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零余者的呐喊

最近在老师的大力推荐下,我阅读了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鉴于知人论世的原则,在读书前,我会自行查阅作者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品主题等,这次读《沉沦》也是一样。

我查完后,不禁对这位大家改观不少。郁达夫本人早年留日十年,他对日本女人有种不同的情感,他对日本女子的迷恋,在其作品中深有体现,书中日本女人的相貌被大大美化,《沉沦》是与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

这部《沉沦》小说集确有作者的亲身经历,书中直白地描写性的场景,我一开始是不能接受的,听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席话,我才发觉原来自己是这么无知,大作家莫言在《丰乳肥臀》中是直白地描写性,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余华也是,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

了解了作者描写性场景背后的意图,实际上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不是单纯为了满足读者的欲望,这与那些低俗小说可不同。那么,我也不再拒绝这部作品,我花了近一周的时间阅读文本,期间,遇到不懂的,我会主动在网上查找资料,有了辅助资料,我倒是看得顺利,不拘泥于表面的性描写,而是更加深入地探寻作者的意图。现在,我完成《沉沦》的文本阅读,想着跟大家做个阅读报告。

郁达夫在作品的自序中提到,小说集分为三篇小说,分别是《沉沦》、《南迁》和《银灰色的死》,其中两篇不难看出悲剧色彩跃然纸上。无一例外,书中的男主人公都是早年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他们身上都有共同点,即故事开头苦恋日本女人,爱而不得,显得十分猥琐、变态,期间沉迷于沉沦的快感,不能洁身自好,只得苦苦折磨自己,结局都是被日本女人伤了心,死的死,伤的伤,把悲剧矛头指向他们落后的祖国。

作者笔下的这些“浪漫故事”都是短、平、快,往往还没有正式开场,就挂下了帷幕。

《沉沦》中的男主人公梦想着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无果,竟自暴自弃,他是诗人,是知识分子,由于性苦闷迫使他到妓院求爱情,他自认为这样的举动把他变为一个最下等的人,既然爱情无果,不如以死结束这场悲剧。他是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绝望跳海的,至死,他都在埋怨他的落后祖国。

《南迁》中的男主人公伊人被日本妇女玩弄。他的身体本来很强健的,后来他受不了日本女人的诱惑,一步一步沉沦在她的温柔乡,他的脑病一天天严重起来。直到W君的出现,他才恍然大悟,发觉自己被耍了,这就是作品开头南迁的原因,他到房州的一家教会疗养院静养,在那里又遇到了女学生0君,他认为0君是来拯救他的,因此苦苦追求,但结果不尽人意,最后他受不了这样的折磨,竟生病去世了。

《银灰色的死》中的男主人公也是命运多舛,妻子早逝,落魄的他当掉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亡妻的金刚石戒指,都换了钱到酒馆喝酒,他常去静儿的小酒馆喝酒,静儿倒也听他说心里话,但后来静儿母亲给她寻了一门亲事,他得知静子有了男人,“就同伤弓的野兽一般,匆匆地走了。”由于他酗酒的坏习惯,把自己喝死了。

郁达夫笔下的男主人公都有一个特点,都被日本女人折磨得不成样子了,死亡时的形象是20多岁,貌瘦色枯黄。该作品还有一个亮点,重点突出个人主体意识,即通过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获得自身的认同感,强调以自己为中心。该作品塑造了一群游离于主流价值体系的“零余者”,他们大多是五四时期迷茫彷徨的知识分子,因世道不公,或以种种变态行为加以反抗,但最终逃脱不了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曾有网友评论道,“男怕郁达夫,女怕张爱玲。”我想其中原因应该跟郁达夫作品的特点有很大关系,他擅长描写男性隐腻的心理,敢于跟封建礼教叫板,大胆描写男性“性”苦闷,我们读者得明白这些描写是必要的,都是为了服务人物,服务主题。

从这部小说集中,我们了解到五四时期,中国留学生的苦闷与迷茫,该作品创造了“零余者”的形象,他们在五四时期的呼喊不被世人听见,现在,郁达夫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研究解读,“零余者”的形象造就了《沉沦》的文本张力。

如今,你问我《沉沦》是一部怎样的小说集,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它是一部具有研究价值的作品,值得一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四零余者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