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读书会15期《我的二本学生》

从《秋园》到《中国在梁庄》《我的二本学生》,和读书会的小伙伴们一起读了这几本非虚构作品,其实选定这几本书的时候,心里有些忐忑:这样的书里没有慰藉人数的鸡汤,没有疗愈心灵的心理学,也没有成功的教育学,描述的内容离大家现在的生活重心似乎有些遥远,八十岁的杨本芬奶奶,中原内陆的一个小村庄,90后的二本学生,我们能找到多少共鸣和有意义的启迪?大家会不会无话可聊?会不会产生无力感?可是,到底是什么吸引了我呢?

几次下来,很感动也很有收获。读《秋园》时,大家勾连起了自己的家族经历,gigi开始提笔书写童年和故园;《在梁庄》分享的时候,我们有机会看到了每个人生长的故乡,同一时代中国大江南北的同异,有机会思考我何以成为今天的我;(我突发奇想,等春节回老家的时候,邀请大家分享家乡的照片和习俗,这是身边最真实的博物学呀)!

看见现实,看见时代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的烙印,在宏大叙事下个体发出的声音和微光。而这些都构成了真实的历史图景,也是我们作为一个个原子在这个时代生活过的痕迹。

今天的读书会关于《二本》学生的讨论,大家既从宏观上去看待这个时代,也有回归自身的反思和讨论。

《二本》的作者黄灯老师对比自己90年代作为学生和自己当班主任的06级和15级学生的高等教育经历,从师生关系、培养目标、培养形式、就业观念等维度去对比,”我的大学时代和学生的大学时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恶教育图景,分属计划经济条件下郭晋安主导的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与资源主导的高等教育“,后者充斥着市场经济所导致的功利、现实、竞争和机遇,90年代的教育目标指向是为集体培养”人才“,而”我的学生,却变成了培养成为找到工作的就业主体“,”把人变成资本化的一个要素“。

海青请大家思考“成长”和“演化”的相同和不同,再用“成长和演化”的眼光来看待书中的人物。成长是主动的、自发的、努力生长的,带着突围和坚定;演化更多的是对环境的适应和妥协,结果可能走向正面也可能是负面。这个很让我反思警惕:在这个时代洪流滚滚中,我是保持了独立生长,还是被裹挟着推着走?

大家很集中的想讨论子然,可能是她的状态更符合我们对自己孩子未来可能的想象和担忧。未来的这些城市里的孩子们,很大概率不需要再像父母辈一样通过努力奋斗改变自己命运,也许也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会不会活在”飘“的世界里?“务实”和“务虚","精神”和“物质”如何去平衡?

书中提到的来自农村的孩子“贫困、留守、缺爱”,而今天城里的孩子,也许陷入了另外一种困境,丹丹分享所教高中孩子的封闭、不谙世事的天真。看似占有了”天然优势“的广州市的孩子们,被兴趣班占去的时间、考试压力内卷裹挟,其实处在另一种封闭里。

今天大家想讨论没来及探讨另一个孩子,也深深吸引了我。刘婉丽,”我一想到通过自我的努力,还不一定成功,就绝望得想哭。“

通过这样的讨论和,书中面目模糊的孩子也逐渐清晰起来,ta也许是我们的某个亲戚的小孩,我们遇见并交谈过的一个小孩,我们的小孩。ta们身上有的,每个孩子也都会有。

作为家长(妈妈),我们也本能的回到自身的父母角色,我们该如何去养育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保有孩子的生命力、好奇心、创造力,不失对精神世界追寻的同时,拥有脚踏实地的能力?哪些才是教育的本质?在这种未来巨大的不确定中,我们有哪些是可以把握和确定的?乃至,我们能否跳脱出来,从眼里只有我们的孩子到看到整个社会的孩子,学习用一个观察者的视角去看见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继续一起寻找自己的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读书会15期《我的二本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