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第二十六课 认知行为疗法(一)复习

2021年12月20日  中原焦点团队  中27  庞爱国  第354天分享  本周第0次约练  总约练第303次  咨187、观80、来3、朋4、box约练11、案例分析18,总分享第356次

筑基第二十六课 认知行为疗法(一)复习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

      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改变认知为主。认知行为疗法,应用非常非常广泛的一个学派。是一个比较具有主动性的,占据主导权的、主动的去指导,甚至还有感觉有教育成分的学派。

认知疗法如何与焦点解决相结合:

我们可以用它其中的一些部分,在做咨询的时候,焦点解决取向,也是在让当事人去看到更多的面向,在确认他的知觉,弄清楚他的在乎、看重,看到他的优势、资源、例外,让他能看到更多的面向。

一是认知变化了行为也变化。认知其实也是改变他的认知,因为他的认知变了很多东西也就会发生变化,这些是相通的部分。就我们可以去用它相通的部分去做咨询。

二是对自我成长会比较有帮助。焦点解决更倾向于每个人是自身问题的专家,我们不当专家。认知行为疗法,咨询师是专家,咨询师是指导者、示范者、引导者。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到自我完善这一块。

认知疗法认为我们很多的不顺、很多的问题是源于我们自我的认知不当,我们自己的观念、看法、理念、信念、评价等等是有问题的,就导致我们有很多的情绪,导致我们的思维是不通的。比如认知行为疗法里,合理情绪疗法,里边有好多不合理的信念,比较绝对的一些要求。这些我们可以修自己,焦点解决取向做咨询的时候,可以用到一部分,但是更多的可以修自己。因为我们自身作为咨询师,我们也有很多的不合理的信念,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更多时候在影响着我们,如果我们自己能意识到、能觉察到,能进行很好的调整的话,那么后续我们在做其他咨询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多的保持非专家的姿态、保持未知的姿态,我们就能更好的去做到了。用到自身来做自我的反思。

一、认知行为疗法分为三部分

合理/理性情绪疗法、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这三个的共同点:都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的认知。因为认知变了,人的情绪也就变了,人的行为也就变了。

认知行为:既改变认知,也改变行为,既在认知上做工作,也在行为上做工作。所以叫认知行为疗法,基本上是以改变认知为主。

核心理念:我们很多的状况,都是源自于我们的认知。认知变了,对事情的看法变了,很多东西就发生变化。

信息平衡疗法。当一个人信息输入不平衡的时候,他就会有情绪反应。但是如果把另外一些信息再进来,可能他的感受就会不一样,其实这也是在改变认知。

包括焦点解决,让他看到不同的面向、角度也是在调整认知,他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就会发生变化。只不过我们不是那么太侧重于改变认知,只是我们不以改变认知为主,焦点主要是确立目标,去探讨资源,最后让他去行动。但是相通的部分是:让他看到更多的面向,进而去改变他的认知。很多学派他都是有相通的地方的,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

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矫正技术。三个有各自的侧重点。

如果无法改变环境,可以改变心情。

像焦点解决的重新建构,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当我们的视角变了,我们的认知变了,我们的认知变了,我们的感受就变了,这些都是相通的。

很多学派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每个学派都有它的特点。就像我们每个人长得差不多,但每个人的侧重点不一样。

二、认知疗法的特点:一是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虽然写的是合作关系,但是它比其他学派,咨询师是相对更起到指导者和示范者的作用和角色。

比如合理情绪疗法,咨询师是需要与来访者进行辩论的。他并不是特别注重关系。认知学派,并不特别注重关系,也不注重宣泄情绪。不同的学派,理解不一样。这跟每个学派的创始人自己的感受、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如人本主义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罗杰斯创立的。罗杰斯自小身体非常不好的。他有小儿麻痹症,他的成长经历,特别期待别人给他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所以后来创立以人为中心疗法。

像弗洛伊德,是精神科大夫出身,他面临面对的很多都是有精神状况的。所以每个学派都受它的创始人很深的影响。

所以认知行为疗法虽然写的是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但是他远远没有人本主义的“以人为中心疗法”更注重关系,他认为关系不是必要的,必要的是让来访者去认识到他自己的认知,哪地方出了什么状况,然后让他的认知发生变化,这才是核心。

像焦点解决,我们更看重的是确认当事人的知觉,找到他的目标、资源去行动,这是我们更看重的。 每个学派都有每个学派更看重的点,像行为主义,他更看重的是对他的不当的行为、有障碍的行为进行训练,让他的行为发生变化。

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疗法,重视的就是给他提供一个氛围,提供一个比较安全的、自在的、被接纳的一个氛围,他在这样的一个氛围里,他就能被疗愈,能更好的去达到自我实现。

