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0穿越百年的孤独

穿越百年的孤独

——《百年孤独》阅读随笔

行言    20211102

目录

  一、两种孤独

  二、“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世世代代无法摆脱的诅咒

  三、“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失败和悲剧的循环

  四、“孤独”的本质内涵

  五、拉美世界的孤独——作品的主题




                                 穿越百年的孤独

一、两种孤独

世上有两种孤独:一种指向狭隘、封闭,走向毁灭;一种指向卓越、豁达,走向涅槃。

涅槃式孤独,往往使一个人的思想认知越来越深,道德修养越来越高,使之洞察世事,睿智过人,往往有“高处不胜寒”“孤独求败”之感。它以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修养为依托,成为某一领域的绝对或相对的权威存在,并且难有对话者,难有对手,只能一骑绝尘地孤独前行。在他的身上,孤独成了一种境界,一种标志,也成为无数后来人心中高山仰止的榜样和奋力追赶并不断超越的对象。他是一面旗帜,也是一座灯塔,指引着无数人前行的方向,在他的领域内,形成积极的作用和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为了能有同行者,享受到同行的趣味,他大胆提携后辈新人,营造良好人才培养环境,甚至有时还视对手为知音,敬重自己的对手。

毁灭式孤独,建立在思想麻木、空虚的基础上,以精神领域的自我封闭而走向最终的自我沉沦与毁灭。这种孤独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有着自身的生存土壤——一是环境因素,一是打击因素。

对于环境因素,比如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岛屿、部落,由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脱轨,造成自身生产力严重落后,文明停滞不前,思想认知处于蒙昧之中,不知天高地阔、海角天涯,不知世间百态、万种风情,因为难以感受到生活的诸般乐趣又想要不断探索摆脱愚昧,但却苦于找不到方向出路而生无可恋,苟延残喘于世间。

对于打击因素,比如连续性无休止地苦难与挫折的打击,使得一个人对前途迷茫,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陷入到完全的绝望之中。这种绝望又会使得这个人对外界所有人也都持一种否定的和排斥的看法,把自己的心灵世界彻底封闭起来,带着一种逃离和躲避,进入到一种将自己孤立于所有的人和事之外的状态,以空虚的浑浑噩噩的方式来封锁自我,在孤独中了此残生;并且,这种方式形成的孤独,还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性的。

显性的,即是让自我的行为与思想状况、精神面貌以最直白最直接的形式,真实地呈现在他人的眼中,不做任何的掩饰,明明白白地向周围人表明自己拒绝同外在的人与事有任何接触,把自己锁闭在一个幽闭的空间之中。

隐性的,即是指自我居于人群之中,生活在阳光下,每天都和其他人一样工作、相处,就如一个正常的人一样,但每当夜深人静时,常常会不由自主的感到空虚与无聊,对生活没有太大太多的兴趣,觉得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值得他留恋的东西。如果说他的思想有色调的话,那基本上是灰色的,并且还在不断的向着黑暗加重;他生命的底色是黑白分明,完全没有一点的彩色、亮色,心中充斥着的是大量消极、负面和悲观的情绪。这种隐性的孤独,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思想麻木,精神极度空虚与无聊,它的危害性无疑是巨大的,因为毫无是非评判概念与毫无原则的附合与从众是它的主要表现形态。小到一个家族一个团体企业,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旦被很多的这样的人所主导,那就只有走向毁灭。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那个死气沉沉的未庄世界就是被这样一个群体的民众充斥并主导,萧红《生死场》中所描绘的战争发生之前没有蜕变的东北乡民,也是这样的一群人。

二、“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世世代代无法摆脱的诅咒

《百年孤独》是一部直接以“孤独”而命名的书,它从很深的层次上探讨了“孤独”的内涵。

我不能说我读得有多深,理解得有多好,即使是肤浅的,但想来也总有值得我在将来某一天重新审视时被启发的语句。正如“诗无达诂”,在文学阅读中任何的阅读到一定程度下都会生发出个人的认知,无论它是肤浅或深刻,也不管它是错误与正确,它首先给予我们自身的是阅读的获得,然后,再通过交流或诉诸文字的表达使这种认知一步步走向更深更准确之处,这才是阅读。所以,我不会因自己的阅读认知浅显而止步不前,实际上,我倒是更希望交流分享,因为,分享认知就是在交流思想,在对话,这对话既平等又温暖。

