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悲秋的诗圣也曾是那个望岳的少年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历史的车轮不断滚滚向前,

有些人和事早已被时光湮没去的了无痕迹,

但也有一些闪亮的姓名经过了千载光阴却始终不曾被磨灭,

相反历久弥新。

盛世大唐有着旷古未闻的璀璨华美,

它浓墨重彩,明媚喧嚣,

盛世不光体现在大唐的经济和国力,还有艺术和文化。

在大唐的时代感召下应运而生的文人辈出,

他们用诗文装点着大唐一片江山锦绣,

使长安花月,诗意纵横。

如今我们隔着千年岁月再回看那些曾经照耀过历史的人,

风华未改,光芒依旧。

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韩愈有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杜甫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被后世尊为诗圣。

元稹评价杜甫:上薄风、骚,下该沈、宋,

言夺苏、李,气吞曹、刘。

白居易评价杜甫的诗:贯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

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深远,在后世极具盛名,

只是这些光芒加身都与他本人无关,

因为这些追捧他根本就无从知晓。

虽然如今的杜甫与李白齐名,

一谓诗仙,一谓诗圣,同为高峰。

但相对于李白当年的名满天下,

杜甫的沉郁一生则显得有些寂寂无闻。

杜甫出生在公元712年,玄宗年间。

少时家境优渥,

如他自己所说:奉儒守官之家,历代未坠素业。

他在为其姑母所写的墓志铭里这样写道:

远自周室,讫于圣代,

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候伯子男。

家境的优渥使少年杜甫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

他曾看过公孙大娘舞剑,听过李龟年唱歌。

壮年远游浪迹于国内的丰草长林间。

年少的时光鲜衣怒马,意气风发,

人生的荒凉与黯淡还都未曾显现。

公元736年,他参加了科举考试,

却以失败告终。

二十四岁的他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失败,

自是郁闷愁苦,

但好在人生还长,他还年轻,

还有足够的热情,

而且相比于杜甫的整个人生风雨如晦,

这样的打击还不算太重。

他去投奔了时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开始了他的“齐赵之游”,

在这期间,他写下了那首我们上学时要背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彼时的他还雄心万丈,

对自己的人生充满光明的期许,

只是他还太年轻,也不曾知晓许多年以后的结局,

原来登临绝顶,都只是奢望。

二十九岁那年,杜甫成亲了。

他的爱情,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和波澜壮阔,

但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细水长流却已足够让人动容。

他们夫妻二人在很多时候都分隔两地,

杜甫也没能给妻子杨氏优渥的生活,

但是无论清贫还是富贵,他们生死相依。

后来,姑姑、父亲、继母相继去世,

杜甫不得不开始独自面对世事艰辛。

鲜衣怒马的岁月,真的结束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杜甫生在奉儒之家,

骨子里有着传统儒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报国理想,

他渴望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但是道阻且长,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公元747年,杜甫参加了玄宗举行的制科考试,

但那场考试的结果竟然是无一人录取,

身居相位的李林甫嫉贤妒能,

给玄宗的理由竟然是野无遗贤。

科举失败,杜甫不得不开始希求显贵引荐提携,

想要完成夙愿,除了投诗干谒,几乎别无他途。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他将妻小安顿在奉先,

而不惑之年的杜甫,旅居长安十年却仍在漂泊。

即使你是旷世之才,

也要生活在一个个琐碎的日子里。

这一年,

杜甫终于迎来了一个芝麻小官:右率府兵曹参军,

主要负责看守兵甲器杖,

管理门禁钥匙。

这样的职位当然不足以实现杜甫的人生理想,

但面对生活的难题,

他不得不低头。

接到任命之后的第一件事,

杜甫暂离长安,回家探望妻小。

然而等待他的竟然是幼子被活活饿死的噩耗………

国奢而民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那些年,他随着流亡的百姓颠沛流离,

眼之所见,皆为惨象。

足之所至,遍地苦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那些苍凉萧瑟在杜甫的心中慢慢酝酿,

岁月熬煎渐成“诗史”。

开元盛世渐行渐远,

繁华盛景已面目全非。

乱世中,肃宗登基称帝。

杜甫带着济世扶君的抱负准备投奔新帝,

路上被叛军抓获,好在他籍籍无名,

只是押送长安,

既没有受逼投降,也没被严加看管。

从长安,到凤翔,

穿过了叛军的层层封锁,

杜甫冒着生命危险得见肃宗,

被授为左拾遗,

官职不高,却有谏议之责。

杜甫想着辅君济世的理想终于不再遥远,

然而现实终究是事与愿违。

因忠言逆耳,被牵连入旧帝新皇的权力之争,

杜甫遭贬,他永远地离开了长安。

后来他辞官入蜀,或安顿,或辗转,

未曾对理想死心,

却再没能走回仕途,

人生百年,一簑烟雨,万里风尘。

杜甫生前,甚至是死后很多年,诗名都很黯淡。

但越是后来,声名愈是显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

被后来的诗人和学者推崇为“千古七律第一”,

“万里悲秋”、“百年多病”、

“繁霜鬓”、“浊酒杯”,

是怎样的沧桑沉郁,

才能写下这样的满纸萧瑟,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世人说,李白不曾老去,杜甫从未年轻。

在我看来李白和杜甫虽诗风不同,

性情各异,但其实骨子里是一样的人,

所以他们虽然相差十一岁,却相逢恨晚一见如故。

他们年轻时同样疏狂不羁,桀骜不驯,

杜甫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李白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同样怀揣着报国理想,

却也同样的壮志难酬。

杜甫早年间也曾是浪漫主义诗人,

只不过被生活磨成了现实。

他们就像异曲同工的两面镜子,

只不过一面照在了天上,

一面照在了人间。

性情相投的人才能彼此照见,

一样的旷世才情,

一样的人生理想,

只不过最后同途而殊归。

李白的一生好似无所挂碍,

随时准备羽化登仙而去,

神仙是不写人间事的,

他是飘渺人间惊鸿客,

他是豪饮江湖楚狂人。

而杜甫,醉里眉攒万国愁,

他永远带着悲凉凄楚的目光站在人群深处,

心牵家国情,忧思黎民苦。

所以他终究要在琐碎的生活里负重前行。

李白就像是一阵风,

飘然恣意,来去无痕,

留给人间无尽传奇。

杜甫则像是一场雨,

沉郁苍凉,雨落有声,

洒向苍生万千悲悯。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其实我还是喜欢李白,

却仍然被杜甫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所感动。

杜甫何以封圣,才德全尽谓为圣。

心怀日月,笔下乾坤。

诗圣千古,实至名归。

浮生若寄,为欢几何。

须臾而过,人生百年。

初入江湖,我们也曾踌躇满志,豪气凌云,

最后也无一不曾接受人生的洗礼,

任生活搓扁揉圆。

几千年的光阴,

拂衣而去疏狂不改的豪客只有李白一人,

而我们终究要像杜甫一样,

在柴米油盐里与生活握手言和。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谢您读到我,

我是伍意心。

欢迎您微XIN搜索公粽号:意心相伴

感恩您的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里悲秋的诗圣也曾是那个望岳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