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回了趟老家,和久未见面的妹妹一起遛娃逛街,她们家是个女孩,比悟空大三个多月,不在一起还真不知道,原来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差别真是可以如此如此之大!
姐姐文静温婉,说话哭脸细声细气,不如意只会哼哼生闷气,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而悟空,调皮捣蛋,说话大声,哭喊狼嚎,稍没满足他就顿足大哭,一副挨骂欠揍的模样。
去逛书店,姐姐恬静翻书,悟空活跃爬书架,去超市看鱼,姐姐驻足观赏,悟空直接凑上前去隔着玻璃去亲鱼缸里鱼。感觉在悟空身上已经看到了未来熊孩子的影子。
不禁想起前些日子的热门消息:公交车上7岁大的熊孩子挑逗长大后的熊孩子,结果被狠狠揍了一顿。
网友评论两极分化很严重,有人说揍得好,熊孩子家长自己不管教总有人替你来管教;也有人说,揍得过分了些,毕竟是孩子,如此扛摔、踩踏,拘留15天的结果也很大快人心。
不想过多评判这个事件的对与错,只是思考,如何让悟空避免类似的事情,毕竟他真的是很调皮的。
说说几点我的想法:
最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树立边界感,减少逾越边界,就可以大大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
什么是边界感?我理解的,最直白的表达就是:关我屁事,关你屁事。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都有空间不想被入侵和干涉,做到远而不疏,近而不入就是边界感拿捏的最好程度。
那于孩子而言什么是逾越边界呢?我想到几个自己经常经历的场景:
1.
坐公交、地铁,父母们带着孩子,父母们在看着手机,孩子们在大声嬉笑甚至打闹。
2.
坐高铁或者是飞机,孩子们看手机,看平板,游戏、电影、动画片,无耳机高音亮裸放,全然不顾周围人需不需要休息,有没有受打扰。
3.
在电影院看电影,坐在前排的孩子总是兴奋得大叫,站起,坐在后排的孩子总是踢前排的椅子。
4.
在候车室、公园、商场,孩子们占着整张长椅,横躺竖睡,脱鞋盘腿。
5.
有孩子的地方,就有随地大小便的情况。
...
如果去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会怎样?家长也许会立马认识,并加以纠正,但大多数家长事后的表情和言语会透漏出:人家是孩子,何必大惊小怪的观点。
公共空间是依赖规则共识才成立运行的,这种规则就是公共利益。如果你破坏了这个规则,也就逾越了边界,也就会损害公共利益。这种损害,轻则被鄙视,重则挨揍甚至丢命。
事实上,他的确是个孩子,怎么判断和掌握边界呢。首先是父母自己要能意识,而这意识的建立,我理解的,最直白的表达就是:
不要因为你带着孩子,这个世界就要给你让路;不要因为他只是一个孩子,就凡事以此开脱。
具体怎么做?我想到的有这些:
1.
带孩子出门,该排队的排队,该让路的让路,如果有婴儿车注意不要停放在过道,电梯中央等给别人带来不方便的位置。
2.
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上,人多的时候注意孩子的手脚,不要碰到别人的衣服包包。孩子哭闹请尽快安抚,实在不能安抚好请抱去人少的地方,而不是更大声的责骂孩子或家人,这会让人非常讨厌。如果怕孩子哭闹,让孩子玩手机平板,请调成静音或给孩子准备一副耳机。
3.
该买票的年龄或孩子身高够买票,不要占便宜让孩子钻进去。
4.
孩子在外乱扔的东西要引导孩子或帮他捡起来,尽量不要让孩子大声尖叫、疯跑,不要给别人增加额外的工作,也不要吵到周围需要安静的人。
5.
电影院、剧院不要让孩子踢到前排座椅,实在不小心请代孩子道歉。如果你或孩子都做不到,就请选择在家看电视,不要去这些地方。
6.
带孩子在书店看书,请教育他爱惜书,不要折页或扔到地上,看完记得放回原处,不要坐在过道看书,实在喜欢请买回家再看。
7.
不要随地大小便。如果孩子还无法控制,请给他穿好纸尿裤。泳池里也是!
8.
带孩子看病请按规则排队,不要别人还没有看完就带着孩子立在医生和病人旁,一是病情是隐私你无权偷听,二是大家都是看病,你家孩子不能比别人更尊贵。
9.
下雨天请不要让孩子在人多的地方玩伞,可能会戳到别人,也可能转伞而洒人家一身水。
10.
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别人家里,请不要让孩子乱动他人的东西,一旦损坏,都请主动赔偿。
除了以上10点,我想你们肯定还有很多补充,总之减少熊孩子闯祸重要是培养孩子的边界感,培养边界感的关键又是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