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事例

四川雅安市芦山县红星村

“借鸡生蛋”帮扶工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解决农户养鸡养不活、无本钱、卖不脱 的后顾之忧。目前,红星村已经发展30多户“借鸡生蛋”养殖户,每户规模400只,每户人均增收1 万元。2016年上半年,红星村计划新发展至到300户左右,养殖规模户均500只以上,每个家庭单蛋 鸡养殖一项年收入至少4万元以上。

红星村不光靠“借鸡生蛋”帮扶工程让村民们脱困,还研究制定全村三年脱贫规划和工作计划、全 村种养产业三年发展规划、全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采取分年度脱贫,三年脱贫后基本实现户户 有产业的格局。

甘肃省兰州市的七里河区

产业式扶贫:发展“一亩地”经济。通过实施种养补贴优惠政策,鼓励扶持贫困户发展百合、精稀 特菜、畜禽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2015年,累计发放产业扶持资金383.904万 元,其中百合母籽(林果、中药材)每户补贴3000元,化肥每户补贴20元,农膜每户补贴40元,冷 凉型蔬菜种子每户补贴200元。截至目前,全区百合种植基地稳定在5.26万亩,蔬菜基地达9.9万亩 ,设施农业基地达9400亩,果品种植基地达2.2万亩,产业收入占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8.37% 。

开发式扶贫: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实施移民搬迁的对象主要是生存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生产生活 条件差、重点生态保护区以及受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后山地区。项目计划投入13亿元,建设25栋住 宅楼,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目前,已对第一期搬迁的769户所需安置房面积进行摸底调查,5个 行政村共选房957套,一期实际建设1077套,数量上已经满足需求。选房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全部就 绪,预计2016年完成选房、分房、上楼入住等工作。

造血式扶贫:打造特色劳务品牌。七里河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定向培训,提高贫困人群 的素质和技术,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创新培训方式,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着力打造特 色劳务品牌,有效增加了贫困家庭的经济来源。2015年,全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2万人,其中 输转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1850人,创劳务收入5653.48万元。

捆绑式扶贫:精准落实专项贷款。探索建立“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 增收脱贫。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意愿,分类推动贷款落实,对有经营能力、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 ,集中“一站式”服务办理贷款;对有贷款意愿但经营能力弱或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其以5 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作为本金,入股合作社(企业),每户三年共计10000元保底分红。同时 ,将扶贫责任捆绑给合作社(企业),根据入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户数,在合作社(企业)设立2 -10万元的“贫困户救助基金”,用于入股建档立卡贫困户遭遇重大疾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以 及其他特殊情况的临时救助。目前,全区设立“贫困户救助基金”的合作社(企业)达18家,救助 范围涉及550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兜底式扶贫: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七里河区1116户、39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劳动能力弱、文化 程度低、既没有技术又没有资金的贫困户普遍存在。针对这些贫困户脱贫问题,七里河区创新扶贫 模式,将精准扶贫工作与城市环卫工作相结合,在招聘城市清扫保洁员工作中,专门提供400个岗 位,通过兜底安置,帮助贫困户顺利摘掉了压在头上的“贫困帽”。经过半个多月的摸底,从全区 39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出110人,招聘他们担任区环卫局清扫保洁员。

贫困村的问题:

解决农户养鸡养不活、无本钱、卖不脱的后顾之忧。

劳动能力弱、文化程度低。

扶贫措施: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种养产业三年发展规划

发展百合、精稀特菜、畜禽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

补贴

移民搬迁

专项贷款

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定向培训

入股合作社(企业)

兜底安置

针对扶贫国家在全力推进,从干部、政策、资金等各方面支持,只要真抓实干,成效显著。

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难在哪里?关键点是人,要有撸起袖子实干的干部队伍,有能够给这样的干 部队伍提供强有力支持的“外援”,社会力量。众筹精准扶贫就是这样的力量。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准扶贫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