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的迷恋与感怀,《挪威的森林》片段赏析

即使在经历过十八载沧桑的今天,我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的风景。连日温馨的霏霏轻雨,将夏日的尘埃冲洗无余。片片山坡叠青泻翠,抽穗的芒草在10月金风的吹拂下蜿蜒起伏,逶迤的薄云仿佛冻僵似的紧贴着湛蓝的天壁。凝眸远望,直觉双目隐隐作痛。清风拂过草地,微微卷起她满头秀发,旋即向杂木林吹去。树梢上的叶片簌簌低语,狗的吠声由远而近,若有若无,细微得如同从另一世界的入口处传来似的。此外便万籁俱寂了。耳畔不闻任何声响,身边没有任何人擦过。只见两只火团样的小鸟,受惊似的从草木从中蓦然腾起,朝杂木林方向飞去。直子一边移动步履,一边向我讲述水井的故事。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当初是在一座小城的一家小书店里,打发无聊的下午时光时,看到了村上的这本小说。最初是被这名字吸引进去的,读到后来发现,那里没有挪威,也没有森林,那仅是披头士乐队的一首单曲,是村上的最爱。后来,我也专门找来那首单曲来听,也很喜欢,只是里边也没有挪威,也没有森林,在讲一段清浅的感情,很适合打发无聊的时光。

而我确也被村上这样的清浅文字所吸引,在他似边抽着纸烟、啜着咖啡,边徐徐缓缓地述说中,认识了直子、绿子、玲子,当然还有“我”。他的文字,有让人着魔的魅力,在那个被无忧光阴浸染得安详宁静的小书店一隅,便读去了手中薄薄一册的大半,而开篇便看到了这片风景。

佛教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触说,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对外界感知的六个方面,或六个来源。我们总说我们看到了风景,对风景来讲,或许看到是感知的大部,但绝对不是全部。在村上的这段风景描写中,我们在看到之外,还能听到叶片的簌簌低语和忽远忽近的犬吠;两只受惊的小鸟腾空而起,在被我们看到的同时或许也能带走我们惊奇的感触;而十月抽穗的芒草弥散着苦涩的气息;将夏日尘埃冲洗无余的霏霏轻雨,也应带走了夏日酷热,带来秋日的清凉,让人神清气爽,这或也算一种体验吧。

这些或也仅是风景中的一部分,这样的风景是立体的,包容的,是由丰富的细节编织成的宏大,他们被敏感的心灵给抓住,被如椽之笔给记下,交于我们这些读者,再由我们调动以往的经验、同情去咂摸、去体会、去畅想仿佛我们也身在其中了,迷恋其中,而这或许也是文字的力量所在吧。



既说到风景,我也说点其它的体会,月初父亲突然病发,住进了急诊监护室,那三天里,姐姐和我白天晚上地轮换陪护在他身边。我觉得,急诊监护室是一个很荒诞的存在,那里不分白昼黑夜,24小时灯火通明,医生护士24小时地步履匆匆。近十个床位的大通间里,各种疾病的病人,展示着不同的痛苦,有的在你面前来了,有的在你面前走了,那是个很让人悲观的地方,我甚至感觉,父亲可能就再出不了这个房间了。

就是在那个荒诞的房间里,我接到了梅美姐关于名著分享的邀请,也是在那个荒诞的房间里,我想起了初读《挪威的森林》的那个下午时光,也想起了那本书中,开篇的这篇风景。尽管那本小说始终弥散着迷茫抑郁的灰暗情绪,但“我”与直子一道走过的那段风景是阳光豁达的,我甚至觉得有风景的第一章,是那部小说最高光的篇章,以至于多年以后,作者“我”意识到自己将要淡忘掉那段记忆,而在飞机上黯然神伤。

而我在那个荒诞的房间里,体验到自己的老父被隔绝于这样的风景之外,亦同样地黯然神伤。

当你再也看不到阳光了,阳光或才有了价值;

当你再也看不到花朵了,花朵或才有了价值;

当你再也看不到风景了,风景或才有了价值。

幸运的是,三天后,他出了那个房间,转到了住院处,我也有空回趟家。在楼下,我坐在小区花园一角的长凳上,抽了根烟。午后的阳光有些毒,但我依旧愿意坐在那个艳阳下,感受着浑身的暖意融融,隔着小径,以往不怎么留意过的一片灌木中,几朵小小的黄花,开得分外的娇艳。



这个世界多美好,将来我一定要带着老父亲走出那个没有阳光的房间,就坐在这风景里,晒着太阳,看着小花,抽着烟,聊着天,就好了。

好吧,就乱记到这里吧,也谢谢大家耐心看到这里。


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写于北京。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景的迷恋与感怀,《挪威的森林》片段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