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钟启泉著)第十六章 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摘录16)

      一、教学:“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这是当然的基本公理。失去了沟通(社会交往)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多层面的、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一般来说,教学理论中探讨的教学的基本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即所有的教学理论都可以还原为这种教与学的关系---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从这一视角来看,教与学是一对关系概念,教以学为内在的要素,同样学以教为内在的要素。教与学的关系表现为特定客观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行为关系,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形成的各种关系中的社会互动关系,亦即两者各自的主体关系。因此,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现象。

      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的网状关系,而教学活动就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之中进行的。因此,教学沟通中各种主体性角色的关系创造着各种主体的复杂的角色关系,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该网状关系与角色关系中拥有主体地位的教学的“集体行主题”。

      二、对话与文本:“教材”与“教学”概念的重构

      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教学“对话”的过程有可能用“文本”的概念,即从“文本生产、文本、文本接受”的整个过程来把握。教学活动中的文本有其特殊的情境性和独特性,因此,这里的文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本,而是教学文本。教学文本是在教学沟通的过程中生产和接受的,可以视为会话文本与读写文本,以及对话文本与独白文本的总体。这种教学文本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创造的极其复杂的产物。

      三、教学规范的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自觉或不自觉的遵从了倡导“教师权威”、坚持“知识本位”和宣扬“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将上述三种教育价值观融为一体的课堂教学否定了教学在于沟通与合作的本质。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从而也最终否定的了教师在教学中所具有的真正的指导作用。新课程改革向每一个教师提出了教学规范转型的挑战。然而,迄今为止,占支配地位的教学设计理论仍然是理性主义理论,即在教学设计中采用科学管理与分析的模式。这种教学理论基本上仍是处方性的。后现代课程论的代表人物多尔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强调失序、转型、失衡、渐进的进步,他引用“混沌理论”认为一个小的、似乎并不重要的局部性的改变会引起相当深远的影响。表面看来他是缺少结构的,但在混沌深处实际上非存在着普遍性的结构。课程设计要摆脱传统的3R(读、写、算),超越现代的“泰勒模式”,代之以失衡、关联、情境化的课程结构。教学计划应是多元的、变通的,具有生产性的,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失衡、再平衡是教学设计中的必要成分。新型的教学规范应该具备多尔所指出的“4R”,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谨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钟启泉著)第十六章 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摘录16))