所以,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对《百年孤独》这部书的一些理解。

我先就“孤独”的本身来说。

我认为这部书里的孤独,就是属于毁灭性的孤独,而且,还兼有着显性与隐性。显性的孤独主要是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代表,隐性的孤独则是指马孔多镇的原居民,那些底层的老百姓。

我们来看看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他是马孔多村和布恩迪亚家族的缔造者,他是一个复杂的人,也是充满了矛盾的个体,他既有着涅槃式的孤独,又有着毁灭式的孤独。

这个可敬的布恩迪亚的身上,有着可贵的敢闯敢拼的开拓与创造精神,有着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战斗精神。他带领人们远离家乡寻找梦想中的幸福家园,创建了马孔多村,这都是明证。在他所处的范围中,他超卓地存在着:他告诉大家如何播种,如何教养孩子,如何饲养家畜;他知道应该在那铺设街道、建筑房舍;知道应该怎样合理划分土地;他仅靠观象仪的探测就证实了“地球是圆的”这种理论。他成为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孤独者,这种孤独是良性的涅槃式孤独。但很可惜,主导在他心中的涅槃式孤独在后期被毁灭式孤独所取代。最初,这种毁灭式的孤独,是以潜意识的形式出现的,正是在这种潜意识的引领下,他带领人们创建了与世隔绝的马孔多村,并欣然定居,马孔多村在它建成后的数年内都一直是处于封闭的自得世界之中,远离文明社会,几乎不与外界相通。他受这种孤独思想的主导并选择了这种幽闭的环境,而这一幽闭环境又进一步的加剧了孤独思想的蔓延,造成更大范围马孔多居民的孤独封闭,更加促使了马孔多远离现代文明,没有现代化作业工具、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落后而保守。当这种落后与保守的社会文明一旦碰上先进与开放的现代文明并被其冲击,甚至这种冲击有可能会演变为入侵之时,便会败得一踏涂地。这对于天生勇于追求进步富于创造力的布恩迪亚来说,显然是不能够接受的,于是因为不满足这种落后的生活现状,他才要带领一些村民寻找一条能与这隐没在广阔沼泽地与世隔绝的马孔多相连通的外界通道,而这外界通道又连接着一个能使生活走向更加便捷与幸福的现代文明,这是他身上那涅槃式孤独赋予他的思想,他曾经向妻子乌苏娜唠叨:“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象蠢驴一样过日子”。然而,他们披荆斩棘、艰难万分地找了两三个多星期最终失败,接着,他又决定把马孔多迁到更合适的地方去,但因为妻子的阻止而失败,在恼怒和绝望中他把自己孤独地封闭到他的实验中,直到有一天,他彻底失陷在他的实验发明中而精神失常变得疯癫。精神意识领域内的对现代文明的不懈追求,使得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的这位缔造者在一次次失败打击的绝望中孤独地走向了毁灭!

但马孔多还是在一步步地发展着,它就像一个人一样,也要走过属于它的生死历程,这历程包括生根、发芽、壮大、兴盛、衰败、死亡。但它又毕竟不同于人,因为这一切它都必须由人来完成,它需要借助更多的人来这里,需要借助这里的人更多地繁衍生息才能达到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经济繁荣,从而发展到鼎盛,之后才会由盛而衰。

所以,马孔多镇在与外界连通后,随着它的繁荣,也吸引了更多的外人入驻,而这其中的殖民主义者,则利用他手中的枪炮、权力,剥夺了原本的主人的生存权利。这些殖民者在为马孔多带来更多更大的财富和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在向马孔多攫取更多的利益,他们成为了马孔多的奴役者,于是,马孔多有了奴役者和被奴役者相交织的压迫与反抗,有了无休止又不可调和的斗争,在战争与伤害等的众多因素下,马孔多最终在破败不堪中走向了消亡。

所有一切的源头,我认为这里的封闭环境是一个主因。它影响了原先开创并居住的居民,而居民中那潜在的孤独,又加剧了这种封闭。“落后就要挨打”,这个教训,在我们东方的中国晚清时代就曾被证实过,后来也吸取了这个教训,一代又一代英勇不屈、坚韧顽强的中国人在枪林弹雨中在血与火的洗礼下创建了崭新的中国,一代又一代勇于开拓、奋发有为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激情澎湃地投身于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之上,大力发展政治与经济,壮大军事实力,繁荣文化事业,以豁达开放、仁厚包容的胸襟吐纳四方,面向世界,不再闭关锁国,不再独守一隅,终于走向强大。

