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无他,唯美而已。

1.


高三下学期,我买了一本《庄子》,引起同学们的一阵侧目与惊讶。


那个时候,读书是一件被老师高度神圣化和实用化的事情。《庄子》这样的书在我们的印象中虽然属于老师口中的古代圣贤经典,却肯定只有那些身穿长袍,一脸学究气而且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古董才会去读。而且,这件事于高考几乎毫无帮助,还不如看几本青年文摘尚有写作素材可以积累。


所以,我那时候多少显得有些异类。现在想起来,庄子在他那个时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异类吧——谁会在自己的妻子死后毫无悲痛之心展现,反而敲着盆碗唱歌?谁会在很可能食不果腹、面黄肌瘦的情况下拒接楚相的职位,而只为了想龟一样在山川泥潭中摆尾畅游呢?


我现在已经记不起买《庄子》的原因了,但是我毫不后悔在高考的那个夏天打开了它。那是我世界观和人生观受到的第二次重大冲击——第一次是看到《山海经》,那时候我一度以为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或者某个时间段存在着或者存在过书中描述的那个异兽遍地、光怪陆离的世界,无比的心向往之。



那个夏天,在炎热的午自习时缓缓翻开《庄子》的我多像一只好奇而又弱小的小鹿,小步却有坚定地挪向前方幽深神秘的树林,却不知在树林的深处早以伺服着一只强大的猛兽。



不出所料,我被击倒了,我被俘虏了,沉迷于它奇幻瑰丽、天马行空的浪漫与收放自如、纵横捭阖的力量。





2.



·读《庄子》,体会超然物外的洒脱



现代人困扰的根源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对健康与美貌的过度追求。当然,对两者的追求本就是无可厚非的。正如蒙田在《论相貌》中表达的:


我们还没有什么比美貌更威风的。在人际交往中它占第一位。它先声夺人,给人印象威严美妙,迷得我们判断也随之左右。


我们对美貌的要求逐渐苛刻。在这个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发朋友圈的照片离不开P图,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颜控,在许多问题上"三观跟着五官走"。


对于那些相貌不出众甚至于丑陋的人来说,在这个越来越重视"第一眼"观感的世界难道只能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吗?



《庄子》里有这样的例子:


有一个跛脚、驼背、缺唇的人去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很喜欢他;而看到形体完整的人,就觉得脖颈太细长了。有一个颈上长着像瓮大的瘤子的人去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很喜欢他;而看到形体完整的人,就觉得脖颈太细长了。


“德有所长而行走所忘,人不忘起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庄子·德充符》里塑造了很多形体极端丑陋或残缺但道德完满的人,通过这种显著的对此提示我们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德性的纯良。正如培根所说的:


德行犹如宝石,镶嵌在素净处最佳。


人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复杂而多维度的生物,对么矛盾的对立都可能存在于一颗内心。就像蒙田所说:


……线条并不十分端正的面庞可以有正直忠诚的神气,相反,我有时在美丽的眉目间却看出令人害怕的狡诈而且危险的本性。有使人产生好感的相貌存在。在众多得胜的敌人当中,你可能立即选出这一位而不是那一位陌生人以交付自己的性命;而你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一定只考虑了对方的美和丑。


以《庄子》的观点,天地为熔炉,而造化为铁匠,人生其中无论怎样变化都不足以困扰自身。而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天命的运行,它们日夜循环更替在人们的眼前,而人的智力并不能测度其由来。所以这些变化不能扰乱和顺的本性,不能侵入纯真的心灵。




所以这就有了对生死的观念:大自然赋予我形体,是要让我生时勤劳,老时安逸,死后休息。所以把我的生看成美事的,也必须把我的死同样看成美事。




总结起来一句话:安时处顺,拥抱不确定感。




·读《庄子》:感受汪洋恣肆的论辩:



《庄子》许多内容都在驳斥儒家的仁义之说,认为后者损害了人最珍贵的与生俱来的天性与真情,可以归位反道德论的范畴。放在今天,庄子是妥妥的反危险社会分子,传播歪理邪说的头号魔头。


然而,《庄子》的语言极富有气势与感染力,论证透彻,兼具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与勘破人世真理的淡然。


《庄子·胠箧》论述的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理论。这个观点似乎有悖我们的认知,圣人以仁义教化世人,为什么还会成为大盗兴起的原因。原因是仁义道德虽然能引善人,却也能被恶人利用来做恶,而天下的恶人总是多于善人,所以仁义之说与圣人之道应该被弃绝。


恶人如何利用仁义之说作恶,《庄子》借助盗跖之口阐述这个问题:


盗跖的门徒问:“强盗也有道可言吗?”盗跖回答道:“做什么事情没有道呢?推测屋里的财物,就是英明;带头闯入,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就是仗义;决策可否动手,就是智慧;分财合理,就是仁义。不具备这五条,而能成为大盗的,天下不会有这种人。”


我们可以看到,仁义之说一旦成为一套标准的道德话语,就会被各式各样的人利用,用以解释他们的各种恶行,被“大盗”所用危害更大。


古代的田成子杀齐国君主而窃取齐国而成为君主,他所窃取的仅仅是齐国吗,更有齐国的圣制之法。而无论是小国还是大国都不敢指责和讨伐他,这不正是他通过窃取齐国和圣制之法来守护他的盗贼之身吗?



这解释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现象。因此说"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简而言之,就像篇首"胠箧"的"开箱"之义,圣人之道放在"潘多拉魔盒"中,而盒子绝不能被打开。


正如著名的西方哲学家尼采的思想经过篡改和扭曲后被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所运用,尼采也有了西方思想史上“”头号危险人物”的称号。然而危险的不是思想或者思想家本人,而是生活中形形色色、无孔不入的"大盗"。




3.



我现在上了大学,需要看的书多了,也杂了,还有各种微信公众号推文与各种新闻消息充斥着生活,《庄子》也就被冷落了,搁置了。但是我知道它就在那个架子上静静躺着,它就在那。



“想触碰,却又收回手”,我知道只要我把它拿过来打开就能再次进入那个世界。但是我害怕那个世界会因为我这样充满着欲望和杂念和人会打扰那个世界的美好,或者感受到那个世界在今天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中只是一抹白驹过隙的美好。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

世间上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


已经初识社会的我不想打开它,害怕自己会意识到这样的美其实并不存在人间。



心中的猛虎终想突破樊笼,咆哮四方,而历经千帆后,我们也许只想要细嗅《庄子》这朵蔷薇花,感受它身上散发的鹏鸟振翅南飞所激荡起的六月海洋潮湿温暖的水汽。



熊逸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庄子》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心灵鸡汤,是人生输家的心灵港湾。


在这个挫败与困惑常存,毒鸡汤成为大众日常生活“饮食”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年代,我们可以试着换一碗《庄子》的心灵鸡汤。它纯正无毒、咸淡适宜且风味悠长。


图片来源:pixabay.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庄子》,无他,唯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