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守住底线,也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底线是最后的堡垒,也是唯一的退路,可一味地给自己找借口退出,那做任何事便没有了意义,守住底线可以是道德底线,可以是做事、做人底线,也可以是选择、努力的底线。好比三十几岁的人,拿着全家人的血汗钱,连续复读参加高考,今年是他第十二次大考,曾经的他其实被不错的二本录取过,但离自己理想的大学相差甚远,于是甘愿放弃,继续坚持心中理想,他的做法与行为,着实让人佩服,可家人所承受的一切,也随之附带产生。能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确实是不错的人生选择,当然能为此持之以恒付出的人真的很少,毕竟毅力和思想的作祟,本人是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俗话说:“当局者迷,傍观者清”只有身之外的人,才能明白那个坚持了十几年高考的人,真的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吗?难道没有别的原因可寻吗?当一个人反复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时,他觉得做什么都是对的,看不到家人与朋友的付出与辛劳,周濂曾说:“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每当看到这句话时,都会有种醍醐灌顶地感觉,我们可以粗略地理解为,他在为自己人生守住最后的底线,在拼搏抓住青年迈入中年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单纯从个性上来剖析,他其实就是一根筋,学不会放适,也学不会与自己和解,也许就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他前半辈子都花在证明上,然而适当地退步,不乏会有别样的价值存在。

同样,每年的考研也堪如高考,学子对它的期待和厚望,与高考相比却一点儿也不吝啬。大学毕业后,就业还是考研成了学子们一大难题,就业可以提前步入社会,学习经验,挣钱养家,努力过上自己曾经规划中的生活,考研是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处于竞争压力巨大的环境下,但一旦选择了考研就意味着闭关,意味着费心精力准备半年、一年甚至二年的考试,可能在一瞬间付之东流,当然走上考研的道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愿与学校脱离,不愿接受工作,不愿面对复杂生活,不愿与固定场所断层,不愿放弃学生身份。

一位参加两次考研的朋友向我留言。

2019年是毕业季,班上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考研,于是我也懵头懵脑加入了军列,刚开始我很有奋径,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对自己负责,索性向其他人一样,用心规划备考,并为之努力,当第一次考完后,我脑袋里什么也没想,就想马上回家,好好地躺在床上睡一觉,之后查成绩,很庆幸超过了国家线,但分数并不是很高,可人生的戏剧总是丰富多彩,受疫情影响,国家将分数上调了几十分,最终落榜,我拼命地安慰自己,没什么大不了。

2020年我又重回了轨迹,如往常一样,每天凌晨起床,半夜入睡,如愿参加了第二次考研,没想到这次分数,高出很多,我以为录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真是让人胆战心惊,我复试由于过度紧张,结果一塌糊地,考研又一次失败而告终,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我谁也没告诉,而是第一时间抱头痛哭,心口仿佛被什么粘住似的,张不开,也上不来,哽噎地无法呼吸,看着密密麻麻的笔记,一沓沓资料书,我内心十分不甘,但也在不断进行自我否定,难道我真的那么笨吗?一开始我就知道学习与能力是不及他人的,于是别人背二遍,我背四遍,因为我始终相信笨鸟先飞,然而最终的结果把我推入了深渊,那段时间我活的不像人,一边纠结要不要第三次,一边又陷入现实情况中。

之后,我选择了放弃,但它并不是逃避,因为我想通了,两次考研虽然都失败了,可在考研的日子里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形成的自律习惯,是一直伴随着我的,说不定在往后的哪一天,会潜在的为我人生道路造福,努力过了,享受过了,证明过了,经历过了,才是最大的人生财富,有时候不一定要结果与成功,随之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其实才是最可贵的。

以上的独白,是一个真实的例子,相对于参加高考十几次的人来说,考研的朋友最后做出的选择,显然是最明智的决定。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人为了守住底线,单纯地只看到一面,无视旁人与早已伤痕累累的自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骨感面前,我们需要学会与自己和解,适当的放弃,适当地放慢脚下的步伐,用别样的观点来看待所遭遇的一切,日后不定会迎来更佳的风景,拥有更广阔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守住底线,也要学会和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