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利恩《桂河大桥》 电影带来的世界3
《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品的战争片,由英国导演大卫·里恩(David Lean,1908.3.25-1991.4.16)执导。影片讲述了二战时期英军被俘官兵被迫为日军建造桂河大桥,之后全力阻止大桥被英国特遣队炸毁的故事。
该片于1957年10月2日在英国上映。并一举获得1958年第3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演等七项大奖。
(一)影片简述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上校尼克尔森和他的属下成为日军的俘虏,被命令修建泰国西部地区的桂河大桥。身为英国绅士的尼克尔森上校,纵然被俘,也维持着一贯理念。因对日军的对待不满,他拒绝执行修桥任务,而被日军首领斋藤关了禁闭。然而,由于其他战俘消极怠工,斋腾只好释放了尼克尔森,并答应了他改善战俘待遇的要求。在尼克尔森的带领下,战俘们用三个月就建成了大桥。然而此时,先前逃出的战俘希尔兹少校找到了英军,并接受了炸毁桂河大桥的任务。
辛苦修建好大桥的尼克尔森上校不愿桥被炸掉,与斋藤一起去检查大桥,日军因发生情况异常而开枪射击,尼克尔森、斋藤、希尔兹等人在混乱之中均饮弹而亡,尼克尔森倒下时正好撞上了炸药的引爆装置,飞驶到桥上的第一辆日军火车与桥一同被炸毁了。
本片虽然是以战俘为主角,却和其它的战俘逃亡或抗争片有所不同,其中虽然也涉及到战斗中胜败双方的对峙,战俘待遇等问题,但是主题并不在此。影片的灵魂人物尼克尔森上校,是个典型的英国军人,具有英国绅士的认真态度,以及“是任务就一定要完成”的执着。实际上,桂河大桥是一座修造精良的木桥,绝非草草完工的临时建筑。这座大桥是尼克尔森指挥手下军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它是几个月汗水的结晶,也是他们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之下的成果。虽然尼克尔森的做法不被人理解,但他认为这是英军荣誉的象征。虽然被俘虏,但是他们仍然向日本人证明着英国军人的素质。
由此可以看出,大卫·里恩,这位英国导演,通过这部战史片所要表达的心迹,虽然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表达。那就是这个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落寞和无奈。1929年开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造成了很大冲击,全球各地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觉醒,英国的殖民帝国地位也开始崩塌,逐步让出世界老大的地位。1931年英国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南非、新西兰等六个白人自治领的政治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英国本身是战胜国,但是战争极大消耗了自身的国力。战后全球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殖民体系大崩溃,在战后30年英国失去了绝大多数殖民地,包括印度在1947年“印巴分治”后的独立。对这些殖民帝国而言,殖民地是其国力的重要支撑,毕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
这就是那个时代整个英国从上到下的国民心态,未必全是消极的一面。尽管昔日帝国的荣光渐渐褪去,依然要保持绅士风度;对于世界发生的变化,始终面带微笑;虽然不再腰缠万贯,也要西装笔挺;就算外面的道路泥泞,出门之前也不忘把皮鞋擦的锃亮。成了战俘,照样要把英国人优秀的制造技术和工程管理水平展与世人。
(二)导演大卫·里恩
大卫·里恩是英国电影的泰斗级人物。他一生的电影创作可分为家庭生活片、文学改编片和史诗片三个阶段。在早期拍了十几部生活片后,他开始转向改编文学作品。里恩先后把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奥利弗·退斯特》搬上银幕,并一举成名,使其升入英国电影具有代表性的巨匠之列。在中国也令狄更斯作品以电影之名《孤星血泪》、《雾都孤儿》为人耳熟能详,反而狄翁原作之名几乎无人记起。犹如《乱世佳人》、《柳暗花明》,国人总是喜欢把外国电影的名字,弄成这样的风格。正当人们期待里恩将狄更斯更多的小说搬上银幕时,他埋头拍了几部反映中产阶级生活的影片,其中《突破声音的障碍》礼赞了英国军人对职责和科学的献身精神,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他以英国军事行动为背景拍摄史诗片的意图。
到了第三阶段,1957年,在斯里兰卡丛林中拍成的《桂河大桥》高居当年卖座片首位,是里恩创作的分水岭。首先,在制作方式上,转入了跨国制作大规模历史巨片的模式。此后,里恩的影片均为好莱坞投资,英美影界跨国合作。说白了,就是用美国人的钱,拍英国人的电影。其实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利用好莱坞的商业模式,来弘扬英国文化,结果肯定是双赢的。