像精神分析,也是给他提供一个氛围。只不过在这个氛围里,让他能更好的自我联想,让他潜意识的东西能意识化,最终达到他自己的一个变化。但是认知疗法就认为,精神分析太慢了,太被动了,得做多久,所以认知有它的特点,效果一般比精神分析要快。因为他更主动。

二是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就是认知不通了。中医上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他的认知这一块是不通的。他想不明白,他就纠结在这点了,他的纠结点往往他自己意识不到。所以有的时候是表层的认知,有的是深层次的认知。深层次的认知跟他自我评价、自我概念都能联系到一起。他对自己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也是一种认知,就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他自己怎么看自己,也会联系到一起。

把焦点结合到一起的话,先建立关系,陪伴他去看到自己的例外,一旦找到例外之后,他的认知就会发生变化,就会有不一样。 当然认知行为疗法,他自己本身就有好多改变认知的方法,后边会一一探讨。即使在咨询的时候不一定要用,但是在完善自我的时候,可以很好的去用。我们可以很好的去剖析自己,去看一看自己哪个地方的认知需要去调整。一旦调整了,可能自己感受上就会不一样。

三是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认为更多时候是我们的认知在起作用。

认知行为与行为主义的区别:认知行为跟行为主义猛一听有相似的部分。行为主义是环境导致情绪行为。认知行为也是环境、情绪行为,只不过中间加了认知,行为主义直接就是人在某一个环境下就会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人在这个环境下并不一定必然有这个情绪行为的,而在于你在这个环境下,你自已怎么看?不同的人在这个环境下的情绪行为是不一样的。更强调人的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人自己怎么去评价,怎么去看,怎么去解释,怎么去认为等等一系列的,他认为这个是更重要的。

比如,生活中同样一个事儿,一开始我们可能很痛苦,后来我们的观点变了,我们的情绪感受可能也就发生变化了。比如本来感觉孩子不上学,导致我们心情很不好,我们就感觉没法活了。但其实这是你的认知,你认为他不上学,他可能就没办法有出路。你内心其实是有一系列自我的思考的,而这些很多的思考,你自己并不一定能意识到,其实你的内心里边很多很多的各种想法在导致你现在这样。为啥有的孩子不上学,人家家长就没事儿。或者说你的孩子最开始没有上学,最开始你的孩子在好好的上学的时候,你可能也会感觉很不好。后来可能虽然还没有上学,但是你的感觉又好了。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的认知变了。

比如说一段时间不上学之后,有的家长就感觉不上学也没关系,只要孩子健健康康的就行。认知变了,你的感受就变了。有的老师说,孩子不上学,在家里还天天高兴的不得了,太舒服了。后来意识到这也挺好,虽然不上学,最起码说明孩子没抑郁,在家里高高兴兴的,最起码没抑郁,不用住院。像有的孩子需要住院治疗,吃很多的药,受苦受罪还不如现在这样呢。当他认知变成这样了,他就没有烦恼了,反而感觉还挺好,最起码我孩子健健康康的,他的焦虑、糟糕的情绪就没有了。所以同样的事,在于你自己怎么看,你自己怎么看,会直接影响你的情绪、你的行为。我们通过做咨询去聊一聊,看一看很多的东西,看到优势资源,其实就是改变我们的认知,改变我们的很多看法。

四是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它有教育的成分在,刘老师是认同认知行为疗法的,但是在做咨询的时候,很少去直接去用,尤其是辩论。

有老师提到苏格拉底辩论法,就是认知行为疗法下的合理情绪疗法。

三、认知行为治疗基本过程  寻找不良的认知。因为他最注重的就是认知,他认为就是认知出问题了,核心就是找认知,找不良认知。他认为你出状况都是因为你有不良认知,肯定是因为你哪个看法不对,哪个看法出问题了,所以才导致你就纠结在这儿,你就走不出来,你就痛苦。 所以我要找到它。

比如说牙疼,用牙医的话来讲,你牙疼肯定哪个牙出问题了。所以现在要先找到你的坏牙,之后改变你的坏牙,要么修,要么补,要么拔,要么换,成了一口新牙,然后你就好了。

每个学派理解不同,中医认为,牙疼,要看看你哪出问题?要看看你是不是三叉神经痛,找到你的出状况的地方,改变你那个状况,身体重新达到一种平衡,然后你就好了。

认知就认为,是你认知出问题了,所以要找到不良认知,改变它,建立新的认知模式,这个新的认知模式就是比较适合于它的当下的环境的认知模式。他的认知通了,他也就不难受了;不通的时候他就难受。在实际中有很多的不通,我们想要又达不到,我们就认为应该怎么样,但是又达不到,我们就痛苦。就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有的老师就认为,别人能学会,我也得能学会,别人一遍就能做到那个程度,我也得能做到,做不到就痛苦。同一期的成员,他们都开始当讲师了,那我也要当讲师,这里就有不良的认知,我必须怎么样,我也应该怎么样。 如果我没有怎么样,然后我们就很难受。其实哪有那么多的应该?在焦点解决里,让大家去训练难得,没有应该,只有难得。这就是在改变大家的认知。

