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80后”、“温室里长大的孩子”、当年“祖国的花朵”,回想自己童年的时候,反而需要非常努力地寻觅,才能找到一些幸福的感觉。我可以回想起暑假时候在书房打地铺的凉爽夜晚、停电时楼下乘凉的的人们、以及玩红白机的种种成就感,但那些最深刻的记忆,都很难称得上愉快。
小时候在家里,已经不记得因为什么原因,会被父亲从隔壁邻居家里拽回来打屁股,我甚至还在被打屁股的时候高喊“这样教育孩子不对”;上学以后,跟父亲在家里相处的不长时间里,常因为一些在我看来的小事被训斥,母亲的陪伴让我收获了不少的安全感,母亲的无微不至也让我习惯了处处被照顾的感觉。
这周,我的女儿顺利进入了小学一年级,我也在这之前读完了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的《天生非此》(Not In Your Genes)。
家庭对我们每个人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当下自己的家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家庭的同时受着家庭的影响。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也在重新反观自己与父母行为的关系:
★言谈举止、购物偏好这类具有个人特点的方面,与父亲相像。
★跟孩子一起不会互动,妈妈让我跟孩子玩,我却不知道该怎么玩。想来跟父母从小基本不在家陪我玩有关。继续追溯,再往上一代的亲人在我父母童年时,也基本没有陪他们玩。
★小时候父亲回家一发脾气,我和妈妈就会谨小慎微地想自己做的什么事导致他的情绪,总是去尽量避免冲突的爆发。到现在,我都会尽量地去避免生活中工作中爆发的冲突,有时候为了避免冲突会选择拖延、逃跑等消极的举动,反而让冲突变大……
“原生家庭”这两年在众多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原生家庭”,我们虽然成年,但身上带有各自“原生”的差别,而这些差别都会受到我们自己的父母行为的影响,这其实已经足以证明英文书名“Not in Your Genes”了。
现代科学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人类对生物学遗传的研究成果,已经证实了我们的身体、相貌以及多种疾病都是来自于基因的遗传。随着遗传学的发展,渐渐开始渗入了其它领域的研究,比如很多研究都关注困惑人类的一些心理疾病与基因的关系。
有些研究开始声称,孩子成人后许多方面与父母相像,是因为基因遗传的结果,这的确解决了不少人的困惑,毕竟我们身上的基因是来自于我们的父母。然而这种解释却完全忽略了后天养育方式对孩子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影响,作者奥利弗·詹姆斯通过多年的研究告诉我们:
我们与父母相像的原因无外乎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我们对父母的身份认同。
言传与身教传递的主要方式有“父母的虐待或关爱”、“我很好,而你不是”的思维方式,和“受害者思维”
“父母的虐待或关爱”——抑郁的父母让孩子变得抑郁消沉,父母的关爱也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心。而且所有父母都会在无意中对子女进行或多或少的虐待,且大多数人或许完全没有意识到。有时候不让孩子吃饭或关小屋,这些也都是虐待行为。
“我很好,而你不是”——让父母将与自身遭遇相同或相似的虐待施加到自己的子女身上,导致子女和父母抱有同样想法,发生传递。
“受害者思维”——受虐儿童会不断重复过去的情景,即使成人,依然会不断重现父母对自己的虐待。有些人甚至会时常抱怨自己在各方面的“受害”情况,甚至真的会让身体生病。
身份认同传递的主要方式是“后代斯得哥尔摩综合症”,即年幼儿童对父母的全然依赖性,使他们通过模仿父母性格,建立感情联系获得父母喜爱。
《天生非此》书中多次对这些因素做了解释,并由大量对真实案例的分析,让我们看到这些原生家庭中的“文化遗传”是如何一代代进行传递的。
比如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在孕中就已经开始了,焦虑的准妈妈已经通过自己体内的化学物质开始影响孩子了;出生后,婴儿的看护人对于婴儿的回应是非常重要的,无回应或虐待也会让婴儿发育中的身体和心智发生变化;到了幼儿时期,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这些种种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婴幼儿身体及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平衡,长期处在高皮质醇环境下的身体和大脑,也会随着化学平衡的变化进行调整,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可逆的变化伴随我们的一生。
