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为谋我,乃为我谋

《左传》定公十二年。载孔子堕三都之事。“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

钱穆先生注解道:“及阳虎之乱,费宰公山不狃实与同谋。今阳虎出奔已三年,而公山不狃仍为费宰,季氏亦无如之何。其城大,又险固,季氏可以据此背叛鲁君,然其家臣亦可据此背叛季氏。今季氏正受此患苦。故季氏纵不能深明孔子所陈之道义,然亦知孔子所言非为谋我,乃为我谋。故终依孔子言堕费。其实孔子亦不仅为季氏谋,乃为鲁国谋。亦不仅为鲁国谋,乃为中国、为全人类谋。”

当时,孔子为鲁国大司寇,虽然是鲁公之任命,但是此时的鲁国是季氏当政,所以孔子的任命实际上出自季氏,可见季氏对于孔子是十分信任并器重的。而费城为季氏的都城,孔子为恢复礼制,不允许士大夫有如此大城以威胁国君的地位,所以要拆毁费城。常理来说,季氏应该极力反对才是,但是当时季氏刚经历了属臣阳虎的叛乱,深知臣强则主弱的道理,所以对孔子的提议,认为是为了季氏的长远所谋划的,并不是在损害季氏的利益,所以同意了。

其中“非为谋我,实为我谋”八字,印象尤深。能够看透这一点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如当今父母督促孩子学习,若孩子能懂得这八个字,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抵触情绪了吧。

然则不懂这八个字的人,又何止孩子呢?对于批评的声音一律视为仇寇,只知顾及眼前,而不去考虑背后的长远利益得失,又哪里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为谋我,乃为我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