安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时把她带到自己的房间,给她聊天,做好吃的,换季的时候,还会给她买衣服。在作文评语中,我会用文字去向她赤裸裸表达我对她的关注与爱。

2.阅读上滋养。作为老师,我只能陪她走一段路,人生漫漫长路,终靠自己来走。怎样让她长期受到爱的滋养,从而获得在逆境中的力量呢?唯有阅读治愈人心。我同她进行经典共读,给她买了《居里夫人传》《绿山墙的安妮》《走出大漠的女孩》《你将像鸟飞过你的山》等书籍。书中的这些女孩儿,在生活中都有逆境存在,都最终客服了逆境,健康成长。我知道,当她阅读时,一定会有自我“映像”投射发生的,我想,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3.习惯上引领。只靠思想信念的攻心还不够,在她的习惯养成方面,我同她约定了诸多好习惯培养计划。比如每天坚持阅读锻炼,每周洗澡整理,每次考试分析超越等等。持续跟进了一年,一年后,我已看到了她的变化。

4.亲情上的纽带。都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与父母的关系,是治愈她的关键。作为老师,我经常与她的父母沟通,作为他亲情上的纽带,让两位家长了解到孩子的现状与情感需求。经常发鼓励的信息到我的手机上,我再转给孩子,让她理解到到大人离异的难处,也感受到虽然离异,但父母之爱依旧的事实。

四、案例结果

有了上述种种努力,如今的她已经坐在初三的教室准备中考。虽然,依然有生活上的种种不顺遂,但她知道诉说,知道阳光面对,知道排解的方法。如今的她,不说特别优秀,但至少她的表情平静了很多,就好像从心底里得到力量,向着未来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校共育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