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知识储备-如何养成爱看书的习惯


读书这件事按理说应该是令人身心愉快的,我曾经连续一周时间不分日夜地读完《三体》系列。如果再溯源,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发生在高中时期的事,那会喜欢在夜里偷偷的读《三国演义》,读着读着就饿了,去厨房拿个冷馒头啃,边啃边读。馒头是我妈做的,吃起来有点甜,如果能加一碟花生米一起嚼,则是人间美味。

书非借不能读,初中时候爹妈手头一直都很紧,没有钱给我买什么课外书,幸好有个富有的邻居,邻居家有个小朋友,家中藏书一套一套,其中有《十万个为什么》,我好说歹说借来一观,全新的一看就没有人翻过,一套24册。放在床头柜上。

也不知道是谁说书里有黄金屋颜如玉的,年少时眼睛都快看瞎了也没见着。

那时读书比较功利性,四大名著里《红楼梦》是始终过不去的坎,论出场人物,是四大名著最少的。人物活动范围,是四大名著最小的。总之读了几次,总是翻不过10页,从此敬而远之。其他三部反复读了几遍,只有《红楼梦》没有读过。

还有些书,想读但是没有能力读。我常回忆起在高中时代,秋天的午后,在自家阳台上翻着《资治通鉴》,那些古汉语读来极其费力,翻着翻着睡着了。类似的还有《史记》、《左氏春秋》这一类经典国学。年少无知无畏,买来之后翻上几次便束之高阁,从此蒙灰。那些书是积攒很久的零花钱买的,令人心痛。

少年时懵懵懂懂,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不知道该读什么,也不知该怎样读。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一个时代是脑机时代。知识获取犹如探囊取物,我们还有必要读书吗?

当然有必要,书籍在当前依然是相对(网络文章、自媒体)最为可靠的知识来源。此外,获取知识仅仅是读书的一部分作用。如果仅仅把阅读作为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那么未免有点管中窥豹,有点功利性。要获取知识有很多效率更高的方法,例如使用搜索引擎或者去一些网站看视频。

人们越来越不喜欢看书,这样的说法有点不太准确,应该说,现在的人越来越没有耐心。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阅读?

一天只有24小时,除去8小时工作时间、2小时吃饭时间、3小时通勤时间、8小时睡觉时间。还剩3小时时间,你会用来做什么?要不要见朋友,要不要陪家人,要不要辅导孩子。总之,哪里有读书的时间呢?

哦,你说通勤的时候,在地铁上可以阅读,打开手机电子书,刚看几页,一会微信有消息了点开看看,一会儿觉得有点无聊,打开抖音看看,一会到知乎上看看别人如何评价热点。没啥好看,玩游戏都比读书有趣。你说,哪里有读书的时间呢。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成为人体的延伸,成为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门没带手机的严重性比忘带钥匙更糟糕。手机快没电或者没网络的时候,人的焦虑情绪会攀升到峰值。因为你害怕错过重要的消息,不想成为最后一个知道热点事件的人,不希望自己不明白最新出的梗。

可是哪有那么多重要的消息要看,那些热点事件关你什么事。如今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关心世界格局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国家领导人,一种是月薪没超过30000元的人。

除了没时间阅读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把读书当作一种学习的途径,那么这无疑是见效最慢的学习方式。学习本身是一件反人性的事,因为要动脑,一动脑就头晕。我们不喜欢做一件事不能立刻看到效果。

玩游戏开一枪,打没打中,游戏会给你及时反馈。如果一个游戏公司设计一款游戏,每天让你看一篇文章,然后要求你写回答中心思想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出现的新词是什么意思,再让你模仿文章自己写一篇,整个过程每天要花费2个小时。估计这个游戏公司活不过2个月。可是现实中,我们上学学语文的时候不就是这样么。

有些书不是我们不想读,而是实在读不懂。很多名人或者伟人都推荐过一些经典书籍,例如《资治通鉴》或者《史记》,但是很难读下去,因为除了中国文学、或者历史专业的学生或者学者,多数人不懂古汉语和文言文。没有这些基础,同样的字古代和现代的意思都完全不同,哪里来的阅读乐趣,只有痛苦和挫折。

哲学书籍中的名著,例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如果一个人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哲学,那么里面大量的专业术语,会让读者不知所云。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如今出版物太多,2015年的时候全球每天新出版4383本书,如今是2020年,这个数据只会更多。书太多了不知道该看什么书。

每次逛书店或者去图书馆,我都会感叹生命太短暂了,这么多感兴趣的书,没办法全都看一遍。就像看着满汉全席,只有我一个人吃的那种心情。

世界上的书是读不完的,读书并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读完一本书之后,你的态度、目标、生活从此发生变化。

所以,我们应该读哪些书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提升知识储备-如何养成爱看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