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第一部分,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1,作为成年人,是什么让你不当众大小便?

  问题2,炎热的夏天,是什么让你不在人面前赤裸身体?

  问题3,假设教室里只有你一个人,是什么让你不偷别人的东西?

  问题4,假设在一个荒岛上,只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什么让你不强奸她?

  问题5,是什么让一个漂亮的女人,宁可做勤杂工赚钱养家,也不去做妓女?

  问题6,是什么让一个中国人,宁可死,也不做汉奸?

  问题7,是什么让一个孩子考试不作弊?

  问题8,是什么让你不当众做爱?

  问题9,古人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高尚的人和卑鄙的人区别在哪?

第二部分,董老师小时候的经历。

1、从小没被爹妈打过,跟爹妈相处的回忆都是快乐的,每次犯错后,爸爸让他坐下说,为什么干这个事,董老师有机会说自己做这件事的理由,如果确实犯错了,爸爸说下次别做了,董老师感到爸爸对自己的尊重,对自尊有很深的体验。

2、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下午5点,从房门走出来,一抬头看见墙根处,一个女同学在尿尿,他立即抬头看天,装作没看见走了过去。心里想,他们是同班同学,如果互相看见了,女同学脸没地搁,为了照顾女同学的面子,故意装作看不见。

3、小学三年级时,美术课上,教室里静悄悄的,一个女生放了一个响屁,全班哄堂大笑,老师说:“谁这么没脸啊!”一个女孩哭了,于是大家都知道是她放的屁了。一个老师怎么能这么做呢?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高中时,一次数学考试,一个同学放了个屁,当时老师什么都没说,过了一会到交卷时间了,老师说:“快交卷吧,这里空气不大好”,大家会心地笑了。这两个老师的做法有着天壤之别,后一个老师保住了孩子的自尊心。

4、高中时有一次语文考试,董老师是班长,同桌是语文课代表,快要交卷时,瞅了一眼同桌的卷子,看到有个填空题,自己写错了,同桌做对了,于是改了答案,可是又感觉不对,越来越闹心,后来还是改成原来错的答案,董老师为什么这样做?

5、董老师儿子初二时开家长会,老师说:“你儿子不答卷子,拿笔在试卷上画×”。回家问儿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儿子说:“老爸这是作弊,考试所有的题目,都提前做了,我不想作弊”。董老师听完解释,没说什么,拍拍儿子的肩膀说:“爸爸理解你”。孩子成为高尚的人重要,还是抄几分重要?如果一个孩子内心没有良知,抄的分数当做荣誉,能培养出高贵的灵魂吗?

6、董老师儿子6岁时,全家去一个高档饭店吃饭,擦手的毛巾是厚毛巾,不是一次性的。吃完饭上车后儿子从兜里掏出方巾,董老师跟他说:“儿子,人家不是一次性的,要回收的”,儿子说:“咋办啊?”“送回去吧”,董老师让他把方巾装兜里,然后装作去洗手间,然后把方巾放进回收篮里。这个方法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7、董老师四年级时,有一个老师很势力,总是表扬领导家的孩子。那个老师在课堂上说:“你别不服,一星期不提问你,你啥也不是”,董老师心里想:“你不提问我,我一定要发奋学习”。有一次打珠算,只有董老师一个人举手,这个老师没办法,只好让董老师到讲台打算盘,结果没做对,老师就当众羞辱董老师,董老师很生气,一甩袖子回到座位,结果把那个老师惹火了,从讲台冲下来,一个耳光扇过来,董老师头一低,他的手扇到炉筒子上了,炉筒子的灰四散开来,班里炸营了,这件事就过去了。这个老师是个不称职的老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董老师对老师打骂学生深恶痛绝,可能就是由这次事件种下的潜意识。

  第三部分,自律与他律。

    自律是自我约束,他律是他人约束。

  1、人是智能生物,如果没有规则约束,什么事都能干,

  2、人是群居的生物,必须有规则,财富怎么分配,食物怎么分配,要按照规则来。

  3、人是规则生物,任何社会群体都会有规则,只有按规则行事,人类才能停止战争,相互合作,才能在自然界活下来。

  4、作为智能生物,个体的人必须遵守群体规则才能加入群体合作,才能活下来。

  5、父母教育孩子,如果孩子不遵守规则咋办?

    一般会有两种思路,一是自律,从小把规则内化,变成个人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成年后他会主动自愿、自发地按规则做事,他会把规则看成自己人身财产的保护神。二是他律,由别人强迫你遵守规则,在当事人看来,规则是限制自己的,自己是被迫的。表面看起来是在遵守规则,实际真正害怕的是站在规则背后的人,通过外在的力量压迫他按规则办事。

    人类历史在层级化社会都是他律,规则是用来约束别人的,制定者,甚至执行者不受规则约束,层级社会的人遵守的不是规则,是害怕规则背后的那个人,让你不得不遵守规则。

  平权社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没有更高的皇帝保护你,人人都是平等的,遵守规则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按规则做事才能得到保护,违背规则一律受到惩罚,在平权社会需要自律,每个人都不能例外,大家按规则做事。

