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556)

第52回:易华章孔明诵赋                    屯精兵孙权赠剑(十一)

    诸葛瑾一听,知道自己兄弟领会错了。心里想,我是用这话作个开场白,说穿了不稀奇,想你今朝如此对答,那我只有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贤弟,想他们弟兄死在一起,我等同胞手足反而各分东西,因此悲伤。”

      说完,两只眼睛对着兄弟看,这下子你总不会不懂了。

      孔明听得自己的兄长将心里话和盘托出,心里转念道:既然你这么讲,那明话不如实说,不必兜圈子。

      “足见兄长有弟兄之情、手足之义。小弟有一计在此。”

      诸葛瑾想,兄弟大概到了江东以后,见江东民安物阜,人才辈出,大有前途,故而有心要弃刘备、投江东,苦无中人作保引见吴侯,今日我们弟兄相会,他是迫不及待地吐露真言。

      让我来问他一声:“贤弟,有何妙计?”

      “来朝请兄长大堂辞别吴侯,跟小弟共去江夏郡共助刘皇叔,上可汉臣相称,下能弟兄相见,此乃两全之策。兄长以为如何?”

      诸葛瑾不听则已,一听则象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浑身无力。本想说服兄弟投顺江东,共图大事,不料被他三言两语反说了过来,叫我投奔江夏,我来讨债,反被债讨。

      所说,诸葛瑾的言辞哪里及得上孔明,他知道自讨没趣,所以说道:“好虽好,无奈吴侯待愚兄不薄,愚兄不愿负心。”

      “好虽好,无奈皇叔待小弟不错,小弟也不愿背主。”

      见自己的兄弟并无回心转意,诸葛瑾只得讪讪地说:“如此看来,只能各事其主。那末愚兄告退了。”

    说了这一席话,都不能使对方心服口服,因此只得黄牛角,水牛角,各归各。

      孔明送走自己的兄长,一方面嘱咐自己今后严防周瑜谋害自己。这警戒之心直要到三气周瑜之后才稍有松懈。

      诸葛瑾辞别孔明,心中侠怏不乐。幸得周瑜有言在先,不会怪罪于他,心内稍安。因此来到帅府进见都督:“瑾见都督。”

      “令弟归降么?”

      “都督,我家兄弟原说不出山的,缘何被刘备请去的呢?原来皇叔到卧龙岗去哭求的。所以我也去哭。”

      周瑜想,你真是个老实人,不知自己的兄弟早有出山之心,乃是时机未到。一旦从事汉室,他岂背改弦易辙,空留骂名?又问道:“那末后来怎样?”

      “后来见了兄弟,问我来意,我说起当年伯夷、叔齐之事。”

      周瑜想,这个比喻倒切中要害,不知孔明如何对答?“令弟有何说法?”

      “我家兄弟说有一计。”

      “有何妙计?”

      “叫我明朝上堂向吴侯辞职,跟他到江夏郡共助刘皇叔,上可汉臣相称,下可弟兄团聚。”

      周瑜又想,孔明实在有道理,自己不背投降,反要将兄长拉过江去。“那你便怎样?”

      “我说好虽好,何奈吴侯待我情深似海,我不愿负心。”

      “那令弟怎样?”

      “我家兄弟说,好虽好,何奈皇叔待他义重如山,他也不愿背主。”

      “那末现在便怎样?”

      “现在讲得妥妥帖帖——各事其主。”

      周瑜本来就对此不抱有很大希望,也不甚介意。只可惜诸葛瑾空跑一趟,反被自己兄弟愚弄一番。

      诸葛瑾见周瑜不作声,不知其意,所以又问道:“都督,我家兄弟不降,都督欲把他怎样?”

      周瑜肚子里转念道:“有什么怎样,不降我就杀。这话不能对你讲,一则怕你胆小吓不起,二则你们到底有手足之情,走漏风声,干系不小。”

      所以,说道:“本督自有主张。”

      “下官告退了。”

      “退就是了。”

      诸葛瑾退出。周瑜对鲁肃再次说道:“本督定要杀孔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书连载:《闲话三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