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层次理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你好,我是jadenchen。今天要讲关于动机的模型——需求层次理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

我和一个认识了挺久的女孩子聊天,我才发现她一直被一件事情困扰:眼见同龄人已经买房买车,但她到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她和我说:难道你不想有房子吗?难道你不会觉得焦虑吗?

我记得当时自己在“安慰”她,可是我都没法说服自己——因为我也想要这些东西,只是自己内心非常清楚,短期内肯定没法获得,于是自己选择暂时放一边,不必徒增烦恼罢了。

但我内心“也想要”。

我们总希望能觉知自我。当我们安慰别人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想得明白,但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时,思想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我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有找到工作为了什么,生活又为了什么。


后来,我不断思考这些事情,我知道了“动机”这个概念,我试图挖掘背后存在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需求层次理论,以及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一、需求层次理论(英语:Need-hierarchy theory)

美国著名俄裔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英语:Abraham Maslow)1954年《动机与人格》中完整阐述。

需求层次理论基于一个基本假设——“人是一种追求完全需求的动物”(wanting animals)

该理论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

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最终使得人能不断追求并达成完全需求。


二、 自我决定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自我决定论(英语: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的中心信仰是以人的自然本质而言,会出现持续正向的信念,这样的信念会反复出现,努力达成自我承诺又名为"内在增长趋势", 而同时人也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用以做为自我激发(self-motivation)与个性整合(personality-integration)的用途

SDT研究至今的关键依旧在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相对关系。

内在动机(或内在激励)指的是任务本身的兴趣或愉悦带来的动机,这存在于个体内部而非依赖于任何外部力量的驱动。内在动机是个体发自内心对于该项事物感到好奇,感到有兴趣,并认为能借由做这件事达成满足感与获得刺激。 

外在动机(或外在激励)指的是从事某个活动的行为是为了取得外部收入,这种动机常常与内在动机相抵触。外在动机来源于个体的外部。通常的外在动机如金钱、分数、强迫、惩罚等。竞争总体上也属于外在动机,因为它鼓励人们打败胜过其他人,而非享受行为内在的回报。

三、分析

如果使用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我朋友,可以看到她焦虑的情绪、每天工作的动机是她认为自己的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没有房子,她就没法在深圳这样的城市生存。她的生活不会稳定。她也不敢轻易变动自己的工作,因为不稳定的收入直接影响储蓄。

另外,在北上广深拥有一套房子,能象征一个人的成就、名声和社会地位。她希望能和“其他人”一样拥有这些,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她的尊重需求也没法得到满足。

如果使用内外部动机去分析,可以发现,她在乎别人的行动、看法和评价,甚至会内化别人的看法,认为自己就应该这么做。使用外部动机的人,他们做事情经常跳出尊重自己感觉,反而会考虑“人生这个阶段了,应该要实现XXX”。


关于内外动机,我又有两个故事和你分享。

第一个故事是,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先生曾到处跑去问客户:“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马”。但福特先生并不是直接培育出跑得更快的马,而是深挖用户背后最本质的目标,创造了真正好的东西——汽车。然后消费者就需要它了。

第二个故事,我有一个朋友本硕博学的都是理论数学,家人质疑他为什么还不出去赚钱,朋友们也刺激他为什么坚持学理论数学能有什么价值,他仍然选择去美国深造——他想更靠近世界顶级的数学中心,他认为他的人生就是探寻数学世界的真理。

这两个故事有很深的道理,第一个故事中如果只是简单调查用户想法,简单根据外部评价而行事,根本不可能出现汽车。第二个故事中如果我这个朋友随波逐流,他也不可能会想现在这样,在顶级会议上发表重要论文,每天幸福而快乐。

他们都是信奉内部动机的人,由此创造了新事物,这些发自他们潜意识的事物一样可以出动别人的潜意识。

我曾经随波逐流,但渐渐地发现自己浮躁了,很多情况是因为外部动机而驱动。渐渐地,我发现谁控制外部评价标准,谁就可以控制了我!影响我的心情,影响我的思想,影响我的思路。

所以,当我认清动机这一概念,我才真正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是多么可贵。

最后,我留给读者一个作业:

选取一个关于动机的理论模型,分析自己生活和工作。

欢迎你在留言互动,我们一起探讨,一起成长。

资料来源:Yu-kai,提出了八角行为分析法(详见官网《Yu-kai Chou: Gamification & Behavioral Design:Learn how to use Gamification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your work and life》)。这个思维模型的第一核心就是:史诗意义与使命感。我因此而衍生到心理学的动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jadenchen,可以查看以往课程案例

关注号jadenchensj,在阅读能点击多个资料的超链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需求层次理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