其次,作品的思想内容转向对英国殖民历史的反思和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探索。里恩的眼界超越了狄更斯所代表的英国历史文化,逸出了中产家庭、个人奋斗的小天地。在经历了二战后,大英帝国的衰落,置身于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和美苏两大新帝国崛起的现实中,里恩对历史和政治产生了兴趣。印度、缅甸、阿拉伯、沙皇的俄国和列宁、斯大林的苏联,纷纷进入了他的视野。
这一阶段的大卫·里恩,几乎每隔三、五年才推出一部电影,选材和构思极为慎重,每部都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上乘佳作。继《桂河大桥》之后,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传奇史诗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而且又一次囊括了7项奥斯卡金像奖。其后1965年的《日瓦戈医生》,打破所有票房纪录并赢得5项奥斯卡金像奖。这三部影片无论在商业发行上,还是文化影响力上,都是一个比一个成功,几乎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被称为里恩的史诗三部曲。至此里恩步入了电影事业的顶峰。
此后的里恩,虽有一段沉寂,但十几年后,1984年,沉默了14年之后的他,编导和剪辑了根据爱德华·福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印度之行》,这次又大获成功。他以独具匠心的叙事手法将历史与诗交融,通过殖民地特有的人物同现实关系的铺展和推行,着力揭示出比史实更富于哲学意味的人生意识和执著的造型意识。
1991年,在拍摄《诺斯特罗莫》时,大卫·里恩突然驾鹤西去,留下未完成的作品,成为一大憾事。
大卫·里恩从影四十多年,精雕细琢,只拍摄了16部影片,但获得奥斯卡提名竟达56次之多。其中有两次,即《桂河大桥》和《阿拉伯的劳伦斯》均获当年的最佳影片奖,实为难得。
他给英国和世界电影留下了一笔财富。
(三)现实中的大桥
现实中的桂河大桥位于泰国西部地区,已是泰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正如电影所描述的那样,桂河大桥是日军占领泰国期间,强迫盟军战俘建造的铁路中,连接缅甸及暹逻(泰国旧称)的铁路桥。由于修建这条铁路付出了无数生命的代价,故有“死亡铁路”之称。
当年的战争期间,桂河大桥是盟军经常空袭的目标,炸了又修,修了又炸。时至今日,该桥不但幸存且仍在使用中。每年12月的桂河桥周,均有灯光及音响表演,配合重现区内有关的事迹展示,以志纪念。
桥的南段有日本战争纪念碑,在三公里外,接近火车站的地方就是北碧府战士墓地,此为盟军殉难战士的最大墓地,近7千名军士长眠于此。又是一处悲歌当泣,远望当归之地。
十几年前去泰国旅游,曾到过桂河大桥。导游说这就是那座著名的桂河大桥,我们表示怀疑,因为电影里建造的是木桥,眼前却是一座大铁桥。他说你们真的很了解历史,别的游客没问过这个问题,但这肯定是真的桂河大桥,只是历经战火,木桥早已不复存在,最后建成的是铁桥,保留至今。于是我们纷纷与大桥合影。
(四)桂河大桥进行曲
这部电影还成就了一首乐曲,波基上校进行曲(Colonel Bogey March)。这是英国作曲家肯耐·约翰·奥尔福德(Kenneth John Alford)在1914年创作的铜管乐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作者奥尔福德擅长写作进行曲,所作的进行曲发表时常以弗雷德里克·约瑟夫·里基茨(Frederick Joseph Ricketts)为笔名。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进行曲,唯有本曲最为流行,就是因为电影中多次出现由英军士兵用口哨演奏的此插曲。此曲为影片增色不少,1958年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配乐奖即授予《桂河大桥》。
从此,这首进行曲广为流传,变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桂河大桥进行曲》。应该说,乐曲和电影是相互成就的。
桂河大桥进行曲链接:https://www.kugou.com/song/clzrx44.html#hash=C5C0724F5F94AAE047B8AAFB2B88A496&album_id=7946006
最后,借用一段别人的美文(来源:中国新闻网2013年10月27日)
踏访桂河大桥:历史记住了这座桥
作者张毅荣
记者注意到,博物馆出口处安置的一块大石上写着:“愿你拥有永远幸福的生活”。重回桥上,迷人的景色与游人的欢笑让人感觉像是走出了一段历史,心中不由更加感慨眼前生命的美好。
但历史的伤痛又岂能轻易忘却?今天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桂河大桥,其实是日本战后作为对泰战争赔款一部分而进行修复重建的。原桥早在二战结束前夕作为盟军的重点空袭目标被炸毁,如今桥上多出的两段不甚协调的方形铁架正是重建时留下的印记。
桂河仍在静静流淌,而战争所带来的痛苦,惟有不断勇敢正视与深刻反省,才能真正随着历史留在身后。也惟有如此,人类才能不再重演悲剧,真正拥有幸福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