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吴令》年轻的县长离奇死亡

《吴令》讲述了一位县长的坠亡事件。

和今天一些官员莫名坠楼、坠河,甚至旅游拍照都会不小心坠落不同,这位县长坠亡完全是因为淘气。

蒲松龄在聊斋里全文照录了吴县官方给出的说法:“于廨中梯檐探雀鷇,失足而堕,折股,寻卒。”

即搬梯子掏办公大楼的鸟窝失足摔断大腿,不幸身亡。

如此死法,算不得工伤,蒲松龄装糊涂,说:“吴令某公,忘其姓字。”

他老人家倒是省事了,而留给考据党的工作量则大大增加了。

吴县如今是苏州的吴中区,历史比苏州还多八百年,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和金圣叹都是吴县人,都是倒霉蛋。

翻民国版《吴县志》,秦统一六国,设立郡县,吴县即有县令,最早记载的县令是郑昌。

好在我们不要考那么多,聊斋异史的时间上限是明洪武,下限是清康熙五十四年。

蒲松龄还提供里一个重要的线索,也就是本文开头说的不幸事件,按志书的说法是:“卒于官”。

和小白领过劳死不同,官员在任职期间死亡是一种光荣,暗示官员也会有加班,也会积劳成疾,也可能鞠躬尽瘁。

因为稀少,所以一旦“卒于官”出现,立刻就会被官方拿来树立典型,大书特书大肆宣扬。

如此一来,尽管吴县县令数量庞大,但考据方向非常明确,今天就不用熬夜写博客了,唯一困扰是扫描件字迹模糊不清,大量时间消耗在猜谜上了。

明卒于官的有:

1号嫌疑人:闻人韺,天顺二年任,三年卒。

2号嫌疑人:杨隆,景泰四年任,五年卒。

清有:

3号嫌疑人:杜学林,康熙五十年三月任,卒于官。

这三个嫌疑人中,闻人韺是正统七年进士,由御史转任县令。

蒲松龄说吴县县令“少年好戏”,也就是喜欢打游戏的少年,也就是不超过19岁吧。

闻人是个复姓,主要分布余姚,出了好几个进士。

正统七年进士,到天顺二年,过去了九年。任闻人韺多天才,也不可能10岁中进士吧。

所以,1号嫌疑人排除。

3号嫌疑人杜学林是安州人,即绵阳安县,举人。最早出现在安徽通志上,康熙十七年就有了他的从政记录。到康熙五十年,已经垂垂老矣,不可能再爬梯子掏鸟窝了。

2号嫌疑人杨隆是眉州人,此外一无所知。在进士录里没有这个名字,所以,杨隆最高学历也就是举人了。

因为手头没有眉州志书,目前只能说杨隆嫌疑最大。

明清苏州城有个独一无二的现象,三县附郭。

也就是说城墙里同时存在着三个县衙。分别是:吴县、长洲县和元和县。

不过,元和县与蒲松龄无关,那是雍正拍的脑袋,把长洲又一分为二的。

俯瞰苏州城,像是枕头面包的横切面。

这片面包再一分三,左边是吴县,中间一条是长洲,右边自然是元和县了。

所以出现几个城隍庙似乎也说得过去。

关于城隍的问题后面再聊,继续探讨吴令的身份。

假设蒲松龄的记忆不那么准确,把长洲县令与吴县令混淆了,则嫌疑人的范围会增加几个。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吴是个外延很大的概念。

比如吴县,又称吴中,而整个苏州又可称为吴门,唐伯虎和文征明、沈周、仇英组成了吴门画派,蒲松龄写过一篇《吴门画工》。

别急,还有,同时,唐伯虎和他的几个小伙伴,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一起被称为吴中四才子。

这里,吴中代指的是整个苏州。

够乱的吧。

所以,吴令也可以视作是苏州城里的某个县令。

苏州城里县令多,蒲同学有些拎不清。

如此,大明官场上又会增加几个好干部。

周伯俊,永乐五年再任,卒于官。

黄本正,宣德七年任,十年卒。

任舜臣,正德七年任,卒于官。

黄本正任职将满,而蒲松龄说吴令“居年余”,然后悲剧发生。所以黄本正排除。

周伯陵是武义人,洪武三十年以人才辟知长洲县,永乐五年是第二次担任长洲令,按前面年龄限制条件,也可以排除。

任舜臣正德六年的进士,正德七年任长洲县令。卒于官。

正德六年出了大明鼎鼎大名的一个状元才子,杨慎。

如今知道这个名字的人不多,他是金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原创。

此人也是个倒霉蛋,被嘉靖发配到云南三十五年,不得与家人团聚。

一般中进士后,进士们会有个实习期,长达几年,而任舜臣运气好,少年天才,十多岁中进士,次年就实任长洲县令,如此,完全符合小鲜肉的人设。

说实话,小鲜肉的政绩不值一提。

明《吴县城隍庙记》有“城隍之神……至宋始为通祀,穷乡下邑有城有隍者,罔不立庙肖像,奔走严事”。意思是城隍庙到宋开始普及,到明,乡镇凡有土城(如望亭)或有濠(如黄埭)的地方,莫不立庙祭祀。

城隍遍地开花,除了庙,苏州甚至有一座城隍山。

凡事都有阴暗面,吴县城隍红了,是非就多,不免有时要背锅和躺枪,比如袁枚在《袁文笺正》里有一篇《檄吴县城隍神文》。

表明看,小鲜肉打击了城隍祭祀的劳民伤财,骨子里,是行政的随意和霸道。

基本上只讲自己的道理,不听别人的意见。

晚明著名的公安三袁之老二袁宏道,也曾担任过吴县令。

他的主要政绩是禁止火葬、扩建学校和修了一个子游祠。

火葬可以让社会底层减少丧葬费用,只不过与袁宏道信仰的儒教不符,就被他给禁止了。

可见劳民伤财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导怎么想的。

小鲜肉打击祭祀,过了一百来年,袁县长反而鼓励祭祀,不过他鼓励的是祭祀他想祭祀的。

子游是孔子最有名的弟子之一。

小鲜肉可没袁宏道那么坚定的信仰,他把城隍给打了,人民群众少了一个活动场所,阻碍消费,归根到底是他自己的死宅属性在作怪。

最后,他只能无聊地去掏办公楼的鸟窝。

摔死啊,活该。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斋志异 吴令》年轻的县长离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