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说》有感

静时光

第一次读白岩松先生的文章,感触最深的两个字是谦卑。他的讲座中没有了评论员的犀利与张扬(即使在评论中他也很少在语言上强硬,更多的是内容的冲击),反而体现的是包容,如静潭,幽且深。这或许是经历给予的,又或是工作性质培育出来的,或者两者兼有之。无论什么原因,都让我觉得他的文章可以让我在安静中去思考。没有咄咄逼人的语气,就不会用叛逆心去抵抗。于是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读过了这本书《白说》。

书名起得很有意思,说了也白说,不说白不说。这样想来,我这篇读后感该叫“白读”。读时不求收获,只是探寻另一种思考方式。读完后发现,收获颇丰,便不敢造次了。

谈起收获,他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我在他引领下,想试着去读老庄的世界。知识的积累很重要,这只是个开始。要去读,确切地说是去搭建。搭建一个自己认知的老庄世界。我希望,我也能像先生一样,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看到趣味。先生提到,读到某处,会心一笑,想想都是件挺美的事情。思想上能擦出别样的火花,想必是极其享受这个过程。这是我理解的“不笑不足以为道”,即好的道理是可以让人会心一笑的。虽然这句与先生的理解是不同的。

先生在谈《道德经》时,以全新地角度,重新断句谈理解,这样脑洞大开,又如此接地气,很有趣。我也觉得经典不应生搬,而应用活。古人的智慧包容性很强,谁能跳出知识或内容本身而从中窥得冰山一角,便足以受益终身。这得益于岁月的浪里淘沙,凝结的不再是一家之言,而是千万家的智慧,哪来对与错呢。

谈到读书,先生提到试着多接触晦涩难懂或自己不愿意接触的书,更容易让人受益。醍醐灌顶。以前常读小说,它们将我引领到书的世界,从中体会到了乐趣,却也一度走入误区。越读越觉得无感,出现了所谓的书荒。如今才后知后觉,竟无知至此。在同一水平里挣扎了许久,才知道该迈向另一个台阶。这应该是一个从浅到博到精再到通的过程。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时不时会去想拿起一本看似无趣、其实读进去趣味无穷的书。原来本能早已比意识先行了一步。

谈到读书的收获,先生说书读久了,总会信点什么。抛开信仰来讲,书籍与其是说更新我的三观,不如说是构建。我读的书很少,不求甚解。但是仍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读书就是撑起我世界的脊梁,无论外环境晴风雨雪,它支撑着我的世界不崩塌。先生有他的职业操守,有他坚信的存在。我的仍是雏形,细节处模糊,好在轮廓清晰,那便是本心。

让生命有点闲。很有意思,先生的这句话正是我最近这段时间的写照。以前的自己喜欢忙起来,把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凑,觉得这样才是不虚度,这样才能不焦虑。但回顾过去,总觉得是高中后遗症在作怪,忙到没时间思考便是最大的问题。后来渐渐学着让自己闲下来,和自己聊聊天,通过画画,通过听音乐,通过散步。那时的心是打开的,它的反应很真实,困惑、迷茫、难过或者幸福。聆听它的真实,接受它的感受,慢慢和自己达成和解。我告知自己按古人以六十古稀来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想自己到五十能不惑就很满意了,心急不得。

谈到失败,先生提到它是一种残缺的完美、一门人生的必修课。人生贵在具备两种能力:抗挫折和自律。年少时,我因受家庭、学校庇佑,很少受挫,出现成绩不如意、人际关系等问题都当做天大的事。直到走入社会,回想起当初令自己纠结的所谓大事都是有人在以另一种方式爱你。到后来经历过生老病死,才理解曾被宽慰过的一句话:你这才经历过什么。是啊,人生道阻且长,keep calm and carry on。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白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