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9月2日 · 永修艾城,千年县治的兴衰

1945年9月2日,抗战结束,永修县政府迁回艾城镇。

地点:

永修

类别:

行政

艾城镇老街 笔者摄于2022 年 3 月

1945 年 9 月 2 日,国民党永修县政府由燕山迁回县城艾城。

艾城镇,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地处永修县中部、修河两岸,东和涂埠镇、九合乡隔河相望,南与立新乡、云山企业集团红湖分场毗邻,西接江上乡,北倚虬津镇、军山分场、恒丰垦殖场。区域面积 67.1 平方千米,截至 2019 年末,户籍人口 21343人。

南朝宋元嘉二年( 425 年)至 1949 年 9 月前,为县治所企地。1949 年 10 月至 1955 年,属县第二区。1972 年,与永兴公社分开。1984 年 10 月,改称艾城乡。1993 年 1 月,撤乡建镇。截至 2020 年 6 月,艾城镇下辖 2 个社区和 12 个行政村。

资料来源:《永修县志》、百度百科

本系列涵盖九江三区、三市、七县,而频繁出现的只有市区、庐山,下面的县少有露面的机会。今天就找个由头聊聊永修县的历史沿革。

事件本身倒也普通。抗日战争时期,江西仅南昌、九江两个大城市被日军占领,身处其间的永修当然也是沦陷区。即使县城被占领,甚至完全无法在本县立足,国民政府也会在别处设置流亡政府,以指挥游击队活动。光复以后,这些政府当然就会搬回到原来的县治所在。

永修县政府迁回了艾城,而不是如今的县城涂埠镇。这是因为,接近两千年历史的永修县的县治一直在艾城,直到解放后才迁往涂埠镇。

艾城的名称源自古艾国。据记载艾是商代时期的一个古国,位于江西省的西北部,包括现在的修水、铜鼓、武宁、永修、奉新、靖安、安义等地,其中心在修水县。最古老的艾城并不在永修,据《宋史·郡县志》记载:“分宁(今修水县),古艾地也,县西一百二十里,龙岗坪有艾城存焉”。因此古艾城较大可能是现在修水县的渣津镇。商代的时候九江这一片还没有华夏文明,所谓的艾国也就是三苗、百越这些化外之民组成的松散的部落。

西晋扬州地图(局部) 图源:中国历史地图册

西汉初年,此地建海昏县,县治在今吴城镇附近。海昏县不是现在的永修,还包括新建县北部、安义县、武宁县、靖安县、奉新县等地。其后数百年间历史沿革按下不表,总之到了南朝时,其名为建昌,县治在今艾城镇附近。其归属亦有多次变动,宋代以前属南昌,宋元明清属南康(星子),民国屡经调整后属九江。民国三年(1914 年),因与四川的建昌道(今为雅安市及周边)名字冲突,被改为它三国时期的曾经用过的名字——永修。

自建昌县起,一千多年来它的县治一直在艾城。如果简单看地图,如今永修县城的位置更好,修河与潦河交汇,流向鄱阳湖,交通物流更加便捷。然而,城镇的设置更要基于地理环境,不仅应当靠水,还要便于耕种并保障居住安全。以笔者在现场观察,如今永修县县城所在地的地势过高,不利农耕,而修河北岸的涂家埠(涂埠镇)显然是冲积平原,极易被洪水淹没。反观艾城街一带,地势略高,修河在这一段的水流相对平缓。

Google 地形图

农耕水运时代的艾城虽好,却被现代交通改变了。地处九江、南昌之间的永修,是两地交通的必经之路,江西最早的铁路、公路都必然通过这里。然而南浔铁路却在涂家埠的山下渡架桥而过,取的是修河南岸的高地势。南九公路(今 105 国道)经过的是虬津镇旁的张公渡村(见《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1日 · 血战张公渡》),取的是这一段河面窄且两岸略高,方便搭桥、摆渡。

可怜的艾城被夹在中间,两头不靠。笔者在张公渡探访时,有当地老人自豪地声称,当年这个渡口,比县城(艾城)还要繁华。新的交通方式会造就新的城市,也会打垮某些依托传统交通方式的商埠。

给艾城的最后一击是抗日战争。1939 年 3 月,南昌会战沿修河打响,从张公渡到下游的吴城镇都是日军主攻的战场,国军遭受惨重损失,采用焦土抗战进行后撤,沿途破坏道路村镇,日本人也在一路烧杀抢掠,永修的几个老镇几乎被焚毁殆尽,千年古镇艾城更是难逃厄运。

抗战期间的永修损失巨大。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永修县政府于1945 年 9 月 2 日搬回艾城镇,然而,面对着这交通不便且已衰败之至的老城,还有复建的价值么?

艾城镇政府 笔者摄于 2022 年 3 月

1949 年 5 月 22 日,永修解放。9 月,县治迁至涂家埠。其后多年涂家埠屡受洪患,虽兴修水坝,终不胜其扰,严重时县城 70%以上房屋泡在水里。1957 年,县府搬到河南岸(新城),后又搬回。1980 年,县府不得不向省委提出第二次搬迁,在南岸兴建县城。因此,永修新县城的历史很短,城内没有一栋老房子。关于永修县城涂埠镇的故事,以后再详细讲。

最后说艾城。虽然它已失去往日的地位,但这这几十年内因为有昌九高速的出口,316 国道与高速交叉,距离县城和 105 国道也不远,它又成为了一座交通枢纽,每天为了省高速费的大货车川流不息,镇子也颇为热闹。只是,靠着修河边的老街,早就寂寞清冷,如今倒是个钓鱼、观景、休憩的好地方。

艾城老街旁的修河,远方为云居山 笔者摄于 2022 年 3 月

再说一段轶事:海昏县因两晋时期的地址变迁,大部分陆地沉没在鄱阳湖中,此县被废后并入永修,因此永修与海昏是直接继承关系。永修与南昌新建之间多为沼泽湿地,县域变更频繁,50 年代还做过一次划分。海昏侯墓距离县界只有 2 千米左右,下图笔者标记的坐标就是墓葬所在,旁边的红线是县界。

Google 地图

当年划分是稍微偏一点,这座拥有黄金万两的古墓就在永修地界。永修真是亏大了,当然无论是谁的也不能分黄金,但靠着旅游也能赚不少的。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9月2日 · 永修艾城,千年县治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