而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清末的中国,同样适用于这里,这个封闭的马孔多,封闭的拉美世界!这一片原本安静祥和、自由幸福的土地!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可以追求和平安定与宁静自由的幸福生活,可以选择那些与世无争的独处之地,但,却绝不能让思想停滞不前,让文明不与时俱进,让生产力变得低下。这是绝对不能的,也不行的。我们应该不断的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使生产力始终处于一种高水平,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有繁华的经济与文化,有自保之力,才能免于有朝一日被入侵的危险,才能使自己的文明不被毁灭。

布恩迪亚在追求现代文明失败之后,彻底的陷入绝望,彻底的封闭了自我,最后走向了疯癫,成为了毁灭式孤独,他悲惨的结局正是这种毁灭式孤独的典型后果。而由于家庭环境与地域环境的影响,他的这种孤独潜意识的也遗传给了他的后代子孙,包括他的小儿子奥雷良诺上校。实际上,这个家族中,更多的男子,男性成员,都是处于一种孤独状态,都也没有摆脱这样的一种命运。

孤独就是这个百年家族世世代代无法摆脱的一种诅咒,是这个家族代代都无法摆脱出去的“五指山”!

三、“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失败和悲剧的循环

以下则从“孤独”的内涵来说。

越读的深入就会越能体会到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这不是一个人的孤独,是这个家族许多人的孤独,而且还是在数代子孙中都好像是被遗传下来的那样,每一代都难以摆脱。

仔细地分解之后,将每个患有孤独症的布恩迪亚家族成员单独拎出来看,就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种孤独所带来的严重伤害,应该说“危害”才最恰当。我这里以奥雷连诺上校为例来进行一下阐发。

奥雷连诺上校一生中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他有着睿智的洞见和敏锐的感知力,他能在马孔多所有老居民的儿子几乎都卷入阿里吕奥·诺格拉医生的恐怖主义刺杀阴谋之时果断退出,他能大胆到带领二十一人拿着菜刀和利器出其不意地袭击警备队,夺取枪支捍卫正义,在广场上枪决上尉和打死女人的那四个士兵。可以说,他的大半生都充满着传奇色彩,但是,他仍然也没有走出孤独的魔咒,病榻中的孤独沉思,让他最终清晰地发现了他这数十年来进行的战争的目的和本质——“我是由于骄傲才参加战斗”“为了某些事情进行战斗,而那些事情对任何人都没有任何意义”。虽然奥雷连诺上校也曾有过伟大的理想——“把中美洲所有联邦主义者的力量联合起来,推翻整个大陆——从阿拉斯加到巴塔 戈尼亚(注:阿根廷地名)——的保守派政府”,但这一切都最终还是化为了虚无,一方面是他深刻又透彻地认识到这场战争的毫无意义,认识到自己发动战争的原因竟然仅仅是出于“骄傲”,这使他变得完全否定自我,否定一切,另一方面,这种否定又促使他彻底走向孤独,陷入到制作—销毁—再制作—再销毁—再制作小金鱼的无限循环之中,不问世事,了却残生。

所以,奥雷连诺的孤独既是源于他自身对事物认识的狭隘性和迷茫性,也是源于他自己所坦白的“由于骄傲才参加战斗”的无知与盲目。一旦他清楚地认识到自我的愚昧,认识到他所谓的投入了几十年的战争是“对任何人都没有任何意义”时,他就彻底地在狭隘中走入孤独封闭,在对自我那“自私”的痛恨中又从孤独走向毁灭,陷入到他的虚无循环之中,躲到了自我设定的虚无世界里直到死亡。

奥雷连诺上校失败的悲剧,就是布恩迪亚家族世世代代男男女女命运悲剧的缩影或者代表。他的孤独的特征具有典型性,这种典型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否定自我,或者是在对生活绝望中否定自我,或者是在忏悔中否定自我,或者是在失败的沉重打击下否定自我等等不一而足;二是循环,周而复始的循环,但这种循环无疑是闭合的,更是虚无的,这种虚无主要是精神上的无限空虚,为了排除或是消化这难挨的精神煎熬,只有通过专注在某一事情上,让其反反复复不断地重复。奥雷连诺制作小金鱼的循环,阿玛兰塔的用缠着黑色绷带的手不断缝了拆拆了缝殓衣的循环,丽贝卡在丈夫霍·阿卡迪奥被枪杀后穿上藐视整个世界的“甲胄”在每一个孤独的白天与黑夜中的寂寞循环,甚至还有乱伦的循环,这些都是孤独所带来的悲剧。所以,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的归结——这个家族的不幸悲剧都来自于毁灭式孤独。

