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闵行的边缘看人生百态

我是一个90后,毕业后来到了闵行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三份工作。而现在,我十分纠结于自己是否还要继续拼搏下去。

有时候想的太多,脚下反而显得沉重了很多。不喜欢这样的状态,于是总一个人去想要去的地方。回到现实,一手生活,一手梦想。可如今梦想好像也会支离破碎。原来没有所谓的稳定,我不知道自己的路线走在了哪里,但是我知道那是我走了很久,终于有了立体,有了对于世界的一个整体的感受。

在20岁的这个时候,我看看周围,生活安然,因为梦想。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所以在这个世界的立足点本身就在不同的时区里跳跃着。有的人和生活做摸爬滚打的斗争,有的人在与虚拟和现实之间做了取舍,更有的人浮浮沉沉一切都安好。

闵行鲜少有外国朋友,不像之前在江宁路,一路上以来会看见抽着烟的外国人。年少的时候总觉得外国朋友会对着你微笑,嘴角露出洁白的牙齿,在江宁路那排整齐的榕树旁或三五个一起穿过人群,或独自漫跑在街头。接近虹桥火车站总能给我一种接近家乡的感觉,两个小时或许就可以驱车赶回家了,那个时候我总能看见虹桥天地这几个字在空中一隅向我招手。我看着这个能够看见回家方向的地方,不由得自己开始有点思考了,自己的长路漫漫,自己的人生起起伏伏,多少都要一个人去承担了。这里的商务购物区时有重建,有的时候还会应邀到重要的客户到这里。顺着商务区到新华联购物中心,街道旁两侧的路灯已经闪烁到成为了耀眼的繁星,在这里我足够的没有找到任何富有设计感的建筑元素。曾经以为在猫屎咖啡泡上一杯咖啡精神足以养成好几个小时,后来发现自己的精神只有在工作时是被激活着的。

我后来认识一个同事,刚见她的时候说自己的梦想是在闵行买一套房子,工作几个月下来,准备去读研。她现在所有的积蓄都被花在了考研究生上了。每次看见她总是阳光明媚,喜欢夸人,而我刚好相反,喜欢一个人闷声不响。往好处了想,是独处,在大学同学称闷葫芦。只是有的时候遇到特别开心的事情也会有种恍惚的感觉,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幸运,有的时候也会犯糊涂,连机构的学生都称我很好'戏弄'。对于'戏弄'这个词外文有愚人节愚弄之意,在现代网络上有个词叫'撩'

让人们深得其义。我清楚自己的学生被落后是什么原因,多多少少都是班级的氛围,换句话说我没有打理好他们。我又常称为“管理好自己。”

可能管理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很多事情都因自己而起,有原因有后果。这让我想到自己的一个晚托学生。每次问他这个问题是什么的时候,他总是用这样的回答应对我--------因为所以,科学道理。

我也很奇怪自己竟没有办法和他正面交流,因为他的思维和言语很多是不符合逻辑的,我正要推翻他时,他咧嘴一笑,用另一句话又将话题圆了回去。后来我和他经常陷入话题重复循环的状态。

闵行附近没有图书馆,也没有像南京东路那般繁华的衣饰店,人们走在这里,有种在城市边缘的感觉。人少车少,偶尔在凌晨听到空中飞机的呼啸。

这呼啸声恰似轰隆雷响,把我从安逸的窗里拉向了现实。又一个秋天,闵行的晨有笛声从对面的窗子传入,有卖早餐的大爷骑着三轮车街边叫卖,后来声音渐渐消失,可能是大爷自己放宽了心态将所有的希望寄予到过往人们不断的拷问当中。

一个人的时候还会害怕,害怕这个害怕那个。情绪纠缠在一起,已经全然没有在凌晨看电影到一点时候的惊喜雀跃。但这都是经历过的,谁说没有这过往呢?自己的情绪也一点就着,慌乱中拖着自己没有褪去的另一个自己。

再看这工作,害怕自己因为长期停歇而没有长进,我焦虑,害怕这个年尽头我看到父母又老了一岁,我焦虑,害怕不知不觉走向了人生的另一境界,我焦虑。如果一步一步这样不回头,会有好的景象呈现吗?我又要被学生笑话了,老师你怎么又发呆?

20多岁,正当奋斗时候,不敢潭理想,明白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保障,同样也心有不甘地挣扎在城市里。

谁说青年不时实物?青年忍得好辛苦,获取报酬知报双亲,知欣赏同事,知忍辱负重,知晓很多,并在身体力行的路上。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站在闵行的边缘看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