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认同是对人性的追求-225

人本主义的理论与人性理论的观点不同,它认为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们有时会对环境中的刺激自动地作出反应,有时会受制于本能,但我们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焦点是解决存在的焦虑,解决个人因为生活没有意义而产生的惊慌、恐惧感,治疗一般包括通过强调自由选择,以及建立一种可以减轻空虚、焦虑和烦恼的生活方式,培养对人生的更加成熟的态度。

如果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的反向认同,基于今天文中的例子,我更倾向于青少年生命中向往积极的方面,对父母所呈现出的负面信息的排斥与逃避。因为这种反向的认同,案例中的少年并非反感的是美好的东西,而是对父母所表现出的抱怨、吵架与疲惫所关联的工作的不认同。他的父母在职业上对外所表现出来的光鲜,和在人后在家中所被忽略的人的其他属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种对比,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体会的最清晰。成长中的少年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见到的却是相互矛盾的榜样,职业只是人生的角色之一,少年的父母为了这个角色,投入的精力肯定很多,在家里也各自读书,可想而知在单位是非常尽职尽责的,遗憾的是,他们的内心并不是真心热爱这份工作,更多的可能是为了这份工作所带来的金钱名誉社会地位等,所以在家的时间,他们虽然也很努力,但却并不享受沉浸于此的快乐,同时也对作为人的属性有所忽略,家中的乱表明了他们也不知道如何享受自己的家,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职业很重要,但是我不喜欢也不快乐,同时职业挤占了我的其他的时间和乐趣,留下的更多是付出感与相互的埋怨。

所以孩子看在眼中的,所感受到的情绪是负面的,工作时戴着面具,回家后各自攻击,这样的家庭缺乏积极的榜样,他们在社会上越成功,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影响就越严重。生命对于积极的向往,会本能的排斥这种撕裂感吧。如果该少年的家长,回家之后各自看书,但是换成其乐融融的情绪讨论,或者学到新技术知识的快乐,同时对人的其他属性也给予关注,身为父母、夫妻,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工作和人生之间是统一的,而非对立的,那么少年还会有反向的认同么?

如果说对社会所树立的道德楷模、榜样的反向认同,也并不难理解,因为这些树立的榜样典范,都是割接了人的本质,只突出其在社会中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奉献,简单来说,就是“假”,或者说,“不是人”。

根据这个思路,我认为青少年的反向认同,是对真实情绪和社会化过程中的有可能产生的“面具”带来的冲突的本能的反抗和对人生意义最初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向认同是对人性的追求-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