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之第一章部分
认同感
P17页:我有点夸大其词,之所以如此,只是想说明,发展稳固的认同感已经成为现代人心理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主题。……如果20世纪初,弗洛伊德的患者能折射初他那个时代的精神,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都市人也似乎仍然相当清楚地指导自己是谁。他们来到诊所,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认同感与隐秘的愿望、动机、恐惧及自责之间存在的冲突与矛盾。而现代患者求诊时往往需治疗师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谁。
关于现代人认同感确实的问题,南希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如果我成长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陌生人走马灯似地变换,居无定所,无法亲近权威人士,而其他人总是以非人性化的方式对我的衣着、饮食、思想、情感及职业指手划脚,且互相矛盾,那么,理解‘我是谁’以及‘我在这个混乱状况中处于什么位置’就现得极其重要。“
记得前两年,徐凯文发过一篇文章提到了学生的”空心病“,在那边文章里,认为学生的生活中只有学习,而到了大学后学习不再是一个目标,他们的人生意义仿佛被抽空了。在我看来,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如此复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曾经的父辈多少还有一些前人的生活模板可以参考,而如今随着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几乎每天都要学习一些新的内容。技术的快速更迭、社会规则的不断调整,让人很难形成一种稳定的感觉。
不管是对自身的还是对社会形态或道德层面的,一旦形成了一个稳定感或者锚定感,我们就容易找到自身的位置,发展出内在的认同感。
人们需要在主观体验上感到被理解、被映照、被接纳、被认可。……在缺乏适度支持的环境中,人们经常需要借助治疗师的帮助来体验并说出自己是谁,相信什么,感受如何,以及想要什么。
认同感是自我感的一部分,有了稳定的认同感,似乎更容易发展出强大、协调的自我感,而反之亦会促进认同感的发展。
在技术上,为来访者提供适当的心理空间,让来访者有机会去探索内在的困惑,监视所看到和体验的各种各样甚至矛盾的信息,最终从这些矛盾的信息中选择或创造出自己的认同,或许是认同感在治疗中一个可能的发展过程。从埃里克森的发展8阶段而言,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是青少年阶段的主要任务,然而随着信息的爆炸,面对不同的领域,大部分可能都仿佛处于青少年阶段,因此同一性的发展任务益发现得困难。
自尊心
普通人往往对自己都有一个大致的评估,这个评估的高低往往代表着自我尊重的水平。从发展的角度,自尊常常是在社会比较中形成的,我们通过和他人的比较评估自身的能力水平,他人成为自我评估的参照系。低自尊和高自尊,有个较大的区别是,尽管自尊形成于社会比较,但是高自尊的人相信自己是有价值和有能力的而且是基于现实基础的,而低自尊往往看不见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哪怕已经是”别人家的孩子“依然如此。
人类都拒绝改变自己的核心信念,因为如果我们甘愿收外界影响而改变自己深层的态度,那就很可能受制于他人的思想控制技术。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自尊属于内在的一种核心信念,而这种改变注定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当深刻的体会到这点时,你就会对一些父母的教育语言,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不是早和你说过了吗?怎么还是这个样子。“
南希对于如何提高来访的自尊给出了两个建议:
- 让来访者看到治疗师是一个有瑕疵的人
- 让来访者能够真实的袒露自身的缺点,治疗师展露接纳的态度
关于第一个建议,是一种治疗师的示范,当来访者体验到治疗师作为一个有瑕疵的人依然可以相信自己的价值时,来访者可能会形成对自己相似的评价。
第二个技术,或者可以称之为”正常化“技术,在没有暴露自身内在隐秘的想法的时候,比如”想要掐死自己的孩子“、”诅咒自己的父母“,很多人会认为自己非常的邪恶,然而人性之中确实蕴含了这样的部分,我们的脑中也常常会有一些非常邪恶的想法,但是作为仅仅是想法的并不能判定我们就是邪恶的。另一方面,即便在事实层面人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但是否忽视了其他方面可能的优势?当来访者更能全面的评估的时候,自尊水平往往也会相应提高。
认识并处理情绪
最近开始逐渐淡化而在20世纪中期相当盛行的一种误解就是,认为情绪健康者是”随心所欲的“。……我之所以举这些牵强附会的例子,是为了将他们与精神分析治疗的实际目标相对照,后者确实与情绪有很大关系,但与情绪总是应该自由自发地表达出来的观点毫无联系。
EQ类似于经典精神分析传统意义上的”情感成熟度“;也就是说,治疗师力图使患者了解他们自己的感受,并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感受,最后要使患者能自如地运用利己利人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
如果某人生气,从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重要的不是立即发泄愤怒,而是注意自己产生了这种情绪,并寻求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合理地利用这些能量。
从南希的文字,可以清晰的感知到,认识和处理情绪并不是只是将情绪发泄出来,更重要的是理解并运用这一情绪能量。
关于情绪的利用,是要了解不同情绪之下,人的优势是不一样的。例如,悲伤的时候,人往往更加冷静,这时候进行决策往往考虑更加全面;气愤的时候,人的行动力会增强,暴动前往往会煽动人的仇恨情绪,因为这会增加人的行动力,同时削弱思维的能力。
去年的奇葩说,有个词叫”情绪自由“,第一感觉好像是自由自在的发泄自己的情绪,但实际上自由的背后都是存在责任的,在我看来”情绪自由“有两个层面的,一是南希在书中给出的空间上的自由,比如在咨询室里面吐槽或者网络树洞、热线都是不错的情绪自由空间;另一个层面是能够清晰的感知到自身的情绪,并根据当下的情绪安排自己,比如气愤的时候安排运动或体力活动;悲伤的时候安排作计划写文案。更厉害的是,为了一件事,调整自己到合适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不是像丢垃圾一样,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丢给别人处理,自己全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