所以,孤独不但是布恩迪亚家族的一种世世代代无法摆脱的诅咒,也是一种周而复始的毫无意义的循环,这种循环是以封闭的运行路径存在的,导致僵化思想与虚无意识愈演愈强,从而使孤独也愈来愈重,最终难脱失败和悲剧的覆辙。

四、“孤独”的本质内涵

那么,这就需要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认真地去思考去挖掘造成这种毁灭式孤独巨大危害性的本质所在,可能,透过这个本质,我们也许还会看到作者所赋予在这部伟大作品之中的那些隐藏的思想。

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其实是来自对这个家族乱伦恋情循环的思考。我主要是对奥雷连诺·霍塞与阿玛兰塔的姑侄恋、阿卡迪奥的恋母情、奥雷连诺·布恩蒂亚与阿玛兰塔·乌苏娜的姨甥恋进行了思考。为什么这个家族会一再地出现这样不健康的恋情呢?我在一一梳理了与他们相关的情节并加以比较分析后得到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个家族“孤独”本质的思考。

奥雷连诺·霍塞与阿玛兰塔是清楚他们之间的姑侄关系的,然而,一方面奥雷连诺·霍塞自小就深种在心灵间的对这位姑姑的严重依赖性和和自身存在的畸形恋母情结,一方面阿玛兰塔在良心谴责的忏悔下形成的孤独使她在空虚中不由自主的将情感寄托给了侄儿,当这些结合在一起时,就变成了俩人间的不健康恋情,不过最终还是在阿玛兰塔的警醒下果断结束了。可以说是孤独和狭隘惹的祸。

阿卡迪奥的恋母情是建立在他不知到自己身世不知道自己的生身之母的基础上,但是,皮拉·苔列娜知道这是她的孩子,所以,给他送来了一个妻子。这是典型的家族隔膜造就的。由于乌苏娜不承认皮拉·苔列娜做自己的儿媳,所以就把这个孩子和他的亲生母亲生生分离,并且,还残忍地向孩子隐瞒了身世,造成了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伟大最温暖的母爱的缺失,同时由于父亲的怠于教育和交流,再加上当时的各种不良事件等大背景下的环境影响,使得这个孩子幼小时就被种下了孤僻敏感自大又自卑等的性情,这其实也是孤独的折磨所给予的这个叫做阿卡迪奥的孩子的“恩赐”,这个“恩赐”的最讽刺的证明就是,阿卡迪奥一朝掌权马孔多,就成为了马孔多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暴君”!

相比之下,奥雷连诺·布恩蒂亚与阿玛兰塔·乌苏娜的姨甥恋更是让每一个读者记忆深刻,因为他们的爱情结晶竟是一个被大自然惩罚了的作品——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儿子,并且这个婴儿出生不久就被成群的蚂蚁吃掉。阿玛兰塔·乌苏娜的亲姐姐是可怜的梅梅,当梅梅的儿子奥雷连诺·布恩蒂亚被从遥远的修道院送到梅梅的母亲菲兰达的面前时,这位最要面子的菲兰达向所有人说这个孩子是捡来的,向所有人隐瞒了孩子的身世,以致于大家都以为奥雷连诺·布恩蒂亚是被收养的孩子,因此,奥雷连诺·布恩蒂亚不知阿玛兰塔·乌苏娜是他的小姨,阿玛兰塔·乌苏娜也不知奥雷连诺·布恩蒂亚是她的亲外甥,而两人年龄相差也不大,一旦坠入爱情就很自然的走到了一起。那么究其原因,还是上一辈的孤独造成的隔膜影响到了下一代,使下一代成了孤独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奥雷连诺·布恩蒂亚自身的孤独特质和性情也更是助长了这种孤独的反噬。

