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少去做一些创作性的工作,工作之外也鲜有从事业余创作的机会。或许在年少时会有一些特长、兴趣、爱好,到后来就慢慢被忙碌的日常事物所挤占掩盖了。
但是要知道,失去这些创造性的活动,并不仅仅只意味着失去一点生活的乐趣,还有更多我们所宝贵的东西。
1、灵感的溜走、才能的退化,对事物敏感度的降低,观察能力的下降。
忙碌平淡的生活中其实我们已把太多的自我掩藏起来。更不可能去思考一些深入内心的东西。
那些缺乏挖掘的东西,可能是无意中的错过的灵感,也可能是一次有价值创造的逃避。这些溜走的灵感今后也很难再找回,错过的创造也再不会出现了。
2、内心渐渐变得的模糊(越不分辨、越不清晰)
每天都在按部就班,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被安排应该要做的,而不是真正想做的。
自己内心想要去做而能做得到的事情越来越少,渐渐地也“想”的越来越少,渐渐地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就越来越模糊了。
3、分析、反省能力的退化
如果长时间缺乏对内心的发觉、缺乏对自我的审视,日复一日中,也许也就渐渐习惯、渐渐麻木了。这样我就无从知道在内心深处究竟还藏着什么东西,还有什么有价值的的东西。
或许是一些深刻的见解,或许是一种雪藏的才华。
所有的能力都是因为锻炼和使用才能得到强化的。刀越磨越利,事越做越熟。
深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需要去经常做深层次的思考,逻辑分析的能力需要需要静下来认真的做逻辑分析。
4、精神得不到修复
创造的价值更多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
而创造过程的收获远远大于我们的付出。这是一个自身价值得到验证的过程。疲倦而忙碌的精神自我修复的过程。
生命中如果缺乏这种过程,我们便会被终日碌碌的奔波和逃避现实的消遣娱乐所包裹。
所以在平时日常工作之外,不妨试着去做一些分外的事情,也就是柴米油盐之外,工作必需之外的事情。一种带有创作色彩的事情。比如写作,比如绘画,这些事能让你主动思考,主动挖掘埋藏在深处的灵感,培养锻炼早已有之却因常常不用而荒废的能力。久而久之,我们的生命或许会出现另外一种观感。
1、能力的增强
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往往只能用到自身能力的一小部分,对自己的创造力。对自己潜力的挖掘都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这是那些专门从事创作型工作的人。
任何能力都是通过不断练习慢慢加强的,而创作的过程能够带动许多深层次能力的锻炼,分析、规划、深度思考、执行力等等。这些都是日常体现不明显,却在人生成长中非常要的能力。
2、创作得到的收获(意外、惊喜)
试着在写作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从来都不是我带着笔,而是笔带着我。提笔前,你可能只有模糊内容的大概方向,
拿起笔的瞬间,你才开始安静而认真的思考,大脑和内心才开始了沟通。拿起笔时才代表了一个行动的开始,知与行之间才开始了良性互动。去寻找一些价值,去分析一些事物。
所以我想,人不会因为深刻而创作,只会因为创作才能变得深刻。通过创作我们会反观内心,挖掘内心更深处的素材,强迫自己把之前一些模糊的概念分明出来,把之前闪过的念头或者灵感丰富出来。
这样经过不断的丰满、升华、搜集、凝聚,一颗小芽最终长成了大树,一粒粒水滴汇聚出了江湖。
文字、音符、图画,不都是因描述而深刻,因表现而深刻的东西吗?他们也正是从一个个单独简单的符号线条最后组成了成熟完整的作品。
而我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加强提升。长期的日积月累,你会发现现在的状态是之前所不敢想象的。
3、知行合一、越用越明
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之学就是由行动而追寻内心,由内心而指导行动的学问。
通过行动而追寻内心是感悟,通过内心而指导行动则是修炼。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在知行合一的系列动作中,良知是越用越明的,越是经常的观照内心,探寻内心,内心的判断就越是明确,内心的指引力就越是强烈。而在行动中,越是探寻内心的判断,则内心判断能力、自主能力就越强;越是能够依循内心判断而行,则自律的能力就越好。
4、为自己搭建一座精神花园
此外,在世俗的日常生活之外保有这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花园,是多么美好的事。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心血培育浇灌,看着它越来月丰富,越来越精致,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马斯洛将人生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而经由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就是自我实现的最佳途径。
不论日常生活多么的枯燥乏味心累失望,只要回到这片精神花园便一切乌云都散去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他(她)有目标、有成果、有创造、有执行、有自信,有自由。
生活中多了一份认真、多了一种希望和期待,而这份认真、希望、期待都源于自我的深处。他更加牢固、更加坚定,更加踏实。
所以,认真的活着时,需要一点点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