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宫内的凌烟阁,唐德宗正凝视着墙上的功臣画像。
从跟随太宗开创基业的24人,到援救肃宗平定安史之乱的32人。这些栩栩如生的面孔,见证了李唐江山的辉煌与破败。
李适低头看看手里的名单,感觉自己此刻就像个裱糊匠。他怅然若失般说道:来人!给这27位新贵倒腾点地方。
挂像那天很热闹,63岁的马燧也一瘸一拐的来了。他盯着墙上的田承嗣、李怀光,想不通功臣为何会变成叛将。
这位被评为“三功两过”的中唐名将,一生从未摆脱过寻常人的喜怒哀愁...
马季龙是开元九年进士,兵法科目的定向培养生。
自从分配到刺史岗位上,老马开始致力于生儿子事业。他常说自己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家里没个加强班怎么行。
跟着唐玄宗参加封禅大典(见秦岭一白.李隆基篇),见识到万国来朝的恢弘壮阔,老马打造黄金一代的动力更加强劲。
然而生完马燧,媳妇坚决不干了。马季龙夜夜鼓吹的英雄母亲策略失效,只能将人海战术调整为优生优育。
繁华盛世里的官宦之家,吃喝用料自然享有特供。马燧和几位哥哥只需发育完整,就能成为光荣的祖国接班人。
千百年以来,世上抬轿的永远要比坐轿的多。
不是每个少年,都是苗圃里的花朵。
不是每个青年,都是八九点的太阳。
遍身绫罗者,不是养蚕人。
唯一让老马头疼的事情,是小儿子打跑了好几位家教老师。
由于伙食供应太好,马燧的体力明显比智力窜得快。一米八(六尺二寸)的大高个,老师们明显不是他的对手。
哥哥们经常大半夜的还在写作业,马燧却披着床单上蹿下跳:方天下有事,大丈夫当以功济四海,渠老一儒哉?
马季龙调任幽州经略军使时,干脆将小儿子带过去丢进军营,免得他将家族火种霍霍的文不成、武不就。
每个孩子都有天性所好,只是绝大多数没有激活的机会。
马燧进入军校后就像变了个人,睡觉都抱着兵书战策不撒手。为了表达对孙子的无限敬仰,还让战友们挨个喊他马子。
读完指挥类专业课程不过瘾,马燧又跑去操场摩擦健身器械。常年寒暑不间断的苦学,智力水平终于赶超体力(姿度魁杰,沈勇多算)。
很多时候人算不如天算,但凡能踩入既定轨道的都是幸运儿。
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造反(见秦岭一白.安禄山篇)。
老安率十五万大军攻下洛阳,通知范阳老家的贾循镇守幽州。老贾和众多唐朝从业者一样,稀里糊涂当了叛军傀儡。
马燧冲进贾循家里,对领导说:禄山首乱,犹将诛覆。公倾其本根,使西不得入关,退亡所据,此不世功也。
颜真卿也劝他起兵平叛,老贾还是迷迷糊糊拿不定主意。安禄山担心老窝被抄,连夜派亲信韩朝阳回去探查情况。
老韩向来不信任皇协军,摆好酒席假装请客吃饭。老贾极为清醒的跑去吃席,结果连口酒都没喝就被勒死了。
马燧逃向西山,西山沦陷。
接着跑往平原,平原失守。
...
