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玩具」与「要玩具」

image

提到“轮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佛教意义上的轮回,也就是“前世今生”。但“前世今生”的是否真的存在,暂且按下不表。

其实,回到我们每个人的当下现实生活中,“轮回”是存在的——我们这一生的每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就是在不断地“轮回”。

当然,这里提到的“轮回”,在心理学上叫做“强迫性重复”,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

轮回,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有意或无意状态下,自己追求的结果。

01

最早,人们是从孩子身上观察到了这个现象,他们经常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扔出去,然后再哭闹着把玩具要回来,如此往复。

在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心理学家发现: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把玩具当成了母亲的替代品,由于母亲时不时会离开孩子,而孩子并不能完全掌控妈妈的离开给自己带来的不安全感。所以,他们扔掉玩具又要回玩具的行为,其实是希望获得主导妈妈离开给自己带来的不安全感。

反观我们成年人,也存在类似的行为。比如,在恋爱关系中,与其害怕被对方甩,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首先甩掉对方;在商业关系中,与其担心对方会不诚信,不如首先选择不信任对方……

其实,这背后的潜在价值观假设主要有两点:

  • 通过不断体验“不安全感”和“担心”,可能会让我们对其耐受度提高;
  • 希望通过前一次的体验,能给下一次的体验带来新的可能性,从而获得新的掌控感。

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去经历各种“不安全感”、“担心”甚至是“痛苦”的过程。

02

然而,很多人正是对于“不安全感”、“担心”这类的“痛苦”的感觉太过敏感,导致了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总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重复着同样的“轮回”。

很多人会因此得出结论:我们的人生,就是在不断重复同样的事情。但如果顺着这个逻辑推演下去,也同样会得出更加深刻的结论:

“轮回”不仅仅只包含“痛苦”这类的消极情感,任何一种积极的情感也都会被重复——如果你获得了富足,你就会重复富足;如果你感受到踏实,你就会重复踏实;如果你学会了信任,你就会重复信任……

从更高的维度来看,几乎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都具备这样的属性:

过分固守自己已有的经验。

我们人类更是这样,神经科学研究表明:神经回路每按照同一种方式运行一次,“刻痕”就会加深一次。我们人类太容易活在自己追求的“重复”里。

然而,“经历痛苦”也为“化解痛苦”带来可能。

正如诗人鲁米所说的那样:

伤口就是光照进内心的地方。

03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原本总以为我们命运总是受到诸如“天时、地利”这类外在力量决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命运的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做的选择。

既然是自己做的选择,那也就是说:

我们这一生,就是活生生的自己给“百年之后的自己”写自传。

人从生来就有一种特性,相比快乐的事情,痛苦更能让自己铭记于心。尤其是,当这种痛苦产生于一个人最早的记忆当中。

而这种记忆就会演变为一个人的“生命的隐喻”,伴随着这个隐喻直到终老,大多数人生命的最后阶段都追悔莫急,后悔自己没有看破这个隐喻,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隐喻,最终生命只能在隐喻中不断打转,却没有改变的能力,也丧失了改变的机会。

问题是,在这本自传还没有彻底完成之前,是否有方法能够提前看清并修改这本自传?

04

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给出过一个方法:

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你的人生,你会希望别人如何评价你?

一个人不能突破自己的轮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仅仅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干瘪的文字目标”,而不是“生动的图景”,也就是那些图像式的爱、恨和憧憬——你憧憬什么样的生活?不是那种文字性的小说,而是一部栩栩如生的电影,你作为绝对的主角。

最关键的是,当你勾勒出这样一部电影,你身处其中,精细地觉知自己的身、念和心的变化,以中正的、不带评判的态度,如是、如实地观察自己,你的感觉是否对吗?

一旦你能够身心一致地沉浸其中,那么你就很可能会突破以往的轮回,重新改写你的自传。也正是这个时候,你就不再重复自己从前的人生脚本,而成了你自己命运的主人。

回看诗人鲁米说的那句话:

伤口就是光照进内心的地方。

著名歌手莱昂纳德·科恩在《颂歌》中也曾对其做过一次升华: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祝吉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扔玩具」与「要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