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信仰的大厦――建构与确立

显然,对于我们而言,支撑我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在这个多变且无常的世界里继续生活下去的东西,是弥少而珍贵的。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信仰对人的支撑能力更为的让人感到力量倍僧,精神百倍;没有什么东西比信仰对人的指引能力更为的让人感到人间值得,未来可期;没有什么东西比信仰对人的塑造能力更为的让人觉得天赋大才,潜力无限。是的,信仰的力量太重要了,若要以这世间一确切的事物给信仰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那我们可以从生活中,从生命中的很多东西找到恰如其分的例子。信仰之于人生,之于生命,之于生活,犹如意义之于过程,过程之于时间。无疑,它是重要的。

但是谁能够保证,在生活的急流中,在人生的变奏中,一种思想上的东西能够永远保护我们永远免于侵害?我想,没有人可以做出这样的担保。再美好的思想,在现实中确实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弱不禁风,而且难经现实的检验,反让它的信徒在相信中受到诸多嘲讽――这样的事情绝非好事,而且它产生的后果往往更为严重,影响更为深广。那么,是不是人活着,就不能够有一种能够抵御一切风雨的寄托了呢?或者说信仰的实质是否存在证伪的嫌疑?

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从纵向上看,人类自有史以来,自文明产生之初,就有了信仰。当时的信仰,人们称之为“神”。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中世纪,工业革命以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信仰的重点,从“神”转向了“人”自身,人们也更加的理性,更加的成熟,更加的科学了。人因为更加的关注人自身而产生的信仰,见诸当今诸多价值观――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了人自身的这种进步和发展。或许在这个追求信仰的过程中付出过诸多代价,但是人类何尝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放弃追寻信仰?反而是支撑人类的信仰愈加的成熟,愈加的理性了。这,是人自身的进步和成长。

从横向上看,各个地域,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无论这些信仰有多么的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们是信仰着信仰的,是有信仰的对象可言的,也是有信仰的力量可言的――尽管人类进程还不完全文明化,一些东西甚至显得十分荒唐,但是可喜的是,人们懂得寄托自己的精神力量,并且能够通过寄托物联结情感和理性,从一定的正向意义上促使自身的更好的、更积极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傲立于地球几千乃至上亿年的底气和实力。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可复制的禀赋。

那么,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向上来探讨人类的信仰,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信仰无时不有,信仰无处不在。二,信仰总是选择那些愿意相信它的人作为栖息地和成长乐土。三,信仰的力量是改天换地的,又是潜移默化不容察觉的。四,信仰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的指向又是殊途同归的――人的自我发展。五,信仰有先决条件,也有后发条件。六,信仰虽无高低之别,却有性质之分。七,一切信仰寄托于人的精神,灵魂,就成为人的一部分,对社会而言,成为文化的灵魂。

观人类之长河,叹时间何其浩瀚;览民物之遍及,咏空间何其深广。回观信仰,如人类之基石,国家之砥柱,社会之中流,个人之脊梁!若以一正确之信仰行人之一生,实乃生命之一大事!终身坚守,虽时险而弥坚,顿挫丛生,不敢以小隙而背大德,不敢以小怨而弃大义。思前想后,若夫欲知一信仰是否正为欲寻之信仰,乃有以下几大判定之标准。(若夫标准不立,则信仰不正,信仰不正,则处世之维艰,处世之维艰,则证道之路愈之远矣!)

一曰,正确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之反映世界之正确与否,反映世界之正确程度。

二曰,最终指向,也曰目的。观之目的与动机,原因与结果,过程与结论。

三曰,其与现实之关系。如果只是一味提出问题,而未有良好之解答,或解答过于简单,则视之为自证为伪。

此三者,暂且把它们看作这座信仰的楼宇的基础罢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想有一种成熟的信仰作为自己的指导,要想这种信仰本身就具有存在的充要性,就必须这样检验――因为一种理论如不经检验就大肆实行,其危害是极为巨大的。

检验了,若合格,就要选择建构,若建构了,就要长此以往的坚守,一如既往的相信,不能朝三暮四,更不可见异思迁。这样,信仰的楼宇才能稳固,人生的路才能更加顺趟。不因为其他的什么――因为最初选择了的正确的相信,注定了有一个好的结局。不负信仰,不负自己,不负韶华,不负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坚守信仰的大厦――建构与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