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从小事着手,着眼于大事

在看这本书之前,看到豆友的评论称《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是中国特供版本,都用中国举例,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讲的不深不透。

专门百度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蒂莫西,他是一位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作家。这本《斯坦福极简经济学2》是他写的《斯坦福经济学》的姊妹篇,不过有所不同的是,这本书中却用到了中国的案例。

这让我和豆友产生了同样的想法,一个美国经济学家用中国的案例来举例论证,真的行得通吗?有句话说:未知全貌,不予评价。但还有一句话说,不要对一个人带有主观偏见。

为了能够解开我心中的疑惑,我决定跟大家一起到书里找寻答案。


01 观察身边的小事,处处都谈经济

刘润曾经在他的课程里面举过一个例子:如果你今晚要去看一场音乐会,正出门的时候你发现你的钱包丢了,这时候你还去看音乐会吗?

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是钱包丢了,他们大概率还是会去听音乐会,毕竟不听浪费了。

那如果不是你的钱包丢了,而是你的音乐会无聊透顶了,你还会坚持看下去吗?

小气和大方的商业逻辑—是对商品的价值判断。原因在于,他们并不是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等值的钱财

如何去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消费者从不愿花钱的账户转化到愿意花钱的账户上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沉默成本也叫做协和效应。他是说工作前期投入的成本越大,后期的投入就会越多(也是我们常见的误区)

涉及到短期和长期之间的权衡。作者说了一句非常有趣的话,收益在未来成本发生在现在。现在所付出的成本就是我们的沉没成本。

02如何利用宏观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

对于讲述经济学家如何利用“看不见的手”?提出了自利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当被适当引导的时候,就能为社会带来好处。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触发的是经济的某种本质,除了供需两种力量,还有价值交换在经济中的呈现。对于上面所说的循环流向图,其实就是一种价值交换在各个场景下的应用,而如何进行的,以及我们从哪个视角去观察它们的流动,以及有哪些规则,这些都构成了经济在市场中的变化与发展。

供需力量中,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一直发挥作用的。我们其实是在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指引下,不自觉地产生一些消费行为,同时,又因为我们的搜索,不自觉地向市场提供这些信息。任何公司都以逐利为目标,努力创造收益,以确保自己的收益大于成本的。

所以,我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好处。自利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这本书讲的经济学并不是一味告诉你如何去做的学科,而是一种思维技巧,要的是体会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从小事着手,着眼于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