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哲思课》读后感4

今天读了第4课《辩证思维:依存变化的观点与逆向思维》。

先秦诸子各家的思想都渗透了辩证的思维,道、儒、法、兵、杂各家的著作中都可以找到体现辩证思想的观点。

学习辩证思维,除了看到矛盾双方和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有辩证关系外,还要学习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这是胡老师在这节课最后所强调的,是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时应该要重视的。

《老子》第二章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简单来说,就是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叫做美,给美确立了标准的时候,美的对立面——恶,也确立了标准;天下人都知道了什么叫做善,给善确立了标准的时候,善的对立面——不善,也被定义了。

我们的祖先认为对立的两个事物之间,往往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而非全然对立割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之间,也是这样的关系。

在我看来,《老子》认为国家的理想统治者,也应该要明白这样的辩证关系,明白统治者与百姓、富人与穷人、社会各个阶层之间都是有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

学习哲学,既要学习世界观,又要掌握相应的方法论。道家认为要做到无为而治,就需要根据这样的哲学观念去生成相应的方法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理想的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不因为对万物有功劳就将万物看做自己私有的东西而侵占,不因为自己对百姓有恩就收敛强征天下的财产,因为天下百姓乃至万物与统治者的关系中存在辩证关系。

统治者不居功自傲,不谋取私利,就达到了理想的境界,可以像上善之水一样,真正滋养万物却甘居万物之下,只顺应,不索取,厚德而载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哲思课》读后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