最终,我从这些相似的乱伦恋情中找到了我所认为的“孤独”的成因与危害。

这个家族中各个成员之间有着疏于亲情的感情鸿沟,他们之间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相互隔离,这种隔离主要的是心灵与精神的隔膜,缺乏沟通,缺乏交流,缺乏支持,也因而难以形成真正的信任与理解;当一个人出现精神上的迷茫与空虚时,又难以得到亲人的温暖体贴和倾力帮助,只能一个人在空虚无助中越陷越深,最终走向孤独,然后在孤独中走进精神的绝望,思想越来越狭隘、保守与僵化,直至跳进自己为自己铺设的一方空洞虚幻的世界中再也无法自拔。这就是这个家族孤独的成因。也正是由于孤独,造成了他们的悲剧命运,并且,正因为这种孤独造就了成员之间的隔膜、冷漠与陌生,还使得这个家族很多情况下都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就如一盘散沙,不能够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团结对敌,所以,在家族遭受外敌入侵时, 走向失败。

再一个,这种孤独又是会传染的。马孔多是一个幽闭隔绝的空间,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强大的感染力,在它的蔓延下,孤独又慢慢地突破布恩迪亚家族渗透进整个马孔多镇的原有居民之中,使这些老居民的思想意识也都受到严重的影响,思想保守僵化、麻木腐朽、狭隘落后,于是,在群体的孤独中,马孔多的世界里,众多的民众也迷失在毁灭式的孤独之中,走向死亡,走向毁灭,即使有抗争也终归于失败。

五、拉美世界的孤独——作品的主题

如果我们在深入地挖掘了布恩迪亚家族与马孔多镇的孤独内涵,就戛然而止的话,那是很可惜的,因为这就好比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只差最后一步就能揭晓作者所给予的“孤独”的真相了。

这最后的一步是要我们走出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但又不能断了这根线,而是要紧紧捏着这根线,回到作者的身上去,注意联系作者的身世背景和时代,从小说虚构的世界中回到我们的现实世界里来,只不过,是作者的时代和作者所处的世界即拉美世界。

一旦我们将布恩迪亚家族和作者眼中的拉丁美洲广大人民连在一起,将马孔多镇和整个拉美世界连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竟然有着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

马孔多镇是与世隔绝的,被沼泽所包围,更远处是山岭和大海,直到被乌苏娜找到出去的通道之前,它一直都是封闭的,远离了现代文明,即使和外界有了联通之后,那里的人们还是处于一种严重的保守与自得状态,很多人安于现状,只愿生生世世“猫”在这里享受安定而不愿闯荡。这个马孔多的历史情况与拉丁美洲是多么地相似啊,一样的蒙昧保守,一样的狭隘自大,一样的与世隔绝。从世界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来说,拉美这片大陆开发最晚,也是与现代文明世界接触最晚的;然后,这里的平静生活也像马孔多一样,又正如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一样,遭受到了外来势力外来民族的摧残,只能在屈辱中接受这不公正的命运。因为西方的那些个丧失天良的罪恶强盗,用他们在现代文明中制造出的坚船利炮破开马孔多原本自由宁静的大门,劈开中国晚清腐败的国门,奴役着这些落后地方的人民,将这里当作他们的殖民地,当作他们攫取财富的聚宝盆摇钱树,疯狂掠夺黄金白银珍珠宝石,疯狂开采矿物资源,疯狂压迫剥削这里的劳苦大众;现实中,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拉美这片散发着原始古老气息的土地也不可避免地如马孔多镇一样遭受到外族的入侵与掠夺,更可悲的是被残酷屠杀,被文化征服,被文明毁灭,于是平静被彻底破坏,幸福从此一去不复返!从此,这里陷入了反抗殖民主义压迫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斗争之中,拉美人民走上了一条孤独的民族独立战争的征程。

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看到,《百年孤独》采用了象征性的手法,“通过布恩迪亚家族辐射到整个马孔多镇的‘孤独’来象征拉美世界众多国家的孤独,在象征中深刻揭示了拉美地区的落后、封闭、狭隘,从而再对拉美自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无数次斗争中的教训加以总结,从中挖掘出取得胜利的方法,以此,通过文学的手段,来为拉美世界的广大民众指明前进的方向——摆脱孤独,走出封闭,拉美人民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去反帝反殖,赢得国家独立战争的胜利”。(引自百度)

最终得出这样的认知——“《百年孤独》中‘孤独’的内涵就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与抗议,也由此表达出作者基于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的认知而生发的坚定自信,也表现了作者对近代百年以来拉美世界人民在遭受殖民主义者的入侵、掠夺中为赢得民族独立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的充分肯定”。(引自百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2-20穿越百年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