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丨山茗
金莎的约会又告吹了。
近日,金莎在节目《女儿们的恋爱》突然喊话要和相亲对象耿斯汉终止约会登上热搜,原因疑似因为耿斯汉前女友爆料他劈腿一事。
对此,金莎发文回应:“看破不说破。”
然而,有的人对此并不够理解,觉得她年龄大了,还要挑。
之前观众都说盛况好,金莎没选他,弹幕里就有些网友吐槽——“活该她单身”、“男的都不嫌她40她还挑”、“都40了还幻想完美对象”……
任由外界声音嘈杂,似乎金莎至始至终难以放下那颗不将就的心,坚守着内心对爱的执着:
谈一场自己喜欢的,可以结婚的恋爱;
嫁给一个她欣赏崇拜,品格高尚、懂得尊重她的人;
他不只是陪伴,而是灵魂的伴侣;
向往郭襄那样的爱情,可以为了心爱的人奋不顾身地跳下悬崖;
彼此可以互相扶持共同前进像“战友”,也要有那种浪漫,怦然心动的惊喜……
她对爱情的定位清晰明了,并且不轻易动摇。
当人人都说盛况好,但她对他没有爱的感觉,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他。
她表示:“对他有感觉”是前提,如果连心动都没有,不如单着。
她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人,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别人的尊重。
“自由的单身永远比错误的恋爱快乐许多”,这些年,金莎身体力行的信念从未改变。
像金莎这样的大龄女孩,单身多少会受到一些非议,父母和朋友也为她着急,但金莎不为这些推翻自己内心的信念。
之前导演组问她:“大家都说,女生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应该务实一点,就不要幻想太多,你怎么看?”
她说:
“务实一点,就是放弃自己喜好的一切以及对男性的一些偏好,去做一个实际的选择,也许不是我不愿意推翻,是我做不到。因为降低了,就等于否认我过去对爱情执着的一切,就推翻了自己。”
金莎的坚守可能冒犯了某些人的价值观,很多人说她过于执着自己的择偶观。
但我想说,她执着的或许不是某个标准,而是她真实的自我。
只是金莎坚持自我的功课,体现在了择偶这件事上。
在稍纵即逝的生命星空里,能活出真实的自我,不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吗?
随波逐流是人的“本我”,只有战胜了充满各种欲望的本我,才能成为现实理想的自我。
人成为了自我,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就是理想中的“超我”。
坚持自我的人,就像星空里独立而清醒的明月,生命中的阴晴圆缺他们都有自知之明。我们无须吐槽评判,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坚持,就是对他们释放的最大善意。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似乎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
纵然父母咄咄逼人地催婚,我们还是坚持要找到那个喜欢的人;
明明端着一份别人眼中的“金饭碗”,我们偏偏决定放弃、另起炉灶;
别人都一窝蜂地站在某个立场凑热闹,我们毫不迟疑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呈现真实的自我或许会和外界的期待产生冲突,但如果将真实的自我过多压抑到潜意识,那么躲在“乌云”中的自己取悦了别人,却把黑暗留给了自己。
勇敢地坚持自我,阳光和希望才能照进内心。
你的选择决定了人生的剧本,也许一个坚持自我的选择就能把剧情改成你想象的模样。
“我如果当初不坚持自我,可能现在的我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陪燕子聊天,她言语中总能流露出为自己当年勇敢选择和坚持的那份骄傲。
燕子刚毕业就被父母安排在镇上的机关工作,燕子本想按照父母制定的“人生计划”行走——生——
拿着两三千块钱的工资老实工作,到了年龄就在当地找个男人结婚,然后安逸地过完一辈子。
可不到三年,燕子发现自己的思维和价值观和身边人相差甚远,谈得来的朋友没几个,更别说遇到适合的男人,而且她对人生价值的诉求远不止做个打酱油的小文员。
她又拾起大学时代的律师梦,不顾父母亲友的反对,坚决边工作边考研,最终考上理想学校的法学院。
“这个过程有太多的挣扎,需要足够的勇气。从小乖乖女的我,活在父母和他人的目光下压抑太久了,在小镇工作的那几年,仿佛自己就是被笼子困住的小鸟,失去了自己飞翔的天空……”
燕子回忆道,“当时如果再听从父母旁人的意见,干着不喜欢的工作,跟不喜欢的男人结婚,我这一生就完了!”
如今的燕子,是上海鼎鼎有名的律师,混得珠光宝气,身边的老公和她恩爱和谐。
燕子当初没有取悦父母,取悦别人,而只是取悦自己,所以才活出了更好的自己。
坚持自我的人也许要面临太多歧视、偏见等交织而成的异样目光,在那些不理解他们的人看来——
他们不合群,是另类,是奇葩。
但其实,他们不过是一群敢于坚持自我的人,他们内心都耸立了一座灯塔,指引着他们冲破外界“枪林弹雨”的黑暗,活出真实的自己。
他们都是敢为自己负责的勇士,我们该给他们让路,给予他们理解和尊重。
忠于自我,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人生有很多选项,比如婚姻,你可以选择年龄到了匆匆嫁人,我也可以选择宁缺毋滥继续等待,这无关对错,只是每个人的爱情观、价值观不同使然。
过多地评论他人的选择,或者随波逐流放弃自己内心的坚守,是对他人的不够尊重,对自己的不够负责。
诗人说:“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每个生命从诞生之始,就注定了有着别具一格的风景。
别人如何渡过生命长河我们无权干预,我们如何绘制人生别人也无从替代。
心理学家Bowen为我们指出一条释放自我、活出自我的路——“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是指在与人相处时能够保持一个清晰的自我感,能够处理好“我”的位置,面对外界压力时也能够坚持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去迎合他人的期望。
具备了“自我分化”的能力,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丢掉自己。
如何提升“自我分化”的能力呢?
一方面,不加评判地觉察自我。
就是说,当外界的期待和内心想法产生冲突时,你有意识地去觉察每个时刻的身心体验。
比如,别人的一些看法和你的不一样,或者让你很不舒服,你去捕捉这些感受和情绪,包括你试图去压抑它们的感受,并且不要去评价它们“是好是坏”,你只需要去关注它们“是什么”。
想牢固地记住它们,还可以拿笔记录下来,不做任何评论,当作观察自我的材料。
当你客观地阅读这些信息的时候,你就会体察到自己为什么会受别人的看法影响,看见自己逐渐放弃真实想法的心理过程,从而找回内心隐秘、真实的自我。
另一方面,和社会关系建立边界。
当别人的声音吞没了你真实的想法,也许正是你和他人的边界过于模糊。
你和别人是不同的个体,你有自由去决定和选择,不论别人如何强势告诉你:“这样做不行”、“那样做有问题”,你都要聆听内心真实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即便你看到别人的观点和行事风格和自己不一样,你也无须紧张和焦虑,你就是最与众不同的自己,完全可以活出独具风格的自我。
建立边界的过程,可能会和别人发生冲突和不愉快, 但这却是你坚持自我最重要的一步。
写在最后:
电影《阿甘正传》有个情节:
他开始跑,别人无视他。
他继续跑,别人议论他。
他第四次横越美国,新闻开始报道他,人们开始追随他、标榜他。
他越坚持,越强大,别人都从他身上看到了光和希望。
这就是坚持自我的力量。
我们或许不想成为谁,也不能成为谁,但是我们可以成为自己。
正如罗杰斯所说:
“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愿我们都能释放自我,活出自我,也尊重每一个坚持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