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故事:韩信能忍“胯下之辱”的成本核算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译文】:在淮阴有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着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审视了他一下,便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很胆小。

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01 韩信内心的计较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韩信这一忍,随着他功成名就、荣归故里,注定彪炳史册,为人称道。

苏东坡《留侯论》里曾经写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但是,我觉得吧,在作出决定的那一刻,韩信肯定就一个简单想法:不值!

你看他在受到挑战那一刻,不是慌张,也没有吓破胆,而是“孰视之,俯出袴下,匍匐。”这一连串的动作里,就有了自己的计较:迎战,杀了一个屠户,不算好汉,还得为他偿命;不应战,一时被人耻笑,但是留得青山在,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这是什么?这就是成本核算。

“君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你的人生能创造多大的价值?你的当下所做之事是否值得你费心费力的去打拼?你做出的选择、取舍,都在暗暗的问着你一个问题:值不值?

韩信,自追随刘邦,由萧何力荐,被拜为大将军后,帮助刘邦定下“举兵东向,三秦可夺”的天下大计,与项羽正式发动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其功不亚于诸葛亮为刘备献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

在楚汉之争中,韩信用兵如神,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可以说,刘邦建立汉朝,一半多的江山都是韩信打下的。

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作为军事理论家,他还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被后世奉为“兵仙”、“战神”。

这样伟大的韩信,能建立这样丰功伟绩、名流史册的韩信,如果在与屠夫对峙之时,奋起杀之,那他的命也就和屠夫对等了,整个人生戛然而止,并且就是一个市井无赖的价值。

他这样做值不值?如果他真的不忍,那就没有了后面的一切,刘邦能否夺得天下,建立汉室,还未为可知。不用多讲,我们都知道:不值!表面上的“一命换一命”不吃亏,可是命跟命的价值就是这样有天壤之别。

我们知道他不值,当时起哄嘲笑韩信的人并不知道,那个屠夫更不知道,可是韩信自己应该知道。至少,他知道自己心中未与人说的远大志向,他知道自己的佩剑将来要斩的,绝不是屠夫一流的小人物。

所以,当遇到挑衅的时候,该不该让,要不要忍,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值不值得?把身家性命交代在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上?就像韩信这样。不用跟自己纠结,不用跟不懂你的人解释,全看你给自己“定价几何”。

韩信将来要做盖世英雄的人物,性命宝贵到无法用钱币衡量,岂肯逞匹夫之勇,将这么宝贵的性命交给这个蝼蚁一样的人?

这就是韩信自己心中的计较和衡量。

这笔人命买卖不划算。

传统文化中,一直把“忍辱负重”作为成大事者必备的优良品格,倍加推崇。为什么呢?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只有你把眼睛锁定大的方向,大的事业,大的格局,才会培养出能够忍辱的大胸怀。

有了这样的胸怀,早晚能成大事。比如,卧薪尝胆的勾践,忍受宫刑成就伟业的司马迁,被处以膑刑和黥刑的孙膑。

02 “幸福让”的考量

除了“值不值得”的人生价值的考虑,还有一种“愿不愿意”的幸福感的选择。

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百家讲坛主讲人赵玉平老师曾经提出一个“公羊博弈”理论。

两只羊,独木桥上相遇,如果互不相让,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哪只羊应该让?

如果一只羊得了绝症,命将不久,另一只羊刚中大奖,羊生开挂。不用问,刚中大奖的那只羊让。

从我们刚刚分析的价值的考量上来说,如果同时坠入深渊,那么得了大奖的那只羊会“更亏”。事件本身上的价值是一样的,但是双方失去的东西不一样。

从另外一个角度,不管值不值得,这只得大奖的羊更幸福,就应该它让。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也一定会是这样更幸福的一方做出让步。

这就是“幸福让”——谁幸福谁让。

生活状态比较理想,怀揣幸福感的人,相对戾气更小,对社会对周围的人怨恨更少,他们更愿意率先原谅对方,更容易拿出大度的姿态,做出“幸福让”。

相比较而言,工作家庭处处不顺利的人,心里的怨气就会相对而言更大一些,日常怼天怼地,在和人对峙的过程中,更容易成为暴怒的一方,更容易做出极端反应。(当然,也有个人修养高的,不管贫富都保持谦和态度的,不在此列)

碰上这样的人,谁要求他让他都不会让,跟他起争执的你不行,好多时候警*察也不行。有的为了出一口气,甚至动刀子杀人的都有。

所以,就得更幸福的你,来先让一步。

所以,当有人在争执中让了你,也许不是你以为的胆怯或者理亏,而只是因为他比你幸福。

03 “幸福让”的三大特征

赵玉平老师结合“公羊博弈”理论,总结出“幸福让”的三大特征:

第一,幸福感降低斗争性。

第二,为小事爱争吵的人,生活质量低。

第三,展示艰辛,别人才能给你让路。

必须有一方做出让步的时候,你觉得你幸福的话,你就让。

你经常跟人因为小事顶牛,钻进牛角尖里不出来,非得分出黑白对错来,可能你生活的不是很幸福。

你很幸福,但是遇到了非得拿下的事情,一定要对方让给你,那就学会示弱,学会“哭穷”,让对方在心理上觉得比你强,那他才会心甘情愿地给你让。

我在工作中居然也遇到过类似被忽悠的场面,比如评优。

某一年,按照业绩以及群众打票,我都应该是优。但是,一个大我一岁的姐姐找到领导,要求给她优。因为如果她得了这个优,退休前她就能再晋一级。

领导表示这个就有点为难,她就立马转身找到我。

这次她不说晋级的事了,为什么呢?因为她本身岗位虽然清闲无比,级别却已经比我高了。于是,她说自己的家庭。她有两个孩子,第一个有先天性疾病,她为了照顾老大,才生的老二,家庭负担很重。

这跟评优晋级的标准一点也扯不上关系,但是就是管用。我不知道,一个评优名额,一次晋级,能不能帮她脱离“水深火热”的苦海,但她居然连大女儿的隐私都拿出来了,我没办法拒绝,也懒得争执。

今天回头看,原来道理在这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史记》故事:韩信能忍“胯下之辱”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