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 聪明人为什么会彼此不同意

宏观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周期的看法太不一样了, 众说纷绘,互不相让。聪明人为什么会彼此不同 意?


一、宏观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三大原因

第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现象涉及的变量太多

  • 研究宏观经济现象的真实事例不够,直到近现代,对经济的统计数据才比较健全,比较有依据。
  • 影响经济现象的因素数量多于真实事例的统计数据,好比解方程,变量数比方程数多,方程组就解不出来。
  • 每个学派都会截取一段能印证自己理论、对自己理论有帮助的历史,似乎能够自圆其说,但他们的理论也就仅仅适用于这一段历史,放大到更广的范围,就失灵了。

第二:宏观变量本身是一些加总的变量,这些变量之间未必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 微观经济学里讨论的需求和供给,它们之间是能够有相互作用关系的,一个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对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发生变化。
  • 宏观经济学里,考虑的是 整个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这些变量之间就未必有清晰的因果关系。
    • “总需求不足”:说的是对那些被统计商品的购买量不足;
    • “产能过剩”:其实真正适销对路的产品还远远没有过剩。
  • 观念越宏大,就越不清楚,既难以被证实,又难以被证伪。

第三:人会形成预期,会产生对策。

  • 知识和信息不仅影响人的行为,而且知识和信息本身存在一个增长的过程,它们本身就是不可预测的。
  • 在不可预测的知识和信息影响下,人的行为也变得不可预测,这增加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难度。

二、宏观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八大问题

八大问题、七种不同看法,七八五十六种不同的观点:



这八大问题是:

第一,经济周期中的波动根源、振动来源是什么?

  • 消费忽然不足
  • 政府印钞票过多
  • 到处都是冲击,大自然、科技文化、政府政策都会带来额外冲击。

第二, 人究竟能不能够形成预测?

  • 人是聪明的,能够形成预测;
  • 人是短视的,总是会被忽悠,不会形成对策。

第三,价格能不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

  • 价格调整存在很大障碍,价格是刚性的、相对僵化,存在所谓的“菜单成本”;
  • 价格调整是非常灵活的,不存在所谓的“菜单成本”。例如超市里的商品成千上万种,要调整它们的价格,只要一个键盘按键而已。

第四,市场结构本身能不能够做出灵活的调整?

  • 有人认为可以
  • 有人认为不行
  • 有人认为开始时很难,将来会越来越容易
  • 有人认为资本具有抑制性,一旦做出投资,就很难转为其他用途

第五,市场到底存不存在着均衡?

  • 财经新闻里宏观经济学家一天到晚都说“失衡”,如果天天都失衡,到处都失衡,那失衡就应该是常态,不存在所谓均衡
  • 一个社会到底能不能够实现充分就业?
    • 凯恩斯主义学者认为:能够通过政府的干预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
    •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失业是一个常态,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把真实的失业率降到这个自然失业率以下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第六,经济周期持续的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

  • 经济周期持续的时间长短,影响了经济学家对政府干预政策的态度。
  • 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经济周期都是短期的,政府只要稍做干预,经济就能够恢复常态,这时政府就可以停手了,自由市场就可以正常运作了(凯恩斯本人是市场经济的支持者)。
  • 有些学派认为:经济周期一旦发生,需要调整的时间很长

第七,到底应该采取相机的政策,还是采取规则化的政策来对付经济周期?

  • 所谓“相机的政策”就是见机行事,有什么样的情況做什么样的对策;
  • 主张通过规则来处理问题的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官员很难做到就事论事,相机对策会增加波动,要用一成不变的制度来应付变化。
    • 比如货币主义学派主张把货币增长率写进宪法,以不变应万变。

第八,收入政策到底有效无效?给人们发钱,人们会不会把钱花出去?

  • 凯恩斯主义学者认为:会的;
  •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不会,人们只会根据永久收入预期来决定他们的消费水平。

所有这些都是聪明人彼此不同意的原因。不能怪经济学家不聪明,只能怪问题太难。


三、宏观经济学家的六大共识

经过多年的争论,宏观经济学家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

第一,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主要靠供应方面的因素。

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要看它的生产力。

第二,短期的经济波动,则往往来自于需求方面。

比如:

  • 人在消费时所表现出来的非理性,
  • 货币流通量变化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引导作用,
  • 政府短期的经济政策所造成的影响,等等。

第三,在长期里,通货膨胀和就业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

不可能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降低失业率。

第四,在长期里,货币增长率决定了通货膨胀率

滥印钞票迟早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的。

第五,政府试图微调经济周期是做不到的。

  • 要调节经济周期,必须面对一系列的时间滞后。
  • 从发现问题到提出方案,到具体实施,到这些措施奏效,存在着一连串的时间滞后
  • 微调是不可 能的。

第六,大家普遍接受了“人是有对策的”这一点。

  • 过去的控制论角度看:这个社会是可以通过政府来控制的
  • 转化为现在的博奔论角度:政府只不过是在众多玩家当中的一个
  • 学者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控制,而是怎么协调这个社会的问题

课堂小结

  • 解释了宏观经济学为什么这么困难,为什么这么多经济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仍然彼此不同意的原因。
  • 同时也介绍了宏观经济学当取得的一些基本共识。

课后思考

学了这四个礼拜的宏观经济学,请你举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既针锋相对又言之成理的例子。

2008年的4万亿问题,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短期干预经济,确实通过投资拉动需求,帮人花钱,确实维持住国家社会的经济稳定。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冲击,本身就是不确定世界的客观存在,这是自然状态,不需要过度反应,事实上,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确实导致了后来的产能过剩、结构不均衡等种种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172 - 聪明人为什么会彼此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