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次拳击课程

(1)

一个小插曲。

教练帮我预约了另一个散打教练代课,可是在我如约而至,做好热身活动时,他却告诉我他的一个学员临时来上课,于是他就没办法带我了。作为一个习惯性退让的老好人,我能怎么办呢?我只好说我自己练习一下好了,下次再来上课。可是在我自己踢沙袋时,却越踢越觉得恼火。凭什么遇到冲突就让我退让?那个学员是临时来的啊,都没有预约,不守规矩,为什么最后还是我要退出?当时脑子里翻涌着愤怒的波涛,后悔应该强硬一点跟教练说让他走,应该我来上课。可是又怎么样呢?斤斤计较不是显得我太小气了吗?可是我就是小气就是在意啊。但是这是教练的决定啊,他决定带他的学员而不是带我上课,我非要他过来上课,到时候整堂课都弥漫着一种别扭不舒服,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不知道。我知道这世上有很多事情不是讲道理能够解决的,我知道这世上很多事情的发生是莫名其妙的,就像我在网上买书,卖家寄错地址还一副拽拽的样子,一句“不好意思,同事代发的”就结束了,倒是我预先就体谅了她的疏忽,因为我知道谁都有犯错犯迷糊的时候。可是我好声好气地索要发票,她却一边“好的”然后没有反应甚至后来不回应我的请求了。也许就是这样,有些人明明错了还总是理直气壮,甚至越是犯错越是张扬跋扈,越错越有理,就像破窗理论-反正都已经破了,就不在意再继续破坏下去吧。

(2)

这次课程是教练带我做打靶训练,基础动作仍然是左右直拳、左右摆拳、左右勾拳以及弹腿。练习了一套动作,左直-右直-左直-右直-摇闪-右直-左摆-右勾-摇闪-右直-左摆拳。这套打法我以前也有练习过,但是虽然相同的动作,不同练习状态打出来却是不同的效果。就像一个3岁的小朋友、一个20岁的青少年、一个50岁的企业家说同样的一句话“今天过得很艰难啊”,你知道这话的分量是完全不同的,对3岁小朋友来说也许只是一整天妈妈不在家,对20岁的青少年也许是学校的考试很难或者是感情受挫,对50岁的企业家来说也许就意味着上亿的生意谈判很困难,或者做出一项影响很多人的艰难决定。就像《乌合之众》里说的那句话“人们在智力上差异最大,他们却有着非常相似的本能和情感”。总之就是这次练习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发力、反应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套动作打得快而准,想象到一种行云流水的快感。

(3)

练习的间歇,跟教练聊起最近有很多小朋友过来做体适能训练,教练戏谑地说这些小(男)孩体能太差了,连他们妈妈的体力都比不过。有一些感叹,因为我确实很了解现在小学阶段小朋友的生活节奏有多紧凑,每天在学校和在补习班上课,寒暑假也被补习班塞满,大人都还有双休,但是小朋友们却没有。有太多要做的事了啊,所以有些时候就会忽视身体素质了吧。当然也许这些所谓的“辛苦”本来就是生活的应有之义,本来就是现代生活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前进。弗林效应是说每10年智商成绩会大约增长3点(Flynn,1987),所以对于闲暇时间的侵占就是这种智商增长的代价么?如果未来的小朋友们就是从这中间紧凑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感呢?我不知道。

但是教练提到一个有趣的细节,很多小孩的妈妈都指定我的教练做他们的教练,如果教练不在,他们宁愿不来。“是因为你教的好啊”“不是,因为我练习强度比较大,他们带小孩一节课下来都不累”。“是啊,去年有一次带我练二头肌把我都练哭了”。“……”。教练是一个非常尽心尽责的人,在我练习间歇休息之后他都会催促我快点开始,“要不然钱都浪费了”。带女生练拳击也是往死里练,他希望我每堂课都能有收获。刚好最近看到一篇新闻,是80后老师带11名高考完的毕业生骑行1800公里的事情。我不想说“情怀”“坚守”这样看上去很官方很伟大的话来形容,但是在很多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好自己的事”以及“害怕承担责任”的环境下,我觉得他们这些人很棒,他们是真正的老师。

最后十分钟跟另一个学员一起练习了踢腿,那个学员很棒,他只上过一节课,但是踢腿就有模有样的。不可否认,有些人在一些事情上就是会更擅长一些。我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替踢腿练习过程中,感受着发力姿势,每次都矫正一点点,每次都进步一点点。

2019年7月1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28次拳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