焦点解决里改变认知的应用:

我们改变我们的认知,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我们的感受就发生变化了。在讲课的时候,刘老师其实也在用这些东西,只不过比较温和。尤其在咨询的时候,比较温和的改变对方的认知,会陪对方去看,这个地方你怎么看呀,你怎么想?周围的人他们怎么看呀?他们有没有人知道?他们怎么看呀?那你怎么看他们这些看法呀?这就是在改变认知。只不过,我们更多的是好奇的态度,不认为他是不良认知。我们只是在好奇在他的世界里,他的认知是什么样的?以及这个认知给他带来了什么?周围的人对他的认知有什么样的,他对周围的人的认知又是什么认知?我们只是在好奇。

焦点解决跟认知行为疗法的区别在于:焦点解决不认为它是不良认知,哪怕是不良,哪怕有可能在世俗中,看来是不良的认知,也有可能对他是带来很多的积极帮助的。比如有的人说:我必须要怎么样,现在给他带来了困扰。但是这个必须怎么样,可能曾经给他带来了很多的荣耀,因为他一直有一颗必须要怎么样的心,就会让他勇往直前,让他不轻言放弃,让他做到了很多的成绩,让他改变了人生,改变了现状。我们这样看的话,他的所谓的不良,只不过可能不适合于当下的一个状况了而已。所以根据他当下的状况,进行一些调整就好了。而不是说他认知不良,这个不良有可能曾经也是他最大的优势,现在的劣势曾经有可能是最大的优势。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与时俱进,没有做及时调整,现在的优势将来也可能会成为劣势。所以焦点解决的理念就是有效继续,无效改变。

认知行为疗法整个的模式,寻找不良认知,改变不良认知,产生新的认知。 然后他就好了,情绪行为好了,社会适应能力就增强了。最终是要回归到社会,社会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最终是为了能回归社会。

四、代表人物

埃利斯、贝克、雷米、梅肯鲍姆

五、合理(理性)情绪疗法

一是合理情绪疗法又叫理性情绪疗法。

首先要知道它的英文缩写RET,就是合理情绪疗法。有的老师主攻RET,用RET来做咨询。每个人所喜欢的方向不一样,有的人就喜欢用辩论式的咨询方式去改变认知。每个人不同,找对自已胃口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就最好的。

二是合理情绪疗法(RET)的基本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人本主义也是这个时候创立的。

核心理论:ABC理论。A是外界事件; B是人们的认知; C是 情绪和行为。

影响C的情绪和行为,不是外界事件本身,而是人们的认知。你怎么看?很多的不良感受其实都是源自于我们自己的认知,我们的想法,我们的观念发生变化了,我们就不一样了。

我们在生活中也在不断的去试着去改变别人的认知。给别人讲一些东西,讲道理,告诉他一些东西,指导他,或者劝他,其实也是在改变认知。只不过有的时候对方的认知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因为当你试图去改变认知的时候,他可能会很反感。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也要思考:改变认知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是不是像认知行为疗法里,必须很激烈的去辩论,或许我们也可以温柔一些,或许我们也可以考虑关系这一块,这样对方也可能更能接受。这个思路是非常好的。我们要试图去改变认知,可以用各种方法,而非单纯只是通过辩论的方式,或者像合理情绪想象技术,或者其他的一些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改变他的认知、看法。

虽然认知行为变化并不是太注重关系,但还是需要注重关系的。如果没有良好关系的话,你那样讲人家是不听的。人家认为你是在这洗脑,你又在劝人家,人家是不乐意听的,所以还是要有关系在。你跟他讲这样的一个事情,他可能就明白,原来是因为这,进而再联系他的实际情况。作为一个教导者,你可以这么去做可能还比较合适,对方也容易接受,然后跟他去做探讨:他当下的哪些认知改变,可能他的情绪行为也就改变。再用上比如苏格拉底辩论法,也叫产婆术,就是三段论的一个辩论法,给孩子进行辩论,他可能就能明白,可能很快的就能有一些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筑基第二十六课 认知行为疗法(一)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