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究竟和贫血是不是一样的?

“你是血虚体质”

“血虚?啊,是的是的,我是有点贫血没错”

这句话是我在临床诊断上,很常听到病人的回复,把血虚和贫血搞混在一起了,这两者可是不一样的!

两者有什么不同?

    我们常去体检查出来的贫血,是需要有实验室检查的依据才可以给出的诊断。也就是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值(Hb)。如果成年男性Hb < 120 g/L,成年女性Hb < 110 g/L,就可以诊断贫血。但是贫血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不同疾病都有可能导致的一种临床结果。而中医所说的血虚指的是身体的阴血不足,可能是因为久病消耗、过度劳累,或脾胃运化下降,导致血的生化缺乏,导致人体的脏腑、筋肉及经脉不能得到滋养,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血虚是很多疾病的常见证型之一,通常还会伴随不同程度的气阴亏虚。

伴随的不同症状

    西医所说的贫血,其主要表现有头晕、无力、心慌及食欲不振等。如果出现了中到重度贫血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胸闷、胸痛或甚至出现昏厥的现象。眼睑下方色白、指甲及嘴唇苍白都是临床可以辅助是否存在贫血可能的指标。而中医的血虚则更多的表现在面色萎黄、乏力、头晕、心悸、不寐多梦等症状,另外还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脱屑、头发干枯、大便干结,女性月经量少或月经延期的情况。而血虚往往是气阴亏虚发展到后期会出现的情况,因此往往在血虚的基础上还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气虚及阴虚。

临床治疗的方向

既然两者是如此的不同,那么在治疗的方向也肯定大不相同,不可以混为一谈。

    西医的贫血需要找出根本原因,根据其症状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甚至是骨髓的活检,才可以明确疾病的根本源头。随后的治疗则可以透过常规的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补充来提高血红蛋白量,同时也有可能需要有抗溶血、手术及化疗的可能,而贫血的治疗疗效则就是根据体内的血红蛋白来定义。

    中医对于血虚的治疗则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舌脉变化,可能存在心血虚、肝血虚的情况,并且根据患者体内气阴两者的平衡来制定出治疗方案。临床常使用归脾汤、当归芍药散、八珍汤等缓补阴血的方式来治疗,同时辅佐养阴益气的药材来起到气行则血行的效果,因为气血在根本上是同源的。

    所以简单来说中医所说的血虚其实是属于比较大的范畴,其中还包含了西医所说的贫血。但是西医的贫血可不完全就等于血虚哦,两者的立足点其实不同,所以大家需要明确。再也不要把中医说的血虚和贫血混为一谈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血虚究竟和贫血是不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