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这首诗道尽高适心中的远大抱负

以前的诗人们,总是在追求仕途的路上磕的头破血流,大多数诗人只能用“仕途坎坷”来形容了,最后迫于无奈,要么归隐山林,要么漂泊异乡、一生都在路上。

但凡事都有例外,高适就是唯一的一个例外:他以诗人身份,登上高位,最后被封侯拜相。

图片发自App

人生真的很奇妙,少年时的高适无人庇护,沦为街头乞丐儿,却能官到宰相,我们不得不深思:究竟是时势造就了他?还是贵人帮扶了他?是自身的磨练?还是命运的垂怜?

开元十一年,不满二十岁的高适,来到了最繁华的长安城,准备在这里大展宏图。农人出身的他,家境并不好,全靠亲戚的接济才完成学业。

在这座繁华热闹的长安城,人才济济。高适只不过是路人甲,是别人眼中的一个穷酸诗人。在他极为落魄的时候有人问他:“读书有什么用呢”。他的回答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别人都笑话他白日做梦呢。

直到公元474年,一首《别董大》传遍了长安的每一个角落,天下皆知。

图片发自App

我们回归诗歌本身,谈一谈这首《别董大》,诗人在与友人分别时写的诗,其中又包含了高适怎样的感情,又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情呢?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诗人用白描手法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情怀,没有悲凄,只有豪迈,特别是这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催人奋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句诗写送别时的情景:一望无际的黄云、昏暗的日光、刺骨的北风、漫天的飞雪。诗人用了简单白描的创作手法勾勒出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景色,来渲染离别时独有的悲伤的气氛。

图片发自App

好友离别在即,此一别后,高适又要和朋友分离,各奔东西了。在这种情景之下,除了悲伤和惆怅,又会能有什么呢?但高适毕竟不同凡响,笔锋一转,写下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豪言壮志。

“不必担心未来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身怀绝技的董大您呢!”在这样晦暗寒冷、分别在即的环境下,高适并没有感到灰心意冷,也没有离别时的悲伤和对未来的迷茫。而是劝诫友人不要对未来感到忧虑,总会遇到你的伯乐的。

图片发自App

这样的高适的确令人配服,要知道自己也是飘泊不定,居无定所,未来也是不可知的,他也当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可他反倒满怀豪情的在劝诫友人,展现出了高适豪迈豁达的胸襟。

王勃曾大笔一挥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豪迈的诗句。而如今高适也是满怀豪情地勉励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相比于王勃的诗,我更喜欢高适的这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它比王勃的诗更具有活力,更催人向上。这句诗是高适内心中最真实的写照,也是他远大的抱负。他也希望有一天,能遇到一个知己,能大展宏图,能被天下认识。

图片发自App

功夫不负有心人!恐怕连高适自己也没有想到,正是这首催人向上的诗逐渐让他被世人所知,更被他的上司发掘了出来,举荐了高适去参加考试,之后又当了官,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高适属于大器晚成的一类人,当他平步青云的时侯,李白被贬,王昌龄客死它乡,杜甫正过着“娇儿恶卧踏里裂,布衾多年冷似铁”的生活。所以说:少年有成并不能证明是最成功的,大器晚成也不能证明是最失败的,只要是最终能实现梦想,那么其中的过程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图片发自App

《别董大》是一首很能体现高适心境的诗,历经磨难、不断的坎坷遭遇,并没有使他倒下,他依然心怀热枕,热爱生活,对未来满怀期待。诗中的一字一句都是高适用心写下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高适相信他会成功的,他也做到了!

如今很多人都在追求成功、研究成功学。而高适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成功了:只要你是个金子,然后拥有不放弃、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信念。我相信有了这些就足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董大》:这首诗道尽高适心中的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