又如家庭中各自角色的影响差异,也对孩子影响很大。由于8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难以体会书中多孩子家庭中的种种差异感受,而由于我们的父母大多有兄弟姐妹,也可以从成年的他们身上看到一些端倪。孩子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性别以及父母的偏爱等等,使得每个孩子都会尽力争取父母的资源,也会对每个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既然孩子注定因为陪伴过程而与养育的父母相像,不断从父母的言行和身份认同中吸取其中的能量,转化为孩子自己的能量。那我们希望传递给孩子什么,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作者通过对比快乐与不快乐的“天才”来让我们知道帮助孩子成功的正确目标和做法:
精神健康的内核 + 大量正确的“刻意练习”
《天生非此》中作者单独拿出了一章来为我们展示两种不同的“天才”,一种是从小接受父母无条件的爱,被鼓励的精神健康的天才,另一种是从小接受父母附带条件的爱、被强迫的精神不健康的“天才”。
不用看书中的例子我们都会知道,成功依赖于大量的正确练习,通过练习不断精进,然后达到成功。就算商业、IT界的很多传奇,也都是在童年或青年时代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得到了大量练习的机会(《异类》)。精神健康的人,被爱和鼓励围绕,练习的目的是自己做到最好,练习后应用的乐趣进一步加强了练习的驱动力,进入正向循环;精神不健康的人,被强迫和控制围绕,练习的目的是满足强迫的要求,练习后也难以感到乐趣,在应用的时候也会对任何的失败感到不满意,永不知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能够见到长期精神富足的成功人士,也能够见到昙花一现之后自我毁灭的“成功人士”。
就算不管正确的刻意练习,父母大多都会期望孩子能够过上一种平安喜乐的生活,健康精神的内核也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孩子会经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身份认同,接收到父母的信息,我们也更愿意让孩子拥有心理健康的内核,然而我们没有的东西,是没法传给孩子的。所以:
作为父母,想要脱离消极循环,我们要能够摆脱自己身上的不健康精神,才能用良好的方式传给孩子健康的精神。
奥利弗·詹姆斯在这本书中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与方法。
1、改变的第一步是先发掘自己的问题。
我们观察自己的时候往往会带着更加严重的有色眼镜,所以有效的自省向来是一种难得的技能。想要摆脱消极循环,我们要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比如我经过一段时间的留意,发现我很喜欢打断别人说话。
发现问题以后,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情况?我就会在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的时候有所警觉,并思考是什么触发的。就像我对打断别人说话这种情况,每次出现,我能够尽快识别出来,然后看看当时的情况。识别多了以后,就知道,我经常会在对方说了一些我能够明显反驳的内容后,不等对方说完,就去打断直接反驳。进一步考虑,仿佛是自己担心对方说完以后我就会忘记这些反驳了。
最后,把发现的问题带回童年的经历中,可能会渐渐地发现这种问题的来由。小时候父亲非常强势,说话的时候不允许我作出解释或打断,当别人反驳的时候他反而会常常打断对方。
发掘自己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自省工程,在不断地发现、思考和童年经历对比中,我们会逐渐发现自己的这些问题来源。我甚至吃惊地发现,虽然我的性格与父亲差异极大,但有时候我们说话的语气却惊人地相像。
2、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方式。
能够发觉到自己的问题,已经非常难得了,而改变自己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奥利弗·詹姆斯在书中的很多地方给了父母许多不同的建议,让我们能够通过不断地使用这些方法,改变自己,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方式,让健康的心理慢慢在孩子身上开花:
※“我很好,你也很好” 。
我们在对孩子批评的时候,常用到“我很好,而你不是”的模式。“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没有用啊”, “这题你不是练好几遍,笨得喔”,这样的话可能会让我们不少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改变一下顺序,“没有谁能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你不笨,是这题得练好几遍喔”就一下子变成了“我很好,你也很好”模式,态度的变化,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无法评估。下面链接的台湾公益视频,真的会让一些成年人看完以后哭出声来。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孩子的人