此后三个月,马燧几乎走哪哪破产。搞得他严重怀疑自身具有招灾潜质,干脆躲在魏郡的隐士家里不出来。
那一年,马燧刚刚29岁。
隐士看完马燧的逃亡路线,淡淡说道:老夫见你骨骼清奇,没想到跑路的眼光竟如此毒辣。
你去或者不去,那些城池注定要亡。
你走或者不走,叛军气势终究要散。
你和安禄山是同类人,因为战略眼光相似。
你和安禄山可以不同,只取决公心和私欲。
你很幸运,至少还有选择的机会。
书本上学来的死知识,需要时间或者经历才能够运化。隐士淡然通透的指点,像是给马燧喂了一箱健胃消食片。
他当夜奔赴河南战区,加入李抱玉的平叛队伍。亲眼看到战争的残酷,才明白“天下有事,功济四海”有多轻浮。
马燧将模拟训练一点点转化为战绩,经常搞得老李没法归类。头脑体格双重发达的人才,敢死队和指挥部争相抢着要。
762年,在唐军和外援回纥军的夹击下,安史叛军从燎原之势被打成星星之火。
李抱玉推荐马燧当上赵城县尉,着手战后的经济重建工作。回纥大爷仗着平叛有功,所到之处看上啥直接开抢。
在外援眼里,只要有钱赚打谁都一样。
在百姓眼里,回纥军和安史军没区别。
李抱玉备好军需物资,却没人敢去回纥大营送货。部将私底下传疯了,回纥军吃饭不合口味就要杀唐人(州县供饩不称,辄杀人)。
马燧二话不说领取任务,先给回纥领导送了很多纪念品。俗话说伸手不打送礼人,与会双方愉快的修订部队纪律。
等到正式送货那天,马燧将死刑犯化装成随从人员。卸货时稍微偷懒就当众斩杀,吓得回纥人不敢往水槽里倒剩饭。
我们够土匪的了,这马二愣子比土匪还土匪。
回纥兵痞变成了模范队伍,李抱玉更喜欢智勇双全的马燧。仆固怀恩被太监逼到造反时,又派他去劝降叛军大将。
在老李提携下,马燧一路升迁到郑州刺史。面对千疮百孔的荒芜破败,他用儒生的宽怀让境内难民休养生息。
改善政务,带人埋葬路边的枯骨。
督促农耕,改为一年只收一次税。
天旱灾荒,调兵去无人区挖野菜。
...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是看到兵荒连天的乱世惨状,真英雄不会滋生出万丈豪情,反而是悲天悯人的悸动。
770年,李抱玉镇守凤翔,第一时间将马燧调来帮忙。
马燧站在陇州西山的暮色中,和前来打秋风的吐蕃大军深情相望。十六年后,对面人马将要毁掉他的一世英名。
马燧只用了八天时间,修建起阻挡吐蕃的防御带。刚好老李要入朝汇报工作计划,就带他去瞅瞅唐代宗长啥样。
45岁的马燧第一次见到大唐皇帝,那个比他小一岁的男人随口说句话,自己的名片就加印上御史中丞、水陆运使。
饭不是白吃的,钱也不是白给的,挂上皇帝号的马燧要开始玩命了。
775年,马燧调任河阳节度使,汴州守将李灵耀申请造反。这哥们原本只想讨个节度使,唐代宗答应后他却后悔了。
凌烟阁上的田承嗣听说后,派侄子田悦带兵支援老李:瞧你那点出息,造反口号都喊出来了还要啥节度使。
河南的粮食主产区沦陷了,搞的财务大臣手忙脚乱(见秦岭一白.刘晏篇),朝廷派马燧和李忠臣前去平叛。
老李家倒了八辈子血霉,给这个夯货儿子起名叫忠臣。
马燧干败田悦的援军,摸到汴州城墙了还等不来队友。原来李忠臣害怕挨揍,一把火烧掉自家军营向西跑路了。
马燧冲回去给老李灌了三碗鸡血,才拉回兵马围攻汴州城。李灵耀组建八千人的“饿狼军”,全被马燧打成了落水狗。
光复汴州后,李忠臣不喝鸡汤也能斗志昂扬。看着他耀武扬威的张狂样,恶心的马燧直接带人返回河阳。
老李不光独占胜利果实,还杀了瞅你咋滴的宋州刺史(燧知忠臣暴傲,让其功。忠臣入汴,果因会击杀宋州刺史)。
回到河阳后遭遇水灾,有人高喊着让领导坐船先走,马燧站在防洪工地上说:使城中尽鱼而独完其家,吾不忍。
像这些色厉内荏的马屁货色,到现在还没能彻底灭绝。
779年,马燧调任河东节度使,太原城破败的还不如六区三县。他将官家仆役编入战斗序列,一年培养出三万城防精兵。
大唐发源地又冒出了龙气,55岁的马燧当选为兵部尚书。
781年,田悦递交投降申请书,希望朝廷赞助点生活经费。
马燧举报田悦是诈降,皇帝却想塑造模范人物。小田吃饱肚子果然再次造反,还顺带拐跑大唐的两位节度使围攻邢州。
唐德宗脸上火辣辣的疼,派出三大悍将开着推土机去实力碾压。这三人就是:马燧、李晟、李抱真。
李抱真是李抱玉的堂弟,却完全和马燧尿不到一个壶里。
大军走到山口时,马燧先给田悦写封求饶信(移书抵悦,示之好)。李抱真很瞧不上:老子武装到牙齿了,就怕他不来偷袭。
顺利走到邯郸后,马燧剁了田悦的信史还干翻叛军分舵。小田五次借来的兵马装备,连本带利全被马燧吃个精光。
田悦带着残兵败将跑路,马燧收复邢州后拿出个人财产犒军。唐德宗不光给他全额报销,还送来招讨使的荣誉证书。
第二年,田悦东拼西凑又借到两万人马,天天站在河岸对面打嘴炮。
马燧用铁索将几百辆战车串起来,装上土袋推到河里堵住流水。瞧见唐军踢着正步过河,田悦慌忙钻进城里不出来。
老子打不过你,就在后勤食堂里吃死你!马燧眼瞅着自家余粮不足,命令将士扛着十箱方便面速战速决。
李抱真:粮少而深入,何也?