  现代文明社会是平权社会,人叫公民,成为公民的前提条件是自律,人产生自律的前提条件是自尊,如果没有自尊,人断然不会产生自律,只能他律。

    自尊是人内心的法官,时刻审判自己,如果做了违背规则的事情,内疚、悔恨、自责、痛苦会惩罚他,压迫自己受不了。高度自尊的人才能言行一致,如果嘴上说一套,行为另外一套,他会瞧不起自己,感觉到痛苦,他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没有自尊的人,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变成双重人格,嘴上一套,实际做一套,发展成唯利是图、见风使舵、坑蒙拐骗的人。孩子只有产生自尊,才会按人的行为做事,如果没有自尊,会按动物行为,自尊心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有自尊心的人才会向上、向善发展。

  第四部分 虚荣心

  中国人爱面子这个行为,往下可以细分三个层面,第一层是虚荣,通过弄虚作假等方式获得本不该有的荣誉和地位等。虚荣心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一样。有一次,爱因斯坦街头穿着一件旧大衣,一个熟人碰见他,问他:“你为什么穿这个样子?”爱因斯坦说:“这有什么关系吗?认识我的人不在乎我穿什么,不认识我的人怎么看我,有什么关系吗?”这说明爱因斯坦的虚荣心很轻了。第二层是自卑,通过与人比较产生自惭形秽的劣等感。自卑人人都有,因为人无完人。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有详细论述,自卑的正面作用,就是推动人产生变得更好的欲望,努力实现自己的优越感目标,让人产生向上向善的动力。第三层是自尊,由内而外地承认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由此产生自我尊重的感觉。自尊是防止人变坏的内心屏障,有自尊的人不干下三滥的事情。如果君子做了恶劣的事,他会瞧不起自己。自尊是人跟动物的分界线,人通过学习成长,能力越来越强,去掉虚荣,去掉自卑,最后自尊就能展现出来,这是学习成长的必然过程。让孩子成人,首要培养自尊心,孩子有了自尊,才能学会人类的行为,产生自律,最终成为完整独立的人。

  第五部分,如何培养自尊心。

  自尊心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的,小孩子光屁股上街,说明还没有自尊,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才有自尊心。

  1、尊重孩子,孩子通过父母的尊重,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才能产生价值感。对中国人而言,这是陌生的话题。以前是层级社会,下级服从上级,上级命令下级,没有尊重可言。现在社会变了,父母要尊重孩子,中国父母是两极思维,认为尊重就是同意的意思,其实尊重和同意不是一回事,父母尊重孩子,不代表一定同意孩子,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满足,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拒绝,但是父母要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诉求。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可以指出来,但仅仅是针对这件事情,还是要尊重孩子这个人,把孩子当成完全平等的人对待,就是尊重孩子。

    2、信任孩子,信任是推动孩子向上向善发展的力量,无条件地信任孩子,相信孩子会对自己负责,让孩子慢慢产生自尊。

  3、平等地跟孩子沟通和交流,交流不是说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听孩子解释,让孩子把话说完,不做价值评判。

  4、和善的态度,用和善的态度对待孩子,把孩子当成重要的人,孩子也会把自己当成重要的人,慢慢产生自尊。

  5、保全孩子的面子,六岁以下的孩子分不清自尊和面子的区别,自尊是爱面子的一部分,让孩子慢慢去掉虚荣、自卑的成分,最后保留下来的是自尊。

  6、让孩子自己做主,给孩子选择的权力,家长可以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孩子。

  7、教导孩子尊重他人,人与人之间,人本价值是平等的,尊重一切人,是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手段。即便是给乞丐钱物,也要看着他的眼睛,用尊重的语气说话。

  8、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是孩子产生自尊的最大原因,孩子觉得自己是可爱的,是有价值的,进而生发出自尊。

  9、确认优点,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确认。

  10、及时表扬孩子好的表现,无论是学习、舞蹈、体育等各个好的表现,都要及时表扬,让孩子产生自信和自尊。

  第六部分,自尊心的杀手。

  1、父母包办一切,孩子产生无能感,无价值感,伤自尊。

  2、父母轻浮行为,孩子会感到自卑,孩子会以父母为耻。

  3、忽略孩子的存在。父母忽视孩子,他会认为自己不重要,自己不配有好的生活。奥巴马从来没有错过女儿的家长会。跟孩子约定好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万一失约,提前跟孩子说,孩子会认为自己是重要人物。

  4、当众批评孩子,孩子有错误一定要单独谈,私下给出建议。

  5、破坏性地批评,孩子做错事了,把孩子这个人也否定了,这是毁灭性的打击。

  6、随时随地打断孩子说话。

  7、不信任孩子,需要父母管束孩子,需要他律,没有自律,没有自律就没有自尊。

  8、损伤孩子面子,在同学面前说孩子的短处。伤面子就等于伤自尊了。

  9、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这是灾难性的错误。父母的出发点是激励孩子,但是孩子的真实感受是“别人好,我不好,爸妈爱他不爱我”。每个人是独立个体,不能比较。

  10、经常打骂孩子,现代文明社会,父母跟孩子是平等的,没权力打孩子,打骂是培养动物的方式。

  11、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强迫就代表你高贵,他低下,他是你的仆人。父母要跟孩子平等协商,在妥协中找到平衡点,摒弃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

  12、有条件的爱,是对爱的否定,必须达到什么条件才能爱孩子,意味着孩子现在不值得你爱,这是孩子产生自卑和恐惧的根本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