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谈《万物有灵》:以文学的方式还原生命的纯粹与本真

罗素说过:“如果一生中能读到一本好书,在阅读中又感到乐趣,这种乐趣又把我们引深到思考中去,在思辨中再得到更大的乐趣,这才是一本好书应有的价值,也是它真正存在的意义。”很庆幸,我遇到了《万物有灵》这本既好又让我喜爱之书,书中写的自然中的一树、一花、一叶、一人,读的时候让我笑了又哭,哭了又笑,这是一份对万物由衷的热情与好奇,这样的文字,值得一读再读。

我想作者一定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人,要不然他笔下的万物怎么都会这么美呢!也许这本书能够打动读者的原因就是作者始终尊重所有生命的灵气,并怀着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情感吧。

作者贾平凹:1952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被誉为“鬼才”。曾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以及矛盾文学奖等数十个国内外文学大奖,是当代中国可以载入世界文学史册的文学家之一。

《万物有灵》通过对自然深情的抒写,以文学的方式还原生命的纯粹与本真,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质朴与纯粹,虽然书中每个故事都很简单,但是读着读着,却让我热泪盈眶。

1. 贾平凹笔下的植物到底有多美

中国古代为文最讲究境界,王国维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阅读贾平凹的散文,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万物有灵且美,它还能直击人心,让人得到心灵净化般的美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他笔下的小桃树,写道:“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地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垒一垒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颗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它给它浇水。”这看似在写小桃树,实际上写的是自己对奶奶深深的思念。这些年,自己在外求学,为了追寻梦想,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城里,从此多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却遗忘了土院里的小桃树,但是不论他离家乡有多么远,奶奶看似呵护着小桃树的成长,实际上是对孙子无条件的爱,这里还有作者没能来得及见奶奶最后一面的懊恼之情。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的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读到这里的时候,能让人感觉到一颗小桃树所带来的力量,那种孤独的美,那种在暴风雨下依然不屈不挠的想要把最美的地方展现在人们眼前,那是一种哪怕前方困难重重,依然不会向生活低头的倔强之美。

2.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的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到底丑到了什么程度呢?作者是这样写的:“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它身边生长。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后来,村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发现了这块丑石,鉴定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他说它是以丑为美的,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致。

这篇作者运用了借物写人的手法向我们传递出,现实生活中,我们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的,需要用心去感受,就像丑石一样,在陨落在人间,不断遭到世人的误解与嘲讽,仍然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我们人的一生也不应该像这颗丑石一样吗?

3. 亲情是人生途中的加油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所有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得时候,只有父母关心你累不累。贾平凹老师写的《我不是个好儿子》里写道:母亲一生都在乡下,没有文化,不善说会道,她并不清楚我在城里干什么,唯一晓得得是我能写字,她说我写字得时候眼睛在不停地眨,就操心我的苦,“世上的字能写完?!”一次次地阻挡我。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初三的时候,因为临近高考,我的物理成绩特别差,于是每天晚上一个人在隔壁房间开着台灯做题,十点、十一点、十二点多奶奶看我房间灯亮着,便会跑过来对我说:“还不睡?灯关了睡觉去,没看都几点了?”现在终于懂了那也是亲人对我们的一种爱。

一部《废都》,给作者带来了无数赞美与攻击,母亲并不晓得也不关心他在工作上的荣誉。但是在他孤单生病住院时,母亲冒着风雪来城里看他,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读到这儿的时候我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就像作者回答母亲的:“我的命不苦,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少年时期我上山砍柴,挑百十斤的柴担在山砭道上行走,从那时起我就练出了一股韧劲。而现在最苦的是不能伺候母亲,反倒让母亲为这个儿子牵肠挂肚。”这里比起身体所受的苦难,人在精神上所受的才是真正的苦难。他明白钱是不能代替孝道的,但如今只能这样了,母亲懂自己。

作者在《祭父》中写道:一九八二年春天,自己因一批小说受到报刊的批评,压力很大,父亲专程跑到城里对他说:“没事不要寻事,有了事就不要怕事。你还年轻,要吸取经验教训,路还长着哩!说完,父子俩一起喝酒,他笑的很苦,自己却忍不住眼红了。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父亲鼓励自己不要害怕困难,敢于直面困难。那是亲人所给予自己的力量,使儿子有亲情,有根有本。

在谈到孩子时,他说每一个生命自然而然地会发出自己灿烂的光芒,他要求他的女儿要自强不息,必须善良、宽容。在女儿婚礼上,他作为父母向孩子说三句话。第一句,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好读书能受用一生,认真工作就一辈子有饭吃。第二句话是,做普通人,干正经事,可以爱小零钱,但必须大有胸怀。第三句话,在往后的岁月里,要创造、培养、磨合、建设、维护、完善自己的婚姻,心系一处。这是他作为长辈送给女儿的话,也是值得我们每个子女去借鉴学习的。

贾平凹笔下的散文,质朴、真实又不失自然,读完《万物有灵》,你会发现万物都美,池塘里的白鹅、荷花、小鸟,云雀、木耳在作者笔下都是如此赋有灵性。就像作者写的,世上的事,认真不对,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作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贾平凹谈《万物有灵》:以文学的方式还原生命的纯粹与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