马燧:粮少战利速,兵善于致人!
马燧用起三十六计来不带重样的,搞的田悦每次只能发挥走为上计,这回又带着残活的一千多人逃往魏州。
马燧觉得小田的逃跑姿势不够完美,每次等他凑齐队伍后又是一通乱揍,顺带还能消磨各路叛军的数量。
一次干掉十万人和十次干掉十万人,其难度远远不止是十倍关系。
此时的大唐比三国还乱,官方节度使和叛乱军阀经常互换身份。马燧靠着一次次战功升任同平章事,就是俗称的宰相。
朱滔带着五万人马营救田悦时,唐军将领纷纷表示这把要不起。马宰相坚持抢地主,皇帝就让李怀光统领朔方军来支援。
李怀光立功心切,直接将长途奔袭的队伍开上战场。田悦挖断河堤水淹唐军,兵败缺粮的马燧只得退守魏州。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老李却觉得是阵营立场的问题。
田悦极为难得打次胜仗,对抱团取暖有了深刻认识。他联合朱滔、王武俊、李纳称王,还推选李希烈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来自五湖四海的叛军手牵着手,大唐却让颜真卿去孤身谈判,结果被李希烈勒死在叛军大营(见秦岭一白.颜真卿篇)。
田悦不是造反,就是在造反的路上。
马燧不是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
李抱真不是生气,就是在生气的路上。
李晟不是和稀泥,就是在灌水的路上。
高下立判才说以德服人,势均力敌则是明争暗斗。唐德宗担心两位主帅当场干架,经常派人来调节纠纷(帝数遣使讲解)。
老李要杀怀州刺史,老马就要来免死金牌。
老马打扫完的战场,老李连个渣都捡不到。
老李分兵回防营地,老马直接撤兵回老家。
李晟表示很头疼,你两特么有完没完!
如今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叛军攻入长安城。唐德宗带着亲信仓皇出逃,就和曾祖玄宗皇帝当年如出一辙。
李晟和李抱真带着部下追随老板,马燧却凭着战略眼光回到太原挖河植树,只拨出五千人马去援救皇帝。
任何时代都有属苍蝇的人,喜欢将集体失误扔给自身以外的个体背锅侠,还在恶心别人的过程中寻求快感。
有人议论:马燧没能干死田悦,还和李抱真斗气拖延,导致叛军勾结才造成现在的局面(议者咎燧私忿交恶,卒不成大功)。
此时的千里之外,马燧正在激励部下将士:天下方骚,北边数有警,此乃晋阳王业所基,宜固险以示敌...