※向孩子解释,自己的情绪不用他们负责。
孩子在家里,其实会非常留意父母的情绪,有时候父母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孩子因为“后代斯得哥尔摩综合症”,会有一种需要为父母情绪负责的感觉。就像前段间去医院,孩子的牙被拔错了,妈妈那两天的愤怒简直无法平息,重新去拔应当拔掉的乳牙时,孩子开始各种抗拒和不配合,最后没能拔成。回到家以后感觉到孩子的一点异样,妈妈赶紧跟女儿解释,说生气不是因为她,也不是因为她没有配合,而是生气第一次医院没有拔掉该拔的牙。孩子立刻就开心起来,恢复了以往的活力。
※“爱的炸弹”。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会努力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因为这些需要大多是生存方面的(为了让孩子独立睡觉而放在单独的房间哭是极其错误的)。孩子越来越大,各种需求也越来越多,父母就开始了我们的终身“控制”之旅,因为父母就生活在充满控制的世界里。职场层层控制,学校层层控制,小时候父母对自己层层控制,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选择继续去控制孩子,按我们的想法长大。
然而控制带来的必定是反抗,我们已经很难想起二十年前那些无法入眠的难过的夜晚里,我们脑海中的那些想法了,周围不知道有多少人当年为了逃离父母的“控制”,而专门考去距离很远的学校……“爱的炸弹”是一种减少控制的互动方法,对于长期使用外部控制的父母,可以选择一定的时间内不施加任何控制,让孩子重新感觉到需求得到满足和无条件被接纳。(《选择理论》中有更多地减少控制的说明,更易于理解这么做的原因)
※“开启成年人模式”。
我们在于孩子相处的时候,常常处于两种模式之下:“父母模式”,去直接控制孩子做自己希望的事情;“孩子模式”,我们的情绪回到当年自己是孩子时的状态,情绪控制失败,发脾气或自己当“受害者”来控制孩子……跳开这两种模式,作为一个成年人,既不使用强迫的方式控制孩子,也不通过做一个“受害者”控制孩子,我们要保持冷静,通过影响力去释放好的影响,从而影响孩子。我们跟孩子是同一条战壕里的队友,而不是持枪相向的敌人。
※让孩子自我决定,避免自我丧失。
父母应该对孩子设定必要的期望,但也应该放下控制,让孩子明白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多父母认为“听话”这两字简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形容,听话的孩子作息有规律,听话的孩子不会乱跑让父母担心,听话的孩子会按父母铺好的“成功”路线生活,听话的孩子会在父母希望他结婚的时候结婚,父母希望她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
而“听话”,是一种自我的丧失,自我丧失的人,在生活中已经忘记了该如何做决定。健康的心理,一定是伴随着自我决定的。“我”娶“我”的妻子,是因为“我”爱她,而不是父母让“我”娶她;“我”生“我”的孩子,是因为“我”愿意,而不是父母催促。不要企图让孩子成为我们操纵的工具,操纵成功,他们会丧失自我,将一切问题归咎于他人;操纵失败,他们会反抗,家庭的亲密关系荡然无存。
诚然,无论养育孩子多好的父母,依然不会是完美的父母,我们必须接受这一点。我相信在养育孩子的长路上,挫折感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路牌那样与我们如影随形。但重要的是,我们跳出自己所在的循环,让我们自己渐渐成长,也能够把自己的成长,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改变自己,改变孩子的人生!
最后用一首卡里尔·纪伯伦(Kahlil Gibran)的诗与大家共勉:
你的孩子不属于你, 他们是生命自身渴求的儿女。
他们是借助你而来,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赋予爱,却不可赋予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荫蔽他们的身体,却不可禁锢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你在梦里也无法造访的明天。
你可以努力变得越来越像他们, 但不要强迫他们变得越来越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
书评和笔记中上传的导图被压缩后无法看清,有需要可以用消息发给我邮箱。
最后强烈推荐一本书《选择理论》,不仅对我们与孩子的相处非常有用,对于我们自己与亲人、朋友相处,也都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