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从13:30到21:30的会。
李善友教授的开年大会直播里,「老板」找到了“同频”的词「击穿」。
(这一刻真的觉得,喜欢都显得是太肤浅,同频才是刻在骨子里的喜欢,从在会议中出现的几十次的频率来说,简直是“相见恨晚”)。
我也很喜欢这个词。
更喜欢它是个“动词”。
不管是什么事情,哪怕是任何一件小事,能做到「击穿」,那就是很了不起和出乎意外的力量。
这个词是很好,产生的影响也很大——重新梳理了我们的商业架构,还更改了原来“项目”制定的标准和定位;以及这场8小时的会议……
世界上,「好」的东西有很多;但是不是都要呢?
讲真,有这么肥的想法,也没有这么肥的“肚子”承载。
这时候,脑子里浮现的是一年级的故事,猴子掰玉米。在行进的路上,你不知道能遇到什么,看到这个觉得不错,想要;看到另外一个,觉得更好,要这个;再往前走,遇到了另外更好的……
这个“调整”,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确定了。你“糊涂”,你的“用户”更糊涂。
你到底是干啥子的么?
个人想沉淀和维护老客户,也需要稳定的时间周期进行沉淀。
何况你还想做“品牌”。
朝令夕改,是大忌。
如果说,没有想好怎么做,现在也只是在一个“摸索”和找方向的阶段。那么久跟团队沟通清楚,大家也知道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心里有谱,在种种的“失败”当中,也就不会“气馁”、甚至怀疑了。
积极思考的人,一旦发现组织的环境和平台,不能带给他成长,甚至会觉得“消耗”的话,就不跟你“玩在一起”了。
而留下的人,思想里都是“得过且过”的人。
不管你愿不愿意,公司的组织和事情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哪怕你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想要坚持,现在跟随的团队也已经不“合适”了。
再重新“组织”一个新的团队,你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培训成本,磨合成本…重新打造。
市场的时间留给你的,够不够这么做,还真是个未知数。
所以,世界上最短的路,唯有「真诚」了!
真诚的说你的处境。
真诚的说你的想法。
真诚的跟大家沟通公司当然规划。
真诚的公布信息。
最后一条很重要!你既然要的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创业伙伴,信息就不能“藏着”“掖着”,还理所当然的认为同频过了,他应该懂的要求。
这是赶走合作伙伴,最快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