784年,唐德宗回京后加封马燧为北平郡王。虽然听到的闲言碎语让人心里不爽,但接下来的硬仗还得有人去扛。
因为李怀光也造反了,连唐朝赏给的热豆腐都看不上吃。
马燧带兵一路所向披靡,大唐国库却支付不起平叛费用。
唐军只能和叛军抢饭吃,靠着一场场胜仗缴获的物资向前推进。偏将谷秀进城后抢掠百姓,当场被马燧斩首示众。
马燧内心痛惜不舍,脑海中却想起隐士说的话:你和安禄山是同类人,只取决于公心和私欲的比例关系。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取舍才是试金石。
心生情欲脑主神明,情理之间拎得清。
当年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多位官员联名请求赦免李怀光。唐德宗捧着财政赤字结算单,不知道该不该暂停剿匪活动。
马燧单枪匹马赶回京城,浑身脏兮兮的冲上龙炕: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
唐德宗怕他牛皮吹破天,就让浑瑊等名将带队打辅助。大唐联军集结到叛军城外时,守将徐廷光感觉要开追悼会了。
59岁的马燧横刀立马,高喊着让叛军负责人出来答话。老徐敬畏马燧的名望,赶紧跑上城楼冲他三鞠躬。
马燧愤然说道: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
眼看徐廷光沉默不语,马燧的荷尔蒙气息燃爆了。
他独自策马走到城下,脱掉上衣漏出八块腹肌,须发飞扬着吼道: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
徐廷光顿时瘫软了,一辈子哪见过这等气势胆色。他下令大开城门投降,热烈欢迎马老将军莅临指导。
马燧担心叛军受到惊吓,只带几个随从进城交接。浑瑊惊得下巴都掉了,不禁感叹道: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吾不逮远矣!
马燧接连荡平河中,李怀光被打到兵败自杀,前后只用了27天时间。
马燧回京后升任光禄大夫,唐德宗额外赏赐《宸扆》、《台衡》两篇铭文。
他将铭文刻录在石碑上,立在太原老家的庭院中。每次轻抚这些无尚荣耀的字眼,却会滋生出英雄迟暮的伤感。
那一年,马燧已经60岁了。半生征战留下满身伤病,除了日渐消退的体力,左腿每到阴雨天就会隐隐作痛。
786年,吐蕃大军攻占宁夏,驻扎在鸣沙山虎视眈眈。唐德宗派马燧去平叛,这位老将骑着老马远赴大西北。
马燧和普通人一样身心疲惫,却无法像普通人一样退休养老。
大唐赐予的荣耀宛如一只精美的金箍,圈来众人仰望的同时也圈住自由心性,马燧总觉得自己还有选择的机会。
当年冬天闹雪灾,吐蕃的牛马冻死无数。老板尚结赞连牛肉拉面都吃不起了,就派人去唐朝请求归顺。
唐德宗不答应:别整国内叛军玩剩下的把戏,乖乖回家洗干净等着挨揍吧!
尚结赞给马燧送了很多纪念品,请他帮忙在皇帝面前说些好话,还声称以后绝对按时向大唐交保护费。
马燧或许是真累了,直接带着吐蕃使者回京见皇帝。他拿个人信用做第三方担保,唐德宗这才勉强同意撤兵。
第二年,唐朝派出60名特使去吐蕃签协议,结果全被尚结赞捆成了粽子,只有浑瑊一人活着逃回京城。
老尚放掉马燧的侄子,托他回去带个话:河曲之屯,春草未生,吾马饥,公若度河,我无种矣。赖公许和,今释弇以报。
马燧气的吐血,皇帝气的冒烟。一怒之下罢掉马燧的兵权,让他带着文艺兵回家听戏养老(夺其兵,赐妓乐,奉朝请而已)。
789年,唐德宗登上凌烟阁,凝视着墙上的功臣画像。
他勾选出27个名字,让画师按照真人比例描摹画像。马燧拖着条病腿歪坐在椅子上,看见李晟来了只是悲苦一笑。
唐德宗在延英殿召见众位老将,和他们追忆当年的危难时刻。马燧悄无声息的坐在远处,一直不敢面对皇帝的目光。
唐德宗心里默默感慨:那个在阵前露出八块腹肌的猛将,终究也会变老吧...
793年,马燧按惯例入朝参拜皇帝。唐德宗见他左腿病的很严重,就让人将马燧搀扶到延英殿坐着等候。
当时李晟已经病逝,唐德宗进来对马燧说:尚记与太尉晟俱来邪?今乃独见公...说着说着忍不住伤感落泪(因悲涕)。
马燧连忙起身跪拜,腿上没有力气而摔倒在地,唐德宗将他搀起来后让侍从扶回去(帝亲掖之,诏左右扶去)。
马燧再也没有机会弥补过失,他们这代人正在逐渐凋零。
他多次上书请求回乡养老,唐德宗始终不给批复,只是叮嘱秦岭一白多带些土蜂蜜去探望这位老将。
2年后,马燧病逝,终年70岁。
尚结赞正在咥着老碗牛肉面,听到消息后神情复杂的说:唐之名将,李晟与马燧、浑瑊耳,不去三人,必为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