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第二章为什么要“学做圣人”

2019年4月21日,星期日,西方复活节,今天多云,天气日渐回暖,刚跑完步回来,读书30分钟,总结曾国藩传第二章之为什么要“学做圣人”

1,京官曾国藩的自卑与焦虑:曾国藩高中进士,在家休息了一年,从湖南前往北京当官,做的是翰林院检讨从七品,翰林院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曾国藩是个典型的土包子,地方口音难懂,还长的土穿的土,最重要的是没怎么读过书。和翰林院的同事一比,曾国藩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严重的缺陷,如何洗刷身上的鄙粗之气,成了曾国藩的新焦虑。

2,三十而立,学做圣人。列举自身缺点,第一是浮躁,坐不住,静不下来,生活不规律,第二个毛病就是为人傲慢,修养不好,第三个毛病是“虚伪”,这里的虚伪是指顺情说好话,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赞美,还喜欢夸夸其谈,不懂装懂,除了以上三点,就是“好色”,爱看美女。

通过读书与交友,在三十岁这一年决定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下学做圣人之志!

3,脱胎换骨的开始:学写日记。总结列举之前记日记的不得法。第一不连贯,不能一直坚持。第二个问题把日记记成流水账。第三个问题是在日记中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并不能做到。

通过学习,改成,首先,把日记当成一件大事,用恭楷来写。其次,日记的作用是研几,几就是细节,在日记里抓细节,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仅是行为,还包括在大脑中闪过的念头,记录下来,对做的不对的事深刻反省。

总结,修身的起步阶段,重要是猛,在进行阶段,重要是恒,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国藩传》第二章为什么要“学做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