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非但不可怕,甚至是成就一生的营养1

把孤独与衰老、疾病放在一起,是一种错误,大错误。

孤独的意义远远不止于负面,它融于我们的一生,有着更深刻的内涵。


01 抛开对孤独的成见

大多数人会把孤独理解为一种病态意义的状态,但实际是并非如此,它是与我们生命深刻融合在一起。

传统观念中,有着家人、亲友、朋友等亲密的人际关系是精神健康的标志,是人生成功、幸福的源泉,甚至是唯 一源泉。

如果一个人没有丰富亲密的人际关系,往往被认为精神成熟度有欠缺,会认为有心理疾患,在生活中也被蒙上偏见的眼光。

英国作家斯托乐《孤独》一书中是反对这种传统偏见的,他中书中明确肯定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也着重论证了孤独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源泉,尤其对于具有创造天赋的人来说,甚至是决定性的源泉。

不仅传统、普通人对孤独有着偏见,就连哲学家也存在这种认识。

荷马把无家无邦的人斥为自然的弃物,亚里士多德也在他的作品中表明人是最合群的动物,甚至说了句名言: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其实,他的潜台词是认为那些不合群的人如同野兽,至于为什么是神灵,他根本没有解释一句话,就连培根这样的大哲学家也引用他的前半句。

把孤独认为一种负面的、病态的存在,是多么深入人心啊。

但是这确实是一种偏见,孤独远远富含正面意义。


02 独处是一种能力,必不可少

如果不能独处,便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面对无处不在的孤独客观事实,没有享受独处的能力,发展到最后甚至真的会出现精神疾病。

莫言说,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想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

然而,这点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交往与独处。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在这两个方面表现也不同。

有的人外向,喜欢与人交往,有很多朋友,喜欢热闹,每天也生活得热火朝天,而有些人喜欢安静,喜欢一个人呆着,看看书,散散步,浇浇花,晒晒太阳。

性格喜好不同,在交往与独处方面花费的时间也不同。

如果说,不擅长交际是一种缺憾的话,不善于独处,耐不住寂寞,也是一种不足。

事实上,能不能独处,如何对待孤独直接影响人的内心世界,甚至直接影响一生。

我们每天面对这么多信息需要处理,每天一睁眼,围绕我们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如何应对取决于我们的内心世界,或者说取决于我们内心深处储存的经验。

而这些储存源于独处时的思考与经验整合。

心理学上认为,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因为内心需要整合。就是要把大脑的思考所获的经验教训,在独处时,把这些相对应的记忆安置在内心深处的某个恰当的位置上,只有经过这样的整合,外界的印象才能被消化,才能在内心深处生长,形成我们每个人独特的内心系统。

下次再遇到外界的刺激,自己便有独到的见解与个性了,或者说有了独立处理应对能力。

有无独处能力,直接影响有无见解和应对能力,也是一个人的外在魅力与个性。

如果,没有这种独处能力,也就没有真正的自我,或者说是一个“虚假的自我”。

面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只能是顺从,不能主动体验出击,也不能很好地适应,进而作出改变,这样的人生也就谈不上成功,或者有意义。

动脑子,思考都需要孤独、独处的状态,如同每个人都拥有的孤独时刻:睡眠。

睡眠如同充电,处于睡眠状态下的人,哪怕是紧挨着睡在一起,相互之间也是独立的。

孤独、独处原来是我们成长、学习、沉淀的最佳时刻。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独非但不可怕,甚